第6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初他可是在大年初一越過遼河,突襲玄菟城的,誰能保證他不會再來一次呢。

  只要隋人肯談,就不怕。

  哪怕他們現在新敗,談起來會吃虧,可總比那個殺神直接殺過來的好。

  不過讓一個十幾歲的娃娃來當談判使節,這他有些看不懂。

  「開城門,請隋使入城。」

  「大王,那李世民傲慢的很,十分無禮,居然說要大王親自出城前去迎接他。」

  淵太祚眼中閃過不快,十幾歲的娃娃,果然不懂事。

  「算了,迎接就迎接,本王就算折點臉面,也沒什麼,只要這次能夠與隋達成和議,就行。」

  現在淵太祚也不在意自己的那張老臉了,老臉能值幾個錢幾個兵?那羅成惹不起啊,他向隋帝請降,隋帝都同意了,已經下旨罷兵,可這羅成卻偏偏抗旨繼續出兵。

  還一下子就打的他心肝膽顫。

  雖說交給兒子的五萬兵馬,還有他在遼東召集的三萬軍,其中大半都是原王室禁衛,這些人現在確實人心不穩,戰意不高,但一戰就折了差不多六萬,八萬大軍只回去兩萬,這個損失淵家也承受不起啊。

  更別說,被寄以厚望的安市城也這麼快陷落,城中幾萬人更是一個也沒逃出來。

  如今整個淵氏朝鮮,能夠集結起來的老兵不超過十萬,就算再徵召些預備的兵馬,也頂多湊個二十萬。

  但這戰鬥力已經無法跟幾年前剛開戰時相比了,更別說如當年隋軍初次來犯時,一下子殲滅他們幾十萬人的輝煌戰績了。

  「這個羅成,難道是上天派來折磨我的?」

  淵太祚嘆聲。

  安市一丟,如今整個遼河一線,除了上游扶餘川中的扶餘大城,以及幾十座小城,他們那條苦心經營的千里山城防線,已經崩潰了。

  哪怕群山中還有大小二百餘座堡壘山城,可沒有大城的支撐,這個防禦體系也已經處處都是漏洞,且十分脆弱了。

  雖說他兵行險著,兵變殺了高建武,又除了乙支文德等一眾保王黨,可高句麗本來已經大傷的國力,在這次內亂中依然又損失不小,眼下楊萬春那個獨臂匹夫都還在平壤一帶反他。

  站在等身的大銅鏡面前,淵太祚看著自己的鏡像。

  蒼老,憔悴。

  他是真的已經老了。

  可惜長子這次大敗,讓他心中越發難安。

  先失遼東城,再敗於羅成,長子的威望根本立不起來,而次子建土更是幾年前就被羅成生擒了。

  「給我換身衣服。」

  淵太祚看著身上的國王冠服,微皺了皺眉。

  「大王?」

  「就把之前隋朝官員前來冊封時送來的那套紫袍玉帶拿來,對了,把朝鮮王的金印紫綬也一起拿來。」

  眾人驚訝於大王居然要穿隋朝官袍去迎接那十幾歲的羅成使者,但最後還是沒吭聲。

  打了敗仗,總是心裡沒底的。

  重新換上一套嶄新的大隋紫袍玉帶,佩上金印紫綬,還特意把皇帝賜下的尚方玉具劍也帶上,淵太祚才率人來到城門。

  城門口。

  李世民騎在馬上,紋絲不動,任高句麗人如何勸說他入城,他都不理會。

  他在城前只摞下了一句話,讓降臣淵氏前來迎接。

  「大王駕到!」

  一名高句麗宦官高聲喊道。

  可李世民卻依然坐在馬上不動,絲毫沒有上前拜見的意思。

  淵太祚坐在一輛輦車上,車簾掀開,遠遠的能看到那名隋朝小將。

  居然一隻眼睛蒙著眼罩。

  「這使者長的倒挺英俊,怎麼卻瞎了隻眼?」

  「回大王,這李世民是隋朝唐國公李淵之子,先前隨李淵攻打駐守新城的楊萬春,他率輕騎追殺兵敗出逃的楊萬春,被楊萬春用弩射中了左眼。」

  「這麼說這李世民倒有些勇武?」

  「他雖年輕,可卻因敗楊萬春之功而被隋帝授封為鷹揚郎將。」

  「看來之前小瞧他了。」淵太祚想了想,「報隋帝給我冊封的官爵!」

  「大隋國天子賜封開府儀同三司、朝鮮國王駕到!」

  宦官高唱。

  李世民依然不動。

  宦官只得再唱。

  李世民還是不動。

  最後三唱。

  李世民依然不動。

  這時淵太祚只得派人上前。

  「這位將軍,我家大王乃是大隋天子欽賜的朝鮮國王,還有大隋一品官階,你為何不上前迎接?」

  李世民冷哼一聲。

  「淵太祚雖為吾皇所賜之國王,但卻是藩屬臣邦之王。吾雖只是五品郎將,但此來,卻是代表著遼東遼西撫慰大使、楚國公羅成前來。」

  那人道,「羅成也只是國公啊。」

  「羅帥乃是受陛下欽封撫慰遼東遼西各郡,統領關外兵馬的大帥,他代表的是皇帝,是大隋。」

  李世民意思自己是代表羅成來的,而羅成是皇帝派駐在關外的代表。

  因此他就是皇帝的代表,淵太祚雖為國王,階封一品,可卻只是藩臣之王。

  「讓淵太祚前來迎接天使!否則,就是怠慢天使,對大隋天子的無禮!」

  淵太祚聽完回報。

  咬咬牙,這個小傢伙還真不是一般的難纏。

  本以為穿上隋朝的官服,唱報隋帝封的爵位,總能壓下這小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