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有二郎,我覺得他也是個心氣高的。」

  「也不知道哪裡學來的臭脾氣,我也是疏於管教了,不管越是如此,越應當交給你幫忙調教一下。就他們現在這臭脾氣,回京後,我也怕他們惹事。尤其是老三,更加胡鬧,我讓他們跟著你,你好好調整調整。」

  當天晚上。

  李淵把三個兒子叫進自己的書房。

  「為父已經決定了,過些天就回京。」

  「回京?」李世民驚訝,「三徵令已經下了,這個時候父親怎麼要回京。」

  「我已經向陛下請辭,入京後或許會當鴻臚寺卿吧。」

  「鴻臚寺卿?」李建成驚訝的道,「那不過是個閒職啊,父親,是不是因為今天羅成說了什麼,難道是他逼你離開?」

  「不是逼我離開,而是他讓我明白,我若繼續留在這個位置上,就太危險了。你們也應當知道,李渾李敏被誅,就因為一句李氏當有天下的謠言。」

  「父親,李敏叔侄不是因為謀反才被誅的嗎?」

  李淵冷笑幾聲,「若說其它人謀反,我相信,可李渾和李敏會謀反?那是天大的笑話,李渾和李敏都是那種只知玩樂的傢伙,他們又不是楊玄感,他們絕不會造反的。」

  「可不是說審問證據如山?」

  「建成啊,你也這麼大年紀了,你看看羅成,比你年輕多了,可他多了得,你呢,還這麼幼稚,皇帝說他們謀反,自然就能弄出如山的謀反鐵證來。」

  「我今天找你們兄弟三個來呢,是要跟你們說,我已經跟羅成說好了,我單獨回京,你們三兄弟留下來,到時跟著羅成,他會給你安排,跟著他好好學一學,不要光學了那些紈絝的臭脾氣,卻沒學到半點真本事。」

  一直沒吭聲的李世民道,「我不去。」

  「這事沒的商量,我都已經跟羅成商量好了,你們三兄弟從明天開始,就到他那裡去報到,好好跟他學習,要認真謙虛,別還總自視甚高,跟羅成相比,你們還什麼都不是。」

  「好了,你們回去早點休息吧。」

  第522章 割據遼東

  遼東城被皇帝親率驍果攻破之後,復名襄平。

  遼東,在戰國時代屬於燕地,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

  站在這座剛剛修復不久的雄城上,魏徵為羅成介紹道,「戰國之時,燕國的燕昭王姬平置遼東郡,郡治襄平,便是此城。西晉時改為遼東國,後復郡,十六國後燕末被高句麗占有,直到如今,終於再為我漢家光復。」

  秦統一天下後,設遼東郡,當時設縣十八。

  「這是一片沃土啊,你看這可是最肥沃的遼河平原,只要疏通一下河道,開挖渠道,那便能灌溉這遼河兩岸無數的平原沃土,使之成為一座大糧倉。」羅成也感嘆著道。

  魏徵這時有意無意的對羅成講起一場大戰。

  「那是在三國之時,襄平遭遇的一場史無前例的慘烈大戰,由司馬懿率領的曹魏大軍,長趨四千里,遠赴遼東,征討當時叛逆背反,自立為王的遼東太守公孫淵。」

  「我好像也讀過這段歷史,不過記的不太清楚,跟我講講。」

  襄平之戰在三國史上,也是一場極有名的戰役。

  當時司馬懿揮師遠征,以四萬之兵,趨四千里,卻一役徹底剷除了公孫家的勢力,使曹魏永久解決了後顧之患,完全了北方的統一。

  在這一戰上,司馬懿的用兵,不論是戰略還是戰術,都堪稱古代軍事戰爭史上的遠征戰役典範。

  「當時的遼東公孫氏,是由公孫淵在位,公孫淵是遼東公孫氏政權四代君主中最有野心的一位。公孫淵即位之時,所面臨的天下局勢是魏國與吳蜀聯盟的南北對峙,雖然中原的魏國是遼東名義上的宗主國,可公孫氏一直控制著遼東脫身其外。」

  「歷三朝之後,前人積累的國力,和當時南北對峙的僵局正好為公孫淵的野心提供了施展的空間,他試圖左右逢源,以便在三國間漁利,恰好東吳的孫權也想在曹魏背後插刀,利用公孫家的遼東對其形成威脅。」

  也正因此,公孫淵即位後,遼東和東吳之間就接觸頻繁,眉來眼去,曹魏當然不願意看到遼東脫離自己,並成為威脅,可當時魏國主要集力都還集中在祁山和淮南戰場,也無餘力處理遼東。

  直到後來公淵氏徹底背反,魏明帝才不得不決心先滅掉公氏孫。

  魏明帝選了司馬懿統兵四萬遠征,司馬懿用兵如神,他避實擊虛,既示弱以穩敵之心,以便合圍,又血戰以折其銳,並收殲敵之功。

  羅成知道襄平之戰,還是因為讀過毛主席評註的資治通鑑,這一戰是他圈點最多的三國時期戰役,也是實現統一的一次重要戰役,此役過後,東北邊塞再次安定,重納入中華版圖。

  直到南北朝時代,鮮卑慕容氏最後失陷給高句麗一直到如今。

  不論是當年的公孫氏,還是後來的慕容氏,他們都曾經長期割據遼東,只不過最強盛時期也只能偏居一隅而已。

  而在經過高句麗人二百餘年的統治後,整個遼東更是大變了樣,想要在這裡建立統治不容易,如果羅成這樣的大將,想要割據遼東,則更難。

  魏徵是提醒羅成,割據有風險,稱王需謹慎。

  此時已經是十月下旬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