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現在收編叛軍流放者,有兩個打算,一個是儘可能的增強下自己的實力,二來也是藉此安撫那些沒流放者,畢竟許多流放者都是整家人流放,現在有人在軍中當兵,總能拉近點關係,而不完全是對立。

  「存孝,現在旅順有多少人口?」

  聽到這事,老四搖了搖頭。

  「哪有什麼人口,也就是我們這六千駐軍,然後就是還有大約三萬高句麗俘虜了,另外約有幾千的漁民商人,但他們只是來打漁做買賣的。」

  那三萬俘虜是上次留下來修城築堡的。

  羅成想了想,「之前流放過來的人呢?」

  「還在旅順港口呢,來了幾批,大約萬把人,我還不知道如何安置呢,暫時讓他們一起修城堡。」

  如今這個時候,已經是秋天了,這個時節還是可以種下冬小麥的。

  「我這次帶來約兩萬流民,加上你這裡的,也一共有三萬流民三萬高句麗俘虜,現在這季節,還能趕種冬麥,你得暫停修築城池,得搶著把麥子種下,這樣來年春天也有收穫。」

  「咱們現在有糧食啊,一直從東萊運過來。」

  「再過不了多久,東萊港就要上凍了,到時就會停航。再說,那邊送來的也只是軍糧,這些俘虜和流民,他們的口糧怎麼辦,到冬天餓死嗎。得做長遠準備,現在就趕緊秋種。」

  「怎麼種?」老四對這些不感興趣,也不知道要怎麼開始。

  羅成來時已經想過這方面的問題,心裡有了計劃。

  「這樣,駐守旅順的六千士兵,你給他們每人先分個一百畝地,那些流民和罪俘,按每丁也分一百畝。士兵的地,由軍士們集體耕種收穫,種子農具等都由你們旅順衙門出,所收穫的糧食,到時則一半分給士兵,一半歸官府為軍糧。」

  「那些流民和罪俘耕種的地,農具耕牛種子等則由衙門租給他們,所收穫的糧食,則是種子農具耕牛等租兩成,流民罪俘得三成,剩餘五成也都歸衙門。」

  這算是半軍屯,軍屯是由軍人耕種,所得全歸軍營,但羅成為了能夠發揮下大家的積極性,也給大家謀點好處,所以衙門最後只收一半。

  「那租庸這些要收嗎?」

  「當然不用,這是軍屯,軍屯所得為邊軍所需。」

  「若是田地還有剩餘,則可以作為公廨田、職分田,讓人佃種,一半收入歸佃者,一半歸入公廨或職官所得。」

  三萬俘虜加三萬流民,其中青壯者估計有三分之一,每丁按百畝算,則能耕種約兩萬頃地,六千駐軍再軍屯六千頃,總不到三萬頃。

  土地還是有多的。

  「剩下的田地,給軍官和士兵們分勛田永業田,每個士兵先給五十畝作為永業田,剩下部份,給有勛者為勛田。」

  「剩下的則為公廨田和職分田。」

  「這麼多地,才這麼點人,分下去也種不了啊。」

  羅成可不管種不種的了,沒分,那就是塊荒地。

  但如果分下去了,那就是屬於將士們的田地,對於這些家在中原,來到海這邊駐守的府兵們來說,這無疑是能夠增強他們對這塊土地感情的。

  「現在種不了,將來還可以種的。我也會想辦法,繼續從中原移民過來,到時,手裡有田,就可以佃給那些流民耕種,坐等收租就好,這樣對弟兄們來說,難道不是個好事?」

  現在許多人還沒有真正把遼東之地,當成是中原所有,高句麗未亡,沒人知道遼東會有怎麼樣的反覆。

  所以朝廷也好,勛戚貴族們也罷,手都還沒有伸過來。羅成現在就要打這個時間差,既然他先來了,那就得先得。

  把田地先分下去,給麾下的將士們分到手,管現在種不種的了,地分到手,就是自己的。

  「對了,還有一個事情你也要辦一下,那些俘虜里也有不少女子,你把其中適齡未婚的挑出來,然後給駐守的弟兄們安排,也讓他們在這裡納個妾。」

  「納妾?」老四搞不懂羅成腦子裡在想什麼。

  「嗯,讓駐守弟兄納高句麗女人為妾,有田地有女人,將來還會有孩子,那麼他們才會用心在這裡駐守,明白嗎?」

  老四一臉的驚嘆,「你這是打算以後都不回去了?」

  「以備萬一!」

  第520章 驅趕李淵

  要說這段時間,遼東確實還是比較安靜的。

  楊玄感叛亂,皇帝大軍回撤,高句麗人沒有趁勢反攻,結果卻是在平靜了段時間後突然爆發了兵變內亂。

  淵太祚殺死國王高建武,還殺了保王派的軍方大帥乙支文德,這位因為在上次東征時大敗隋軍的將軍,被高句麗人稱為戰神。

  可惜一代戰神,沒有死在隋軍鐵蹄利劍之下,最後卻死在了自家人之手。

  高建武和乙支文德一死,保王派貴族也差不多被殺光,淵太祚隻身入禁衛軍營,成功的把禁衛軍收入麾下。

  高句麗地方上的保王黨,於是陷入艱難選擇之中。

  要麼向新的朝鮮國王稱臣,要麼就只能被淵氏來剿。

  不少保王黨最終選擇承認新朝,擁立新君,但也有部份人死硬。比如只剩下了一隻手的楊萬春,他便拒不承認,不但如此,這位還跑到朝鮮半島上,到處招兵買馬,如今已經在平壤舊址上拉起了一支幾萬人的勤王軍,雖然是一支烏合之眾,可高句麗七百年的餘威還是有的,不少人還是很忠於王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