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這次,李密說,咱們可以造個謠,就說隴右的元弘嗣造反了,派人來接咱們入關。這樣呢,也能緩解下如今我們的軍心士氣不振的問題。然後我們可繞過虎牢關,往西南走,我們不走虎牢不走潼關,咱們走南陽走武關,經藍田入關中。到了那邊,咱們還可以假冒是去平隴右元弘嗣造反的官軍,騙開武關,然後直取長安。

  楊玄感覺得武關的官軍也必有那麼好騙,可現在這個時候,他也只是想先騙騙自己,麻醉一下。要不然,這接下來還怎麼搞。

  沒有人再說要破虎牢,占洛陽了。

  包圍圈已經形成,他們現在想的只是打破包圍,來一次千里大突圍。如果能夠僥倖逃進關中自然最好,實在不行,也不能留在這裡等死。

  不過這個計劃也確實還是可行的,前提是如果能夠一路順利的殺到武關,再突破這道雄關進入關中的話。

  不敢說就真能攻破大興,起碼也能苟延殘喘,增加點時間了。

  李密沒忘記提醒楊玄感。

  要想這個計劃順利實行,唯有一點,就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打仗也是一樣,不能給官軍有時間各方反饋消息,互通情報。

  我們要用最快的速度,毫不拖泥帶水的殺到武關去,然後破關入關中,趁諸軍都還在滎陽這裡搞包圍圈的時候,咱們來個避實就虛,攻破關中。

  楊玄感這個時候也從諫如流。

  於是當天晚上,二更時分,楊玄感就悄悄的帶著全軍撤退,為了能夠多爭取一點時間,他甚至下令,營寨物資等全都不帶,甚至許多投奔他的兵馬的家眷老營,也都不帶。

  楊玄感逃命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他與李密兩軍匯合,各只帶了約三萬人南逃,沿著運河先南下,然後再沿蔡水進入淮陽郡,繞過趕到許昌的衛文升軍,往汝南、南陽跑,經南陽盆地逃入山南,直奔武關而去。

  不得不說,這一招還真是大出各路官軍意料之外。

  楊玄感跑了一夜,滎陽關上才發現他們半夜跑了,張須陀和裴仁基一商議,得防楊玄感搞花招,於是裴仁基率兵一萬出城追,張須陀繼續鎮守虎牢關。

  裴仁基兵少,不敢追太近,於是一路吊在後面慢慢追。

  那邊衛文升帶著六萬兵馬剛辛苦趕到許昌,結果收到消息說楊玄感居然已經從他們南邊跑了。

  於是衛文升也只得帶著兵馬匯合裴仁基一起追。

  一開始,衛文升和裴仁基都不敢確定楊玄感是要去武關,還都一直認為他更有可能是要繞過虎牢,殺到洛陽去。

  所以一路上,左截右堵的,結果預料錯誤,倒是讓楊玄感成功的殺入南陽。

  這時再要追,已經有些來不及了。

  進入南陽盆地,這時候許多叛軍都不願再跑了。一路上逢郡過郡,逢縣過縣,不攻城不破縣,只知道跑跑跑,為了速度帶的糧食也不多。

  一路上叛軍糧食已經吃的差不多了,這幾天都開始減少配給,叛軍大多都吃不飽。

  因此到了南陽城下,不少將領就向楊玄感進言,說南陽空虛,又多糧食,攻之易下。南陽是一個大盆地,這裡向來是十分富裕之地,說存糧多是沒錯,南陽空虛也沒錯,因為之前衛文升從南陽附近經過,也從這裡召走了守城之兵。

  還有人跟楊玄感說,過了南陽,再往西進,可就都是險山惡水,到時若是詐不開武關,少不得還得強攻硬打,若是軍中無糧,士兵疲憊,還如何攻城呢?

  所以,先趁南陽空虛,咱們攻破南陽,好好的吃頓飽飯,順便搶掠一下,振奮下軍心士氣,咱們然後再去攻武關不遲。

  楊玄感左想右想,覺得也確實是這麼個理啊,沒糧食還怎麼打仗,於是同意。

  李密率領後軍,聽說這個消息趕緊來見楊玄感,苦勸說我們之前可是說好的要兵貴神速,要詐開武關,咱們在這裡打南陽,那武關不是一下子就知道了咱們來了?還如何騙?再說了,衛文升和裴仁基兩狗日的就一直在後面追著呢,雖然判斷失誤,以為我們會去洛陽,所以跑北面封堵,可如今知道我們要去武關,肯定正全力趕來,咱們這個時候還在這裡打南陽,到時他們大軍一到,咱們前不得據關,退無所守,大眾一散,何以自全?

  楊玄感聽後覺得這話也很有道理。

  但猶猶豫豫半天之後,楊玄感還是決定攻城,「軍不可無糧,無糧則自潰也,且先待我取下南陽,奪城中之糧再說。」

  南陽城兵確實不多,但南陽也是一座大城,而且太守還是楊家的宗室。他守起南陽來,比誰都積極,別人城破了還能降楊玄感,他能降嗎?再說了,誰不知道楊玄感要完。

  所以他全力組織守城,楊玄感猛攻三日,結果居然沒攻下來。

  而這寶貴的三天時間,卻又讓衛文升和裴仁基終於趕到。

  一邊是軍已無糧的六萬叛軍,一邊是好不容易追上叛軍正士氣如宏的七萬官軍,兩軍毫不客氣的在南陽城下大戰。

  毫無懸念,楊玄感雖猛,可他的六萬兵根本比不過衛文升和裴仁基的七萬官軍,更別說全軍又飢又疲。

  一日十戰,十戰十敗。

  楊玄感軍潰百里,六萬眾一日散盡,只餘十余騎相隨狼狽逃竄,李密李子密等也全都在混戰中潰敗失散!

  第485章 槊挑楚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