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達東萊後,水師各支兵馬也陸續前來集結。

  上次水師三十萬,這次卻僅有十萬,編了三個軍。此外還有大約四萬江淮水手也集結過來,他們則是負責操縱舟船,運送糧草器械。

  「大帥,有又幾個老兄弟過來投奔了,還收不收。」程咬金披著一件明光甲大嗓門地喊道。

  「哪幾個老兄弟啊?」羅成把目光從地圖上抬起。

  「就是牛進達、蘇定方、邴元真、王儒信、賈雄、祖君彥他們,還有你章丘的一個同鄉,叫段志玄的。」

  「是他們啊,當然歡迎了。」

  羅成可不嫌人多,這些可都是人才啊。

  「走,跟我一起迎接兄弟們去。」

  帳外,羅成的四位親衛校尉也一同跟隨,他們是裴行儼、薛萬徹、羅士信、來整。這四人年紀相當,都是不滿二十的年輕人,卻個個驍勇異常,一個賽一個的猛,如今齊聚羅成帳下,倒也是相處甚歡。

  第455章 爭當主角

  東萊水師大營。

  雖然來護兒和周法尚不論是年齡還是資歷都遠超於羅成,但奈何上次東征兩人的失敗,可以說是連累了整個東征。

  所以這一次,兩人都比較低調,雖然掛著副帥之職,可他們都沒有跟羅成爭搶權力的念頭。

  兩人都很甘心的給羅成做副手,一切都聽羅成的安排。

  有了這樣配合的副手,東萊水師大營的東征準備自然是十分順利的。

  在二月中旬,徵召的十萬兵馬,已經全部抵達東萊集結。這十萬人馬中,有原左五軍的兩萬五千人。

  這次東征總兵力五十萬,每軍依然是編了三萬餘人。

  其中皇帝的十萬驍果軍編了一二三軍,而羅成的東萊水師編了四五六軍,羅藝李景李淵三人的十萬人馬編了七八九軍。

  宇文述和楊義臣的二十萬人馬,則給了十一到十六,六個軍的番號。

  相比起上次的三十個軍,這次軍號少了近半。

  當然,對外則號稱是發兵百萬,編了三十二個軍,分為左右兩翼。可實際上,只有左翼十六軍,右翼十六軍只是存在於皇帝的詔令之中而已。

  水陸四大集團軍群,薛世雄統皇帝的十萬驍果軍,宇文述和楊儀臣統二十萬攻國內遠征軍團,羅藝則統十萬遼東軍團,羅成統十萬水師軍團。

  楊廣也吸取了上次的幾點失敗教訓,比如這一次不再於各軍中設立受降使。

  每個集團軍群,也都特意設了一員大將為帥。

  比如宇文述和楊義臣統領的六軍遠征軍團,皇帝就特別表明,如果六軍分兩路,則是宇文述和楊義臣各統三軍。如果六軍集結作戰,則由楊義臣為主將,宇文述為副將。

  羅藝李景李淵三人的十萬軍團,皇帝也特指派羅藝為主帥,李景李淵為副帥。

  為了避免上次九軍的失敗,皇帝還給四位集團主帥各頒下了尚方寶劍,賜給他們臨機決斷,便宜行事大權,並許他們可以劍斬違抗軍令不從的將校,就算是副帥敢不從令,也一樣可以請尚方寶劍以斬之。

  如果楊義臣他們的六軍和羅成的三軍,在國內城水陸會師,皇帝又還特別指明,由楊義臣為主帥,羅成為第二副帥,宇文述排第三。

  三位將帥中,楊義臣和羅成都有尚方寶劍,但宇文述沒有,所以楊義臣和羅成都有機會可以斬宇文述,宇文述卻沒權力動他們二人。

  這讓宇文述是萬分鬱悶的,但皇帝不管他的心情,上次八軍大敗,宇文述和來護兒責任最大,依然還保留他們的官職爵位,那不過是因為他們是自己的心腹而已。

  這二次東征,楊廣遇到的阻力比第一次還大,他也是排除眾異,一意孤行。若是再不能打贏,他這個皇帝的威權也將喪盡。

  為了能夠保證這第二次東征能贏,楊廣已經顧不得太多這些心腹的臉面了。

  東萊港口,羅成設立了三個水師大營,一軍駐紮一營。

  羅成把原來左五軍的老兄弟們,依然全都編在了一軍,依然是授給他們五軍稱號。他還給左五軍補充了不少精銳府兵,滿編三萬餘。

  秦瓊單雄信程咬金等一干兄弟,也全都被他安排在了左五軍中擔任一營校尉之職。

  相比起五軍,四軍和六軍明顯就要弱不少,這兩軍由來護兒和周法尚分任大將。對於羅成把精銳盡集中於五軍,兩人也沒意見。

  「大帥召我們來,有何事?」

  來護兒與周法尚聞令而來。

  「兩位請坐,是這樣的,這次咱們水師的任務是從海上渡海直抵鴨綠江,然後兵抵國內城下,配合陸上六軍打國內城,任務還是挺艱巨的。」

  兩員老帥坐下,都沒急著發表意見。

  「羅帥是有什麼想法嗎?」

  「想法還是有一點的,陛下的旨意,是要讓咱們水師給陸六軍打配合,其實就是瞧不起咱們水師。可我心裡倒覺得,陸六軍不太可靠,不是瞧不起那些弟兄們,是這次陸六軍又有宇文述這個老狗,我覺得這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所以咱們得早做點準備,總不能到時再出差子,咱們還得給這老狗背鍋。」

  來護兒和周法尚對羅成把皇帝寵臣一口一個老狗的喊,也沒往心裡去。反正他們對宇文述也沒什麼好觀感!

  「那大帥之意?」

  「這仗咱們不能全聽上面的安排,這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很多時候得靠自己。這次要國內城,未必會比上次打平壤好打。高句麗人這次移都國內,雖然從遼東方向打過去距離短了,可同樣的,高句麗人從遼東援助國內也近了。再一個,平壤是平原城,而國內城卻是三座城聚集一起,周邊還有烏骨、都丸這樣的險要山城,所以我說,國內城未必好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