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羅成是挺可惜的,不過羅成一死,宇文述他們也倒霉了,本來皇帝都準備放他們出來了,可現在羅成一死,皇帝剛剛下旨,九軍除羅成和辛世雄兩員戰死大將,其餘七位大將皆削奪一切官職爵位,就連向來得皇帝寵信的來護兒也被削職奪爵了。還有久攻新城不下的郭衍,這次也被再次罷官奪爵了。」

  蘇威哼了一聲,「這些無用的武夫,活該。」

  內史省用過印後,皇帝的草詔便成了正式的詔書頒下。

  二十歲的羅成於是被正式追贈光祿大夫、遼王,諡曰忠武,皇帝還下令在襄平城外築起了羅忠武王廟,在那裡建了一座十三層的忠武王塔,用以安葬羅成的衣冠。

  宇文述等一干被免職為民的諸軍大將,還都被皇帝下令在忠武王廟前為羅成跪拜哭祭。

  羅藝也親自前來送兒子一程,哭祭的眾人之中,也唯有羅藝哭的最是真心難過。

  第410章 死而復活

  楊廣為羅成在襄平城外舉行了風光大葬,宇文述等跪祭,百官哭喪。

  結束葬禮後,皇帝車駕啟行返回,皇帝帶著幾十萬軍民連綿數百里,從襄平經懷遠,又到盧河鎮再回到柳城。

  車駕剛到柳城郡城,結果便有前往大行城宣旨的使者有捷報送到。

  「羅成踏破平壤,生擒高元?」

  「羅成回師再戰,滅乙支家康五萬軍,再占平壤?」

  這什麼跟什麼?

  楊廣都有些糊塗了,可是細看,確實是那位派出去大行城傳詔官員的信,那送信之人也是之前同去的。

  「羅大將已經帶著一萬二千左五軍的將士們,乘坐水師的船隻班師返程了,微臣奉命先行一步來報捷。」

  「你親眼見到了羅成?」楊廣問,他的眼神閃閃有光。

  那小吏平時哪有機會如此近距離面見皇帝,被皇帝的眼神嚇的頭都不敢抬,整個人幾乎是趴伏在地上的。

  「微臣是貝江口外的白翎島上見到羅大將的,當時他踏破平壤生擒高元之後,毀掉平壤城後棄城南下,剛在貝江口與乙支文德之子乙支家康率領的五萬高句麗軍大戰一場後撤回江口海上的白翎島休整……」

  那人開始說的還結結巴巴,一會倒也流暢起來。

  他畢竟是去過平壤也見過羅成的,對於羅成帶領左五軍在平壤的戰鬥經歷了解更清楚一些,此時娓娓道來,比起那使者的捷報上的三言兩語要清楚的多。

  「再講一遍,講詳細一點,從羅成率兵迫降新城後東進開始,把每個細節都講清楚。」楊廣興奮的胸膛起伏劇烈。

  那使者於是咽了咽口水,繼續講。

  其實他講的好多內容,都不是自己親自經歷親眼所見,更多的還是在白翎島上時,聽羅成左五軍的那些將士們所說,其中有些內容自然是有些誇大其辭添油加醋之處,不過大致上卻也是符合事實的。

  什麼國內城嚇的高句麗守軍不敢出城,什麼鴨綠江邊分糧給八軍,又是與于仲文等商議後,單獨一軍行動。

  然後是攻奪大行城,薩水突襲高建武,之後又是回馬一槍飛奪平壤,生擒高元,再就是拆毀平壤,然後又是在貝江口築土城,與水師四萬輔兵全殲乙支家康五萬兵馬,一路追擊殺回平壤,盡俘十萬平壤高句麗人。

  一樁樁一件件。

  在那小吏繪聲繪色的講述下,楊廣聽的激情澎湃,好像自己也成了左五軍的一員,跟隨著羅成千里進軍,孤軍深入,左攻右殺,無人可擋。

  那破敵國擒賊王的奇蹟功勳,是那般的讓人嚮往。

  再對比下其它諸軍,除了李景、羅藝的戰績不錯,其它哪個不是一踏糊塗,個個損兵折將。可羅成呢,三萬人馬,打了這麼久,轉戰千里,攻城滅敵無數,結果現在還帶回來一萬二,而在大行城,還有一萬三。

  這麼說來,左五軍打了這麼多仗後,依然還有兩萬五千人,總共折損不過七八千人而已。就算那小吏告訴他其實羅成的左五軍共四萬人,除原本三萬三千餘人外,還有近七千人是在新城玄菟補充的部落番兵。可就算如此,也十分了得啊。

  「啪!」

  楊廣忍不住一巴掌重重的拍在了自己的大腿上,十分響亮。

  「痛快!」

  那邊裴蘊卻忍不住有點擠眉弄眼,這剛給羅成追封遼王,還諡號忠武,轉眼間羅成不但沒死,還硬是破國敵國擒敵國王,轉戰千里,滅敵無數,左五軍還剩兩萬五?

  這下就有點尷尬了。

  襄平城外的忠武王廟,那十三層的衣冠塔,這?

  楊廣似乎也終於意思到了這回事情,也不由的尷尬了。

  人家羅成還沒死,這邊就比搞了葬禮,確實不太合適啊。

  「立即派人去襄平,把羅成的衣冠冢改了。至於忠武王廟,改名白虎戰神廟。」

  羅成還沒死,這諡號自然無從說起。

  「陛下,這遼王追封?」

  楊廣皺起眉頭,人死了,追封為王楊廣倒沒捨不得,而且東征大敗,確實需要借麥鐵杖羅成辛世雄這樣的陣亡大將來轉移下天下的視線,但現在羅成沒死,這王就不能亂給了。

  「是否下旨收回封王詔令?」

  收回是要收回的,但如果只是收回也不太妥當,畢竟羅成也立了這麼大的功勞,但封王還確實遠遠不夠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