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著越來越多兵將逃回,關於平壤大敗的詳情,也越來越清晰。

  辛世雄戰死了。

  于仲文、薛世雄退入了鴨綠江口大行城,大行城則是左五軍羅成過江前就先攻奪的,派了宋老生留守,多虧了這座城,才收容了數萬敗兵,現在大行城,大約有五萬隋軍。

  另外,來護兒雖在平壤兵敗,但只折損了三萬主力,然後就消失不見了。

  羅成並不是畏戰,他之前單獨行動,也是于仲文力保答應的。而且八軍進攻平壤前,羅成已經派人提醒他們先不要南下攻城,讓他們等候左五軍。

  至於左五軍遲遲未到,是因為羅成後來發現薩水上游在築堤蓄水準備水淹諸軍的高句麗軍。

  而八軍潰敗真正的原因,還是缺糧。原本各軍攜帶了百日之糧,但到了鴨綠江邊,才一個半月,就已經斷糧了,至於糧食,都被各軍士兵嫌負擔半路埋掉了。

  越來越多的內情匯總起來,最後送進輪宮。

  只是皇帝一直沒有表態,也一直沒有露面。

  現在,所有的將士們都在關心一個問題。

  羅成帶著左五軍的主力,在薩水與侯莫陳乂分兵後,究竟有沒有去平壤,他打沒打下平壤城呢?

  來護兒帶著水師七八萬兵馬,又究竟去了哪,為何一直不見蹤影?

  最後一個關心的問題則是,皇帝究竟什麼時候下旨撤軍,又會如何懲處宇文述等敗軍之將?

  第405章 背後一刀

  「將軍,貝江口西岸兩軍正在交戰。」

  「哪來的兩軍交戰?」

  「是我大隋左五軍在與高句麗交戰,起碼五萬高句麗軍正圍攻萬餘左五軍弟兄們,他們背水依海,築土為牆,誓死戰鬥。」

  「左五軍?左五軍萬餘人怎麼跑到這來了,九軍不是都已經從平壤城下敗北嗎?」

  「此事千真萬確,我們看到了大隋的紅色戰旗,看到了左五軍大將襄陽侯羅成的將旗,看到了我大隋的袍澤弟兄們在流血拼殺。」

  「他娘的,那還等什麼,吹角,召集全軍,我們渡海登陸,殺他娘的高句麗去。」

  「可是將軍,我們沒船。」

  「沒船怕什麼,我們不是砍了好多樹嗎,紮起木排,這裡離對岸陸地不過十幾二十里,就算是劃也划過去了。」

  「是,卑職遵令!」

  ……

  「小乙支打仗的本事還是有點的,不過他想攻下我這土城,那便是想虎口拔牙,他還嫩了點!」

  羅成坐在土城北門樓上觀看著戰場,無數的將士在衝殺,你來我往。

  城門轟然大開,嗣業和存孝兄弟倆一人率一支輕騎殺出,這支突然而出的輕騎大出高句麗人的預料,兄弟倆出城之後,一人沿城牆向東,一人沿城牆向西,兩支輕騎如兩把尖刀突進,將那些好不容易冒著隋軍箭雨衝到城牆下,正要架起梯子的高句麗步卒無情的收割。

  嗣業陌刀連揮,刀光閃閃,每次刀划過,必定砍倒一名敵兵。而存孝的長撾更是尖銳無比,左鉤右刺,所向披糜。

  一輪衝擊,高句麗人好不容易才積累起來的一點點勝利希望,轉眼化為烏有。

  無數城下的高句麗兵被砍倒,剛樹起的攻城梯也被推倒,而那些推到城門邊的衝車、攻城槌等更是被淋上火油,付之一炬。

  無情的粉碎了這波高句麗人的進攻後,存孝和嗣業便又得意洋洋的返回城內。

  每個隋軍輕騎的長矛上,都高高舉著一個高句麗士兵的人頭。

  這場面,看的後面觀戰的乙支家康面色鐵青,咬牙切齒。

  「擂鼓,繼續攻!」

  ……

  一天鏖戰結束,城下堆滿了高句麗人的屍體,起碼數千具。

  血腥氣沖天而起。

  夜幕降臨,高句麗人終於帶著幾分不甘結束了今天的攻勢,收兵離城十里紮營。

  一夜無事。

  羅成也沒有安排人去襲營,相隔這麼久,高句麗人肯定早有準備,所以羅成也懶得去了,甚至他連去擾營的想法都沒。

  第二天一早,高句麗人果然又出營列陣來攻。

  羅成等他們來到城下,便下令把高元等高句麗君臣們都推到城門樓上,照例來了個勸降。

  緊接著,羅成又讓人把許多高句麗俘虜押上城頭。

  一排排的高句麗人後面,站在的是他們的同胞,只是此時,這些人無比的惶恐。

  隨著隋軍一聲令下,那些站在最前面的高句麗人,被身後的同袍拿刀砍掉首級,被推下了城,緊接著,剛殺死同袍的那一排高句麗人,則被趕到城邊,然後他們的刀被轉交給了身後的同袍,自己被殺死。

  重複,再重複。

  這個清晨,隋軍在城上屠殺了一萬高句麗青壯。

  一萬具屍體在城下堆的高高,鮮血更是把城下的土地全都浸紅。

  高句麗軍都被隋軍這麼狠辣的手段給震驚。

  而城上的隋軍卻表情麻木。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個時候誰也沒有半點的同情心了。

  乙支家康沉默,無聲的沉默。

  這個早上高句麗軍沒有發起進攻。

  隋軍打開城門,派出一支騎兵,押著幾千高句麗人出城清理城下的戰場,那些膽戰心驚的高句麗人把一具具屍體抬走,抬到土城旁邊的貝江邊上,在那裡,隨便的把無數的屍體堆成一座座的屍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