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將領都覺得不可思議。

  就算是換成他們這些對平壤城知根知底的高句麗將領,只帶著一萬人,都不敢說能攻下平壤城。

  畢竟就算平壤城空虛,可當時也有數千禁衛防守。

  更別說平壤城如此高大堅固,又有內外幾重。

  乙支文德也皺起眉來。

  確實,無論如何,平壤城本來都不該有失的。

  「估計又跟玄菟城一樣,平壤城裡有隋人的內奸密諜,定是他們裡應外合,幫隋軍開了平壤城門,放他們進去的。」

  只是乙支文德初步掌握到的消息,卻並不是這樣的。

  羅成來到平壤城下時,並不是萬把人,而是起碼兩萬人,而且這兩萬人皆有馬,哪怕不全是輕騎,也起碼是一支騎馬步兵。他們裝備精良,作戰有素,十分悍勇。

  平壤外城門不是內應打開的,而是被他們冒充高句麗軍詐開奪下的。

  至於內城門和宮城,則是硬打下來的。

  在隋軍攻入外城的第一時間裡,國王沒有馬上帶兵出來反擊,反而是緊閉內城門,派禁衛在內城中清洗淵黨。

  淵太祚一黨在平壤城中的所有新朋黨羽,都在隋軍攻入內城之前,被國王先一步的血洗乾淨了。

  據說當時國王以為攻進平壤的是淵太祚的北方東部大軍。

  如今,平壤城被夷平了,國王被生擒了,但麻煩的還是淵太祚一黨在京的黨羽和家眷全都清洗砍頭了。

  而淵太祚如今坐鎮國內城,他的長子坐鎮遼東城,整個遼河防線十五萬大軍,二百餘座山城,基本上都是淵氏一黨把控,如果讓淵太祚知曉了這邊的消息,只怕還是個更大的麻煩。

  另外,國王高元被隋軍生擒帶走,這對於剛剛取得了平壤、薩水和鴨綠水三大捷的高句麗軍來說,更是個致命打擊。

  萬一高元被迫降隋,到時他們怎麼辦?

  「現在不是在想隋軍是怎麼夷平平壤的,也不是想著其它,我以為,以那羅成的殘暴狡詐,肯定已經殺害了大王。我們當務之急,是立即派人去大行城,把高建武迎回來,尊他為王。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在新王的帶領下,繼續抗擊隋軍。」

  迎立新王?

  這是諸將們怎麼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等諸將退下。

  乙支的長子過來,「父親,剛才為何要說大王已經遇害了?大王只是被擒,未必就遇害了啊。」

  乙支文德一掌拍在自己大腿上,恨恨的道,「我豈會不知,但大王若是還活著被隋軍控制著,對我們只有壞處沒有好處,與其如此,還不如說大王已經遇害,然後我們再迎立一位新王。尤其是我們那位大王城破之前,還做了那麼大的一件糊塗事,若是繼續尊他為王,若為淵太祚所知這邊實情,只怕我高句麗外敵未逐,內亂又起。所以現在當機立斷,就要先迎高建武為王。」

  「可為何又是高建武?」

  「因為高建武雖然也很無能,但比起高元來還算是銳意進取,年輕勇敢。再一個,他雖打仗不行,但也還算中上,是個知兵能懂時務之人。再一個,高建武對淵太祚對東部,也向來無好感,但與淵氏的關係又還維持的不錯,若是立他為王,相信淵太祚也能接受。」

  「我們高句麗現在,無論如何,也經歷不起一場大內亂了。」

  乙支文德仿佛一夜之間蒼老了十歲。

  不久前指揮了幾場大捷,擊潰幾十萬隋軍的那種意氣風發已經不見了。

  「是我大意了,我處處算計,卻遺忘了羅成,當初我還親自到了隋營觀察,卻沒注意到羅成不在的這一點。一步錯,步步錯,都怪我。」

  「父親,這怎麼能怪你呢,要說怪,也只能怪高建武,他七萬人在薩水不敵羅成三萬人,後來得到靺鞨兩萬援兵反擊羅成,結果卻還能跟丟主力。再一個,他若是哪怕及時的通報我們這個情報,也不會弄出這麼大的漏洞來的。」

  「負責平壤諸軍的是我,出了如此問題,負主責的當然也是我。不說這些了,為父現在交給你一個重要的任務,等後軍到了,我交給你五千輕騎加三萬步卒,你親自率領沿貝江南下,去追擊羅成。」

  「父親放心,我一定追上羅成,然後將他和他的左五軍殺個乾乾淨淨。」

  「不,我不是這個意思,你南下若是追到了羅成,切記不可孤軍獨上,你只須遠遠的跟著他,派人把消息回報給我就行。」

  「那若是隋軍在海邊上船從海上逃跑呢?」

  「那就讓他們走。」乙支咬咬牙道,「但有一點你記住,若是隋軍放回國王,你想辦法不能讓他活著回來。」

  「啊!」乙支文德的長子驚的瞪大眼睛。

  「切記,不管高元是自己逃回來還是羅成放回來,你都不能讓他再回來,高句麗不再需要他了,沒有他反而會更好,切記,切記!」

  第393章 李代桃僵

  李淵甩了四女兒一記耳光,然後又後悔了。

  雖然這個女兒是庶出,可是因為竇氏自打生下四郎玄霸之後,便一直身體不適,雖百般延醫用藥,可身體就是調理不好,長年臥病在床。時間一久,甚至開始吃齋禮佛,過起了居家修行的日子。

  李淵早就已經跟竇氏分居,而他又還是壯年,於是這些年來便比較寵幸幾個妾侍,其中四娘的母親也是極得李淵喜愛的,愛烏及烏,他自然也十分喜歡這個庶出四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