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相比起新城那座周圍十餘里的重鎮,蒼岩不過是座小山城,而且位置較偏,既無重兵把守,也沒有大量積儲糧草軍械,羅成虛晃一槍,跑去奪了蒼岩城,也沒什麼意義啊。

  還有人覺得楊萬春判斷錯了。

  羅成就厲害,哪有這樣的本事,說奪蒼岩城就奪?以他的行軍速度,頂多剛到蒼岩城下吧,那烏羽就算再沒骨氣,難道片刻都守不得,又不是就巴巴的等著羅成去好投降了。

  「城主,萬一蒼岩城未降呢?」

  楊萬春冷笑幾聲,「烏羽此人膽小怯懦,誰人不知?本就只是一介文官,根本不知兵。現在蒼岩城中僅只千把老弱,他如何能守?再一個,他跟玄菟城主溫山本就是好友,還師出同門,溫山能降,烏羽肯定也能降。」

  「再有一個,如果烏羽真的未降,你們以為,羅成真要帶著一萬大軍去圍蒼岩城,他烏羽還有機會有夠讓人送來求援信?」

  「所以,只有一個可能,烏羽已經降隋,這信求援是假,其實是想引誘我們出城去援,然後好半路埋伏我們。我絕不會上這個當,傳令下去,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去救。」

  一眾官員面面相覷。

  尤其是幾個蒼岩城的軍官,更是覺得這個決定太草率了些。

  「要不,派支人馬過去打探一下。」

  不過也有人提出了另外的擔憂。

  「城主,蒼岩城雖城小兵少,也無積存大量糧草軍械,可是這座山城本是扼守玄菟城通往新城的一條偏路。如今蓋牟城雖然堅固,但蒼岩一下,那麼羅成便不再是被我們堵住歸路。從蒼岩到玄菟,不過六十里路,而且不經我蓋牟城下,羅成占據蒼岩城,便就可以繞過我們蓋牟城,直攻新城,其糧道、後路也都通暢。」

  這確實是個問題。

  蒼岩城存在的作用,本就是扼守住這條偏道,可以說蓋牟城如果是新城的西大門,那麼蒼岩城就是一座西北側門。

  現在大門雖還在,可側門卻是已經被打開了。

  羅成現在既有玄菟城的大量糧草、軍械,又有了蒼岩城的山城險要,還奪得了一條重要的通道。

  「必須奪回蒼岩城!」一名軍官喊道。

  楊萬春卻白了他一眼。

  「拿什麼奪?如今季節,並非攻城的好季節,更何況羅成現在兵強馬壯,再依仗山城堅險,要奪下蒼岩城,除非有幾萬人馬,然後切斷蒼岩城與玄菟城的聯繫,圍他一年半載的,否則,休談奪回蒼岩城。」

  但是這幾個條件,現在他們都不具備,所以說奪回蒼岩城其實就是扯淡。

  說到底,本來羅成想奪蒼岩也難,可問題就出在之前淵建土幾次抽調蒼岩城的守軍,到現在,蒼岩城不但兵弱不能守,而且新城、蓋牟等城也無法支援,這才給了羅成可乘之機。

  思慮了許久,楊萬春最後不得不道,「現在蓋牟城已經失去屏障新城的重要作用了,我打算留下五千人馬繼續駐守蓋牟城,我帶七千人馬回新城駐防。不論如何,新城都不容有失。若新城一失,那我高句麗遼東北部,就徹底守不住了。」

  蒼岩城中。

  羅成跟魏徵等人正對著地圖研究。

  「楊萬春收到信後,大概只有三個選擇。一,真的帶兵來援蒼岩城,二,他識破不來,三,他率兵增援加固新城。」

  「你們說說看,我們要如何應對?」

  嗣業依然是直來直往的相法,「烏羽說現在新城之中,只餘三千守軍,我覺得咱們可以冒險一試,直攻新城。」

  「太冒險了,新城兵雖少,可城堅糧足械利,城中百姓也多,隨時都能召起成千上萬的青壯守城,咱們殺過去,缺少攻城器械,對這樣的堅城,未必有什麼好辦法。萬一蓋牟城的楊萬春殺過來,咱們到時還得吃虧。」

  羅成不喜歡吃虧。

  孫子兵法是本很好的兵書,可在這本兵書里,其實講的並不是各種什麼奇謀怪策,不是什麼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相反,孫子兵法一開篇就是講計算而不是計謀。

  孫子提倡打仗就得打正戰,就是打之前就要多算,先算好有多少勝率,如何提高勝率,當勝率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打,如果勝率太低,那就乾脆別打。

  老想著劍走偏鋒,雖然偶爾也有成功的時候,但更多的時候還是會失敗。現在又不是萬不得已的時候,帶著上萬人馬的羅成,可不會輕易的把自己置於那種險地之中。

  「新城、遼東、扶餘這樣的重鎮要城,還是等各路大軍到達之後再說吧,咱們只是先鋒,又不是來攻堅的,沒必要冒這險。」

  魏徵出聲道,「蓋牟城既有可能來援蒼岩,也有可能去守新城,所以很大機率會出城,我們或許可以在路上攔截埋伏下。」

  不過蒼岩城在蓋牟之北,新城在蓋牟之東,這埋伏也只能二選一。

  「你們說蓋牟城若出兵,會選哪邊?」

  「不好說,不出,出蒼岩,出新城,都有可能。」

  「可我們埋伏的話,只能三選一,不可能三路埋伏。」

  ……

  天黑。

  三叉河營地。

  宇文承都滿身風霜的回來了。

  「義父。」

  「承都回來了,羅賊那邊什麼情況了?可是無功而返?」

  「回義父,羅成率軍進抵蓋牟城下,結果蓋牟城早有防備,羅成派兵攻城,死傷百餘,無功收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