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少年們雖小,可卻手持長矛,腰佩橫刀,背負弓箭,裝備居然比鄉兵團的還好。

  而且他們雖年幼,但行進之時卻整齊有序,有年長高大些的少年在前面帶隊、舉旗,有少年專門喊著號子,他們不苛言笑,表情嚴肅,每人除了自己的武器,還背了一個大包袱,裡面裝了自己的衣物毯子等,另外還背了一個乾糧袋,裝著夠七天的乾糧以及一個小鹽包。

  「這些孩子真精神。」

  有鄉親們道。

  「可不,之前看著一個個都是又黑又瘦的小乞丐,蓬頭垢面,還面黃飢瘦,怎麼現在都跟變了批人一樣。你看這精神的,大變樣了。」

  「別看他們以前是乞丐,可現在是羅成的義兒營,每天吃好穿好,據說頓頓都有肉食,羅成對他們可好了。你看他們這裝備,長矛橫刀弓箭的,還有統一樣式的衣物,不說鄉兵營比不上,郡兵營都比不上呢。」

  「這些人看著真有幾分老郡營的氣勢。」有人想起羅成帶著的那支隊伍。

  「可不怎的。」

  單彬彬和紅線騎著馬跟在羅母的馬車邊上,聽著大家對義兒營的議論,不由的想念起遠在遼東的丈夫來了。

  新婚洞房第二天丈夫就遠征遼東去了,一別就是一年多。

  她都還沒有體會到跟喜歡的人生活的感覺,就分離了。

  平時看著三個嫂嫂們帶著小侄子小侄女,她心裡不知道多麼的羨慕。若是五郎不走,說不定她也懷上了,甚至也生了個是可愛的孩子吧。

  不知道他在遼東冷不冷,聽說那裡十分寒冷。

  打仗很危險吧,高句麗人聽說很野蠻兇悍,丈夫七月入遼,都已經打了幾仗了,每次收到丈夫從遙遠邊關寄回來的信,她都要貼身收藏,經常拿出來讀。

  看到丈夫寄信回來說又打了勝仗,她都要替他高興。看他說又升職了,她也為他歡喜,可又總擔心,怕官越高,要打的仗越多。

  不久前,丈夫說他們打了個大勝仗,把遼河西的高句麗人全殲了,城池也奪回來了,還說接下來估計會休整一段時間。

  聽說帶去的章丘弟兄都死了一百多,她擔心了好久。

  已經好長時間沒接到新的家書了,不知道那仗過後丈夫現在怎麼樣了,也不知道又得了什麼獎賞沒。

  道路另一端,突然傳來陣陣馬蹄之聲。

  煙塵四起,突然數騎奔來。

  卻是繼宗手下的鄉兵騎手,他們狂奔而來,高聲大叫。

  「校尉,賊人,前面出現大夥賊人,為首的我認識,是那狗日的王老鬼的侄子王義。」

  鄉親們聽說出現了賊人,頓時大亂起來,有人慌亂的奔跑,有孩子哭叫。

  羅承宗掃了一下左右。

  他們剛出南山村不遠,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距離縣城還有將近二十里之遙。

  「大家不要慌,我們就在這裡迎敵,讓大家把車子都推到外面圍成一個圈,鄉親們呆在裡面,鄉兵們守在車後。」

  王義是王勇的堂弟,以前在鄉里就名聲不太好,仗著王家勢力也是個小霸王。後來王勇做賊,連累了王家。王家被抄,王義卻逃了。

  如今帶著幾百賊匪,卻是做了王勇的先鋒,殺回齊郡章丘長白鄉,他本來是要去找羅家報仇的。

  結果來遲了一步,羅家已經跑了。

  他下令一把火燒了南山村羅家,然後帶人一路追來。

  百姓還在混亂,後面的馬蹄聲卻越來越近。

  那邊義兒營的幾個老兵過來,「等這些鄉親們安定下來,估計黃花菜都等涼了。賊匪馬上就到了,咱們不能等了,只能先把這些百姓扔在這裡,我們到前面去列陣迎敵。」

  承宗看了看混亂無序的百姓,「可這裡無險可守,若我們不依靠車陣,怕守不住。」

  「那就推車上前。」一個老兵喝道。

  他是以前張須陀的老兵,後來跟著羅成,再後來羅成去遼東,特意留了幾個老兵作為義兒營的教頭。

  承宗忙點頭應下,喝令起明顯有些慌亂的鄉勇們。

  不過半刻鐘左右,賊匪出現了。

  王義帶著大約三百人左右衝到,約有五十來騎,其餘的沒馬。這些人提著刀槍,身上還背著搶來的錢財,看到以車輛攔路,然後在車後列陣的鄉勇們,只是不屑的恥笑。

  他們雖然人不多,可一路過來,穿郡過縣,幾乎如入無人之境,並沒有官兵敢主動攔截,都是能躲則躲,能避則避。

  「羅老二,還認得我不?」王義坐在馬上高聲喊道。

  羅承宗打量著雙方人馬數量,不由的皺眉。

  這時單彬彬策馬過來,「二哥,那是誰?」

  「王義,以前隔壁王老鬼的侄子,就是王伯當的堂弟。」

  單彬彬點了點頭,「他就是這伙賊人的首領了?」

  「看樣子是的。」

  彬彬點頭,「二哥你上前去與他說話,我找個機會把他射下來,這樣群賊無首。」

  承宗雖知道這五弟妹武藝不錯,可還是不太相信她有這本事。

  「二哥,你聽我的。」

  「那好吧。」

  承宗不太情願的騎馬上前。

  「王義,你既然逃了,又何必再回來呢,就不怕官府抓你嗎?」

  「抓我,我就在這裡,有本事你們來抓啊!」王義囂張的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