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流鼻血了。」羅成好心提醒。

  閻大娘子驚醒,伸手去摸,結果摸到滿手鼻血。

  「啊!」

  閻大娘子驚呼著跑掉了。

  「喂,還要不要畫啊?」羅成笑著亮起肱二頭肌沖她落荒而逃的背影喊道。

  「明天再畫。」

  第313章 山東沸反

  「爹,東莞也被賊帥秦君弘、郭方預攻破了,二賊破城之後,殺盡城中官吏,破豪強大戶之家,裹挾青壯,擄掠婦人,無惡不作。據說,如今正往北海而去。」

  羅繼祖匆匆趕到章丘縣衙,跟老爹通報了一個最新的消息。

  「呸,狗日的世道。」老爹羅貴吐了口唾沫,一臉憂色。

  這大業八年剛開始,結果就是如此惡劣的局面,壞消息一個接一個。

  先是王薄、王勇二賊攻破北海郡北海縣,殺官造反,聚賊數千。然後又是渤海的孫宣雅聚賊數千破渤海郡鹽山縣,緊接著平原郡的郝孝德破高唐縣,招亡命逃民數千。

  這年剛過,秦君弘、郭方預二賊又破了高密郡的東莞城。

  仿佛是一夜之間,這黃河兩岸就遍地烽火。

  每天都能聽到這裡又有人造反,那裡又有人殺官,一夥伙的賊匪如雨後春筍般起來,多的數千上萬人,少的也是幾十數百。

  以前百姓最怕的是蝗災,這蝗蟲一起,鋪天蓋地,飛到哪就吃光哪,見青就吃,等它們吃完飛走,那個地方也就再呆不了人了。

  而現在,四起的賊匪,比蝗蟲群厲害多了。

  不管是北海的王薄王勇,還是渤海的孫宣雅、劉霸道,又或平原的赫孝德,還是這剛起的高密秦君弘、郭方預,這些人都有個特點,就是殺人如麻,四處搶掠。他們攻破縣城,殺官造反,還洗劫豪強富戶,強逼青壯百姓從賊。

  動盪越來越厲害。

  老爹擔憂的道,「雖然我們齊郡現在還沒出現大股賊匪,可平原、渤海、北海、高密皆在我齊郡的邊上,賊匪如蝗蟲一般流動,我很擔憂他們隨時會流竄到我們章丘來。」

  他最擔心的還是這一路路的賊匪最後聯合起來。

  「爹,咱們齊郡有張郡丞在,他可是當世猛將,之前王薄王勇等都幾次流竄過來,可都被擊的落花流水,惶惶如喪家之犬而逃,他們不敢來我們齊郡的。」繼祖道。

  「這可說不好,那些賊匪又不事生產,只知道殺人打劫,可多則上萬,少則幾百上千,而且這人數還在不斷上升,跟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的人哪個地方供應的了。他們便只能如蝗蟲一樣,吃光一地,便往下一地去。等沒糧吃了,別說齊郡,就算是洛陽他們也敢去搶。」

  老大繼祖嘆聲氣,「怎麼突然的就這麼亂了呢。」

  老爹沒吭聲,他現在是章丘縣錄事,不再是過去只掛名的錄事,而是實打實的在縣衙里做事辦差,他畢竟也曾是殿前侍衛,不論眼光還是本事都是有的,杜如晦虛心請他幫忙,老爹便也很用心的在做事。

  身為一縣錄事,老爹很清楚眼下的局面為何糜爛至此。說到底,早年開皇時比較開明些,天下也安穩,百姓日子還好過些,尤其是那個時候人口遠沒現在這麼多,百姓手裡多少都有些土地,新成丁的年輕人,也能多少均到些地,因此不遇災荒之時,其實還是能夠餬口的。

  可從仁壽開始,二十餘年的天下太平,讓大隋的人口大爆炸,均田均田,慢慢也無田可均,兼之還有豪強勛貴們的占地,更加讓百姓無地可耕,許多成丁的年輕人,其實都是無地者。

  而原來均過地的一些人慢慢老去逝世後,他們之前均的地卻要交回。一個家庭里,有地的老人去世交還口分田,而新成丁的年輕人卻又無地可均,於是乎,許多隋朝百姓家慢慢的也就變成了無地無產者。

  偏偏自今上登基以來,又大興土木,每年課役繁重,不斷徵召百姓服役,百姓既無地少地,又還要承擔沉重租調,現在連時間都沒了,這日子如何過?

  尤其是東征開始,河南河北兩地更成了兵員、民夫的源地,無數青壯或為府兵或為民夫,紛紛被徵召離開家鄉,前往遼東。

  而不少地方官府惡吏,這個時候更是趁機搜刮百姓。

  當百姓再無法活命的時候,他們也就豁出去了。

  因此當有那些膽大的,終於拼命跳了出來,帶頭造反後,許多郡縣的百姓面對這些賊匪時,都是乾脆跟著全家一起當賊去了。反正這世道活不下去了,不當賊要麼就餓死。

  青黃不接的這個冬春,更加的難熬。

  大戶豪強們要麼往郡城、洛陽等大城跑,要麼就只能招募丁勇加高院牆自守。

  眼看著就要開春了,可沒有誰還有心思在今年的春耕上。

  郡中一半以上的男人要麼當兵去了,要麼做民夫去了,剩下的一半,還有小半已經從賊,剩下的還多是老弱。

  就在昨天,章丘縣又派出了五百人的民夫,他們每人負糧三石運往涿郡。兩人結伴,輪流用一輛鹿車運六石糧。

  這是個艱巨的任務,不說如今天寒地凍,光是鹿車運六石糧其實就非常吃力艱難,何況,這六石糧還是公糧,他們不能動用,一路上到涿郡上千里,還得另自備乾糧。而這一路上這麼遙遠,到處是烽起的群盜,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意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