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四坐在一輛大爬犁上,外面還有一個頂蓬,裡面還生著小火爐,窩在裡面不用受風吹雪打,還能暖洋洋的享受著火爐的溫暖,甚至還能抽空打會盹。

  「這玩意還真是爽,大大增加了咱們攜帶輜重糧草的負重能力,少用了起碼兩萬民夫,可照樣能攜帶這麼多的輜重糧草,而少帶兩萬民夫,又節省下大量民夫口糧,讓我們攜帶的糧食能維持更久時日。」

  羅成躺在那裡,眼睛也沒睜的道,「不止呢,還大大提升了我們的行軍速度,原來這樣的雪天行軍,大軍一天行不了四十里,還得又疲又累。可現在,一天百里不是問題,還很輕鬆,有餘力再戰。」

  老四呵呵地笑道,「現在我對你那個計劃,算是更有信心了。」

  第305章 鐵馬冰河後庭花

  羅成率軍從通定城下經過後,往東北而行。

  一條大河攔在前方,不過濤濤江水早已經被凍成冰,便成了一條坦途連接東西兩境。

  老四望著這條大河,突然想吟詩一首。

  「風蕭蕭兮易水寒冷,將士一去兮……」詩還沒吟完,結果就被羅成一腳從雪橇上踹下去了,太晦氣了。

  不過站在這冰河之前,還真讓人覺得有幾分渺小。

  「好大一條河啊。」老四從雪地里爬起來,拍著身上的雪驚嘆道。

  羅成瞧著前方冰河,後面鐵馬,不由的也想到了一句詩。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好詩。」魏老道拈著鬍鬚從後面一輛爬犁上下來,高聲贊道。「後面還有嗎?」他沒料到,作為少年萬人敵的羅成,居然還會吟詩。魏徵打小博覽群書,自謂讀過的詩書很多,可還真從沒聽過這句詩,但聽著十分霸氣。

  羅成想了想,不記得下半句了,最後想到另兩句詩,便隨口而出,「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魏徵先是想到了羅成釀的龍城飛將酒,一斗千錢。不過愣了下,馬上意會到這個詞放在這裡,果然才更適合。四句聯合起來,非常豪邁霸氣。聯想到龍城飛將酒,再聽這詩,魏徵越發確定這四句詩就是出自羅成之手了。

  「好詩好詩。」

  「屁的好詩,咱們可是提著刀劍把腦袋夾在褲腰帶上討命賺軍功的,可不是來風花雪月的。」羅成卻自顧自的笑罵道。

  長史侯莫陳乂笑著過來,「這詩我覺得好,不愧是咱們萬人敵先鋒將軍所做之詩,充滿刀劍殺伐之氣,有一劍蔑視百萬胡的豪邁,不是那些江南寬袍博帶衣冠子弟做出的那些無病呻吟的唱和。」

  魏晉南北朝以來,詩賦中主流當道的還是所謂的宮體詩、艷體詩,比如陳後主就是其中的高手,他做過的一首詩叫做玉樹後庭花,便是其中典型,詞藻華麗,糜糜之音。後來唐代有位大詩人就做過一首詩諷刺他,寫道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侯莫陳乂不是吹捧羅成,而是真心覺得這詩好,寫出了風骨。

  「別吹噓我了,再吹,我真要飄飄然,以為自己詩詞大成,說不定就要脫下這戰甲軍袍,然後去大興做個詩仙。」

  齊胖子便笑著拍馬屁,「將軍你不但是詩仙,還是戰聖,你是詩戰雙絕。」

  「屁,廢話少說,這大江在前,咱們還是再來確認一下路線吧。」

  「有什麼好確認的,將軍之前不是已經說過計劃了,咱們諸將校也都是點頭贊同的,沒什麼可再猶豫的了,咱們就直奔玄菟城去。」

  玄菟城,便是歷史上漢之四郡之一的玄莬郡址,不過如今的玄莬城卻並不是最初的玄莬郡城,就如眼下正在修建的襄平城,並不是最初漢之襄平城一樣。

  漢設立遼東四郡,玄菟郡便在遼河以東,半島之北,鴨綠江北。

  差不多就是後世遼寧屬於遼東郡,吉林屬於玄菟,朝鮮半島則分屬樂浪、帶方。

  玄菟郡治所最初在夫租,也就是後朝鮮咸興,後來遷往高句麗縣,後世遼寧新賓,統治夫余、高句麗等族。

  再後來又遷到了後世瀋陽附近。

  再後來,高句麗人不斷崛起,逐漸占領遼河以東之地,玄莬郡自然也就不復存在。

  現在的玄莬城,就在後世的瀋陽西面,距離遼河不過六十里,距離通定城不過八十里。

  因為這裡處於遼河下游平原之上,因此可以說是一座相對來說沒什麼險可守的小山城。

  玄菟城東南四十里,有蓋牟山城,東北百里,有這個地區高句麗人最大的一座戰略節點要塞新城。

  相比玄菟城來說,新城可就大的多,這是座已經有三百餘年歷史的城池,自魏晉以來,經歷了十餘次大戰,新城建立在後世撫順東北的高爾山上,由東城、西城、南衛城、北衛城和東南角三個衛城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戰爭要塞防禦體,城垣周長八里,辟有北、東、南三門,居高臨下,扼守渾河北岸的交通要道。

  這座要塞,其實就是扼守住了遼河平原通往遼東北以及朝鮮半島的交通要道。

  畢竟遼河平原一馬平川,可往東,便是起伏的山脈群,只有不多的孔道穿行其中,高句麗人便依託這些山脈,在那些孔道處建立了一座座山城。

  除了遼東城是建立在平原上的一座大型平地城外,其餘遼東防線上的城池,大多都是如新城這般的山城要塞,整整有二百餘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