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時刻擔心著這事情傳出去,雖然身邊人已經被下了封口令。

  可誰又能保證那小賊不說出去,誰能保證他家裡人不說出去,那天那麼多人看到,還有房玄齡杜如晦等也都知曉的,但凡有一人透露一點點內容出去。

  那她這個五姓女的名聲也就完全掃地了,說不得那個死板的唐國公世子李建成也要來退婚的。

  甚至可能他父親都要打死她以全家族名聲。

  ……

  黃河北岸,平原郡,豆子崗。

  羅成打了個噴嚏,今天已經連續打了好多個噴嚏了。

  「哥,肯定是五嫂在掛念著你。」小六在旁邊道。

  羅成擦了擦鼻子,「肯定是的,我也有點想念她了。」

  一騎奔馳而來。

  「司馬,前面不遠處有個煮鹽的作坊,那裡有徐霸道的一夥手下在,大約有五十賊匪左右,另外有大約三百左右的流民鹽工。」趙貴上前稟報。

  「嗯。按計劃,讓劉鎮將手下的王旅帥帶人先上。」

  「要我說,咱們直接衝進去砍人,拿後抄鹽走人就是了,何必這麼麻煩。」趙貴道。

  「那樣固然是痛快,可就算以多擊少,也少不得會有些損傷的。讓劉鎮將的人先上,可以吸引賊人注意,咱們從後面包抄的話,就能減少無謂的損傷。若是賊人狂妄,敢追出來,那咱們更是省了許多手腳,直接圍殲就好。」

  趙貴說羅成太摳摳索索了,羅成卻在想著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傷亡。

  「大家記住了,咱們是為何而來為何而戰的,這是賺外塊的活路,因此沒必要跟賊人拼命,我也不要求全殲什麼的,只希望損傷最小。」羅成再次交待。

  劉鎮將手下帶隊的王旅帥有些不情不願,帶著人拖拖拉拉,不過羅成可不管,反正他不去打頭陣,羅成是不會直接上的。

  「這草包。」

  從後面過來的老三不屑的道,「鹿角關的這些鎮兵,都是些草包。」

  羅成笑道,「你又不是沒聽劉鎮將說過,現在這些鎮兵啊,全是各地官府送來的刑徒,罪犯刑徒,你讓他們有多勇猛?」

  老三卻搖頭道,「想當初史萬歲也是敦煌戍卒,當時也是待罪流放充軍,可人家就猛的很,經常跟著那位敦煌戍主一起去突厥人的部落里偷牛羊烤了吃,別提多逍遙快活,被偷的突厥部落,甚至都不敢吭聲。」

  「你也說那是史萬歲,那可是開國四大名帥之一,當年與突厥人陣前走馬斗將,手下可是無一合之敵的。」說起史萬歲這猛人,羅成也是佩服萬分的。

  不過今時不比往日了,看看鹿角關就知道,其實大隋帝國,也不過是外強中乾了。

  第242章 梟雄之氣

  鹿角關上。

  劉鎮將正與幾個麾下校尉喝茶。

  幾人便坐在那關門樓上,劉鎮將一手撫著樓台,一手把玩著一隻河北邢窖產的白瓷茶杯。坐在那裡,絲毫看不出他是一個守關鎮將,倒覺得像是個年邁的商鋪掌柜。

  「這茶這樣喝還真是無味,也不知道那白虎羅成為何卻鍾情於這種喝法?」劉鎮將搖晃著腦袋,但卻沒有放下手裡無味的茶杯。

  其它幾人卻是完全喝不慣這種清茶,各自都是加了羊油蔥姜蒜橘子皮鹽等佐料。

  劉鎮將皺著眉頭又喝了口苦茶,「章丘羅成算是我近年來見過最奇特的年輕人了,年紀輕輕,又無根基,卻是忽然之間就崛起了。你說如他這般身世的,能有幾個,可能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就從一個白丁做到了正七品呢?」

  「之前,我還總以為這小子估計是攀了什麼高枝,靠的是齊郡丞張須陀的提攜。可是這次見了他的那支人馬,尤其是看了他那群兄弟,似乎有些明白了。能把一群少年一年多的時間,就練出這等精悍之氣,又有那麼多兄弟死心塌地的跟隨他,就算他再少年,可也一樣能成就一番事業的。而他那些兄弟伙,也一個個都不簡單,居然都透著一股子彪悍之勢,我敢說,羅成這趟遼東之行,只要不死,絕對會有大造化。」

  一名校尉問,「真有這麼神奇?我看那羅成似乎也只是一般啊,就連剿幾個匪,他都推山阻四明顯就是慫。還有他那伙兄弟,一個個都是些鄉巴佬,沒點見識,光有些力氣罷了。尤其是那個羅老四,莽夫一個。」

  劉鎮將搖了搖頭。

  「羅成的兄弟們一個比一個猛,其中那個羅老四確實莽,羅老六則痴,可羅老三卻極精明的,就連那小小年紀的杜伏威都透著股梟雄氣質,這些人生在盛世,必能成為安邦濟世之良將,若是亂世,只怕就是梟雄豪傑了。至於那個羅成,你別以為他是慫,其實這人雖有白虎之威名,可實際我看卻是個心思深成府足的,這人腦子不簡單。」

  「那這次他們去剿劉霸道必定能贏了?」

  劉鎮將笑道,「若他們沒這個本事,我又何必對他們這般客氣,又是送黃金,又是送糧草,這買賣不會虧的。」

  「不虧麼?繳獲都歸他們,俘虜和斬首還要給他們換錢,另外還得付他們糧草耗費,又要另給筆酬謝,怎麼算怎麼虧啊,何況咱們還要派兄弟去打頭陣。」

  「這你就不懂了,那豆子崗有煮鹽之利,過去多少豪強士族插手其中,可如今劉霸道做了賊,便乾脆奪了這豆子崗的鹽煮之利,若是咱們借羅成的刀把劉霸道滅了,不但可以杜絕劉霸道對我們鹿角關的威脅,而且還能等羅成一走,到時我們趁機接手這豆子崗煮鹽之利,就算到時要分潤些出去,那剩下的也不少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