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這種想法,剛冒了點頭,又被他自己否決了。

  他堂堂名門子弟,大興城才子杜如晦,難道還需要找幫手?如果他這樣做了,那就是承認自己徹底失敗了。

  徐伯看著杜如晦沉思不語,他跟隨公子也多年了,知道這位公子的傲氣。

  「公子,老僕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徐伯你有話就直說。」

  「公子,你名門貴族子弟,本來可直接門蔭入仕,可公子卻偏偏要參加科舉考試,還考的是去歲最難的進士科,為何?」

  「因為我雖出身名門,但我不想讓人說我是憑父輩門蔭,我想證明我自己的本事。」

  「公子有志氣,也確實有才氣,科舉考試一舉考得進士。吏部考試,又是成績最佳。高侍郎也說了,其實僅以公子的才能,就足夠留在部寺或者是在大興任職了,一個七品是跑不掉的。」

  「可是高侍郎最後卻建議讓公子來章丘做個從八品的縣尉,公子可以不來,但公子卻來了,又是為何?」

  「因為我想來歷練,想離開父輩的蔭庇,靠自己的本事做出一番功績來。」

  徐伯點點頭,「那麼公子此來,就是為了做出些業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了?」

  「沒錯。」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覺得公子其實到這裡後,一開始就走錯了路,選錯了方向。」

  「怎麼講?」

  「公子,要做事是對的,想出政績也沒錯,可並不是說,要出政績就要跟張儀臣對著幹,也不一定就非要趕羅成走。」

  「可我不想受到掣肘,更不願意被架空。」

  「公子啊,那要看具體情況啊。其實老僕覺得,完全還可以有另一種辦法的,可以合作啊。張儀臣也是士族名門出身,才氣也是有的,而羅成雖出自草莽,但本事挺強。公子若是不以他們為敵,而是以他們為幫手,那就不會有今日的結果了。」

  杜如晦愣了一下。

  他是世族子弟,出京時就被人告誡過,到了地方一定要小心下面的胥吏蒙蔽,要當心被他們欺瞞和架空。

  而來了之後,他了解了下章丘的情況後,覺得以前程縣丞和費主簿正是被下面胥吏蒙蔽和架空的,他也看不上張儀臣,覺得他在章丘幾年,卻讓這裡烏煙障氣,甚至還出了反賊。加之在京時,高侍郎說羅成不過十六歲少年,卻被張須陀請縣尉之官,便先有了成見。

  於是來了後,便想甩脫這兩人,一人努力干出政績來。

  可誰能料到,如今會在這二人面前栽個大跟頭呢。

  「其實以老僕看來,公子與張儀臣和羅成有今日之衝突,關結還在於公子一來便與他們不和。只要公子肯放下架子,願意結納他們。老僕相信,以公子這身世和才氣,他們肯定也願意化干戈為玉帛的。若是能重修於好,以後章丘縣城不再內鬥,那麼衙門內有公子外有羅成,這章丘縣何愁不出政績呢?就算這政績有張儀臣和羅成一份,那又如何?如果張儀臣是程縣丞費主簿那樣的草包,自然是不能留著。如果羅成是樊虎劉守義那樣的蛀蟲,肯定要趕走。但既然如今公子也發現,這兩人其實很有才幹,那就不能只想著趕人,而是想著如何合力辦好事情了。」

  「重修於好?」

  杜如晦陷入了沉思,這是要他妥協了。他杜如晦要向一個鄉下子低頭妥協?可不妥協,那就只能承認徹底失敗了。現在妥協也是承認失敗,但不同之處在於,承認失敗後還能再在章丘縣站起來,而現在回去了,就徹底的是打上失敗烙印了。

  第160章 軟硬兼施

  「徐伯,今晚我設宴置席,你去替我邀請張縣令和羅都尉前來。」

  徐伯聞言,面露欣慰之色。雖然他只是一介老僕,但在京兆杜氏這樣的名門之中,能擔任杜如晦這樣嫡出公子的身邊人,那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不論是閱歷見識還是能力,都是非常出色的。

  誠如他之前所說的一樣,杜如晦要真想對付羅成和張儀臣,其實有的是辦法,只需要動用杜氏的力量,不論是把張儀臣調走,還是把羅成調走,都非常簡單。或者直接調來兩個杜家門人當縣丞和主簿都不是什麼問題。

  可杜如晦最終卻沒有這樣選擇,正如當初他沒有選擇留在京師一樣,這個年輕的公子有自己的理想抱負,也不願意一味的靠家族。在徐伯看來,這其實就是一種成長。尤其難得的是,經歷這次挫敗之後,他並沒有頹喪,反而更加成熟了。如今的他,不再是一味的鋒芒必露,反而懂得了妥協與權衡,這才是真正的成長。

  杜家的嫡子,要當官很簡單,但要想將來能夠真正拜相,僅靠家世和才學是不夠的,還得懂得權衡懂得妥協,入仕從政,其實就是練的妥協權衡之術,這就是官道。

  只是先前杜如晦的行事,還是太過年輕了一些,經歷了這次挫折之後,他已經成熟起來了。

  「公子,老僕這就去邀請。」

  縣城外,郡兵營地。

  羅成帶著弟兄們押著幾十個衙役和幫閒又回到營地,帶兵入縣城逛了一圈而已,但羅四等人卻覺得份外爽快,這麼多天來的鬱悶一掃而空。

  「那個狗縣尉,還真以為世家子就有多了不起了,呸,還不一樣在我們面前吃憋。」

  「可不,看他剛才那副氣的要死的樣子,別提多爽快了,感覺就跟六月天喝了碗冰井水一樣,痛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