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剛才可是有好幾個老兵,瞪著這些人的腦袋比比劃劃的。

  山寨攻破了,賊匪死的死降的死,寨民也全都成了勞工。

  至於寨中的那點財產,當然毫無疑問全被收繳了。

  只是讓羅成有些不太高興的是,攻破山寨的斥候隊早已經把值錢的東西收刮一空並且私藏了,再次搜查並沒有搜到什麼值錢的東西,也就是些糧食、干肉之類的,然後就是些破茅草屋爛木頭桌了。

  看來這戰利品也是個問題,需要好好提一提了。

  「生火,造飯,今日就在這裡休息!」羅成頒下最新命令,引來戰兵輔兵們一陣陣歡呼。

  天色還早,但誰不願意多休息會呢。

  寨子裡繳來的燻肉乾魚,直接就拿來下鍋煮,羅成還讓人把寨里養的一群養和幾頭豬也一起全殺了,這是首勝,自然要好好犒賞下大家。

  第126章 劫掠養兵

  首戰告捷,羅成便立即派人飛騎回報。

  一面是報捷,一面是請功,另外還有向縣令請求關於寨中的那些賊匪和逃民的處置。

  章丘縣衙里,接到捷報的張儀臣鬆了口氣,面露欣喜之色。

  「這個羅瘋子,打仗剿匪果然有一手。剛出兵,第一天就已經攻破賊巢一處,了得。」

  張儀臣的幕僚看過詳細的捷報,也是驚嘆不已。

  「打仗他是有一手,不過做官他就不行了。他如今已經是代縣尉,負責的本就是兵法士這塊,捕賊剿匪,刑獄訴訟都是歸他管。他倒好,攻破了賊寨,反倒要來問使君如何處置了。」

  身為縣尉,便要與縣丞分管縣中庶務,縣尉正好負責這司法的一塊。按理說,如何處置賊匪逃民,由羅成自己決定,然後把結果上報到縣令這就行了。

  張儀臣道,「羅成畢竟年輕,又是剛上任的代縣尉,拿不定主意來問我,倒也穩當。」

  幕僚又道,「看他的初步處置,倒也是不錯的,就是還是有點過於輕了,這可於法不合。」

  大隋立國以來,修訂律法,雖然減少了許多肉刑之法,同時也刪繁就簡,讓律法簡潔了許多,可總體來說,法不容情,敢於觸碰律法之人,處罰也重。

  大隋立國之後,修訂了兩部律法,分別為隋文帝的開皇律和當今天大業天子的大業律。

  在開皇元年,立國之初,楊堅就命高熲、鄭譯等重臣上采魏晉刑典,下至齊梁,沿革輕重,取其折衷,制定新律。

  開皇三年,又以律尚嚴密,故人多陷罪,命蘇威、牛弘更定新律,刪繁就簡,刪去死罪八十一條、流罪一百五十四條,徒枷等罪一千餘條,只留下五百條,計名例、衛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賊盜、斗訟、詐偽、雜律、捕亡和斷獄,共十二篇。

  開皇律還更定刑名為笞、杖、徒、流、死五種,廢除了前代的鞭刑、梟首、裂等酷刑和孥戮相坐之法,並規定了訊囚加杖不過二百,執行杖刑時不得中途易人,又規定了八議之制,以維護貴族官僚地主的特權,還把北齊的重罪十條,發展為十惡不赦大罪,對於破壞土建統治秩序的行為加強鎮壓。

  大業三年,楊廣在開皇律基礎上推出修訂版,稱為大業律,有十八篇,共五百條。

  大業律比開皇律的刑罰還要更輕,並還對十惡罪行名目中的一些條文,表示寬刑。

  比起魏晉南北朝時代,隋朝兩位皇帝對於律法更寬鬆,可再寬鬆也不會對賊匪反賊們寬鬆。

  按慣例,像是賊匪,被捕後罪行嚴重的要被處死,或流放充軍。要麼則是直接沒為奴隸,打為賤民。

  這次被俘的那些賊匪,基本上就可以按這個例子處置,連那些依附於他們的逃民,也一樣可以如此處置,特別是這次的案子,又涉及到謀反做亂,更不能輕饒。

  要知道,謀反可是十惡之罪,比賊盜重多了。

  「那些人本也是良人,可卻自願放棄戶籍,逃隱山中不說,還從賊,這就不能容忍了。」幕僚對律法這塊是很熟的,「我建議對那些俘虜的賊匪全都處斬,而對那些從賊逃民,則全部貶為奴隸,打入賤籍,最好是直接列為私奴婢,公開售賣。」

  幕僚建議把那些人貶為奴隸,然後賣掉,得了錢既可用於剿匪,還可以拿來打點下上級。

  隋朝的奴隸很多,其中大部份的來源就是戰俘以及賊匪亂民們。

  據說在都城大興,有四成的人口是奴婢,大興城的貴族官僚士人們,他們的生活一天都離不開奴婢,就連大興城的眾多寺廟道觀里,都一樣有許許多多的奴隸。

  奴婢多,奴隸交易也多。

  奴婢市場很大,需求量也大。

  開皇律和大業律都明確規定了奴隸的地位,律比畜產,奴隸就是奴隸主的私有財產,跟牛馬一樣,他們在士農工商僧道之外,屬於賤民。

  隋朝的奴隸階層是一個龐大的群體,除了最底層的奴婢外,還包括了官戶、雜戶、部曲等。

  雜戶是因前代犯罪而沒官、散配諸司驅使的官奴。

  官戶則是蕃戶的總稱,即前代配隸人戶或本朝配沒的少數部族戰俘人戶。

  部曲是被主人放免之後,仍留在主人家效力使役的奴婢。

  這些人的身份有細微區別,但均屬賤人。

  奴隸連姓都不配有,部曲有名有姓,但都屬於賤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