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縣君找我?」

  「可不,幾天前縣令就發話了,讓守門的兄弟每天候你消息呢。」

  羅鋒點了點頭,「可是有事?」

  那人道,「羅兄弟這些天呆在鄉下,怕是還不知道吧,最近又出大事了!」

  第35章 知世郎現身

  聞聽縣令有召,羅鋒也不敢怠慢,讓守門的壯班漢子先帶小六他們五個安置,然後自己趕往縣衙。

  「小五你總算來了。」

  一進衙門後院,縣令張儀臣便向他招手喊道。

  羅鋒望去,只數日不見,本很是儒雅的張縣令面容有點憔悴,頭髮隨便的挽起連冠都沒戴。

  「羅五拜見張使君,不知發生了何事?」

  「又出賊了!」張縣令嘆氣道。

  在張儀臣的旁邊,還有個中年文士,儒袍幞頭,卻是張儀臣的私人幕僚,他對羅鋒簡單的說明了一下問題。

  原來在藍面十八鬼被擒殺後,章丘的治安為之改善了許多,張縣令還受到了郡丞張須陀的讚賞,連百姓商旅也都稱讚不已。

  張須陀前幾日到郡城上任,很快派人發下一道公文,卻是要求章丘縣往郡城運送一批糧草。

  接到任務後,張縣令立馬就調齊了三百石糧食,又徵召了五十個民夫負責趕車運送,可誰知道三百石糧食和五十個民夫,一出章丘縣城沒多久,便就失去了消息。

  「這三百石糧食是郡丞急要的,郡丞到任之後,宣布要徵召郡中各縣鄉壯,秋後集訓,然後輯賊剿匪,平靖治安。郡丞讓各縣輸糧派丁,結果咱們縣這三百石糧和五十壯丁剛出縣城就沒了蹤影,你說這可不是麻煩大了嗎?」

  「敢問可有線索?三百石糧食得總上三四十車,又是車馬又是騾子的,還有五十個壯丁,總不可能平白無故的消失,還無影無蹤的。」羅鋒道。

  按理說,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縣令應當先通知郡丞張須陀,然後也應當召集本縣官吏捕快等尋找,不應當眼巴巴的等著他這個還沒正式上班的小捕快才對的。

  張儀臣從書桌上拿出一封信遞給羅鋒。

  「這是昨日有人扔到縣衙的信,你看看。」

  字寫的很草,好像是故意用左手而寫成,但內容倒是不影響閱讀,信中有人自稱對本次事件負責,說現在章丘縣的人和糧都在他的手中,他劫了這批糧和人呢,要跟章丘縣談個買賣。

  他索要黃金百兩。

  落款知世郎。

  看到知世郎三個字,羅鋒眼睛跳了一下。

  雖然張縣令在收到這封信後,已經到處打聽,都還沒打聽到這個知世郎到底是何人,可羅鋒卻知道。

  蓋因為讀過隋唐歷史的人,尤其是熟悉隋末這段歷史的人,就沒有一個會沒聽過知世郎的。

  知世郎是個人的名號,這個人算的上是隋末諸路起義反王中最早期的一人,雖然他可能稱不上真正的第一個反王,可隋末大亂卻可以從他扯旗造反開始。

  知世郎王薄,正是章丘人,大業七年在長白山做無向遼東浪死歌,扯旗聚眾造反。

  當時東征高句麗開始,朝廷廣徵士兵,又徵召大量民夫百姓服役運糧,導致民不聊生,百姓沸騰,王薄的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可謂是一石激起千重浪,火星燎原了。

  現在是大業五年,距離這位知世郎真正造反還有不過一年多的時間,羅鋒相信歷史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

  歷史的王薄最後造反,那說明這個人骨子裡其實就是有一種反叛的性格,如今雖然還沒到大業七年,但百姓生活也確實越來越不好,許多人超期服役,長期在外不得回家。

  「知世郎只要贖金嗎?」

  「嗯,他只要贖金,而且只要黃金,要一百兩黃金。他的條件是讓我們拿一百兩黃金去贖回那五十個民夫,至於被劫走的糧食車馬等,肯定早就被他吞掉了。」

  可張儀臣找了兩天,都沒有查到半點知世郎的消息,他連誰是敵人都不知道,就算有贖金都不知道要給誰。

  本來好不容易在新任郡丞那裡有個好印象,還指望著能夠早點升遷,現在好了,郡丞上任的第一個任務他就搞砸了。

  尤其損失點糧食是小,但誤了郡丞的集訓那是大事啊。

  「我懷疑這個知世郎跟藍面鬼有關!」張縣令道。

  「使君有何差遣?」

  「小五啊,這事情很棘手啊,上次你和秦瓊擒拿藍面鬼可是讓郡丞印象深刻,十分讚賞的。這次咱們縣搞砸了郡丞的差事,不好交差啊。」

  張縣令唉聲嘆氣,最後說出了目的,他希望羅鋒能夠代表縣裡,代表他跑一趟郡城,向張須陀親自說明情況。

  「你此去郡城,還有一個任務,把秦瓊請回來,他武藝高強,我想暫借他來縣中幫忙偵輯此案。你跟秦瓊是表兄弟,有你出馬本縣放心。」

  羅鋒低頭又看了遍那封獠草的信,最後目光落在知世郎三個字上。他若有所思,雖然他心裡已經確定這個知世郎估計就是王薄,但羅鋒並沒有莽撞的把這些都說出來。

  蓋因為現在說出來,也無憑無據。

  「本來你剛來衙門,許多人和事還不熟,可現在事情緊急,只好派你出馬了。一會我再給你拔派些幫閒給你,讓他們跟你一起去郡城。」

  「使君,今日我回來,有一事本來想向使君求請,我來時帶了幾個人來,想讓他們做我幫閒,一起隨我做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