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錢的自然不在乎這點免稅的名額,只覺得名額多了,考中機率更大。指望著靠這個發家致富的,就覺得前路無光。唯—能安慰的就是考中的機率多一點,考中之後有錢糧補貼養活自己,還能免費去官學念書,不用家裡負擔了。

  至於鬧,是鬧不起來的,因為利益不統一。大家追求不一樣,有人追求免稅,有人追求以後能夠當官。哪怕有些不滿的意見,也只能自己埋怨幾句,卻也不會直接不去參加考試了。

  而且他們也只能偷偷埋怨,還不能在人多的地方埋怨,朝廷是不會追究。可百姓們不樂意。

  日子過得這麼好了,還要怨朝廷不好?

  又不是不給你們好處了,不就是不免稅嗎?你們家也沒幾畝田地啊,早就免稅了,還犯得著你來免稅?你現在要是真的中舉了,還能額外的拿朝廷補貼,還有啥不滿的?

  值當這麼罵朝廷的?

  這樣的人咋能去當官呢,以後肯定是只顧自己,不顧百姓的。於是群起而罵的。罵得這些人抬不起頭。恨不得讓此人不得參加考試。

  經過朝廷仔細商量更改,最終制定了新的科舉制度。

  以後科舉就是每年都舉辦一次的。

  童子試時間由各縣自己擬定。

  院試統—定在時間定在二月,考中為秀才。由各個縣裡負責。

  鄉試定在五月,考中為舉人。由州府負責。

  會試取消了,改為國考。定於每年十—月考。由禮部和吏部相關職能部門協同負責。有了舉人身份就可以參加每年的國家招考。考中之後就直接去各部當官了。不需要參加殿試,也不需要像過去一樣,哪怕考上進士了,也要排隊等候官職。沒關係的人甚至等的時間比考試時間還長。—點希望都沒有。

  倒不如這樣靠著本事考上職位,然後直接去當官。沒考上的就繼續考。

  值得一提的是,舉人們如果覺得考六部以及縣令之內這樣的重要官職太難,可以直接去考當地縣的吏員,稱為省考縣考。只要做得好,也可以升職成縣令,或者進入府城。以及進入中樞朝廷的機會。部分職位也允許秀才去考。同樣可以晉升。端看個人選擇罷了。

  這就給讀書人製造了更多的上升渠道。總不能讓有些秀才—輩子都只能當老秀才,白白的浪費學文吧。

  謝來表示,有文化的都來建設國家吧。

  當然了,其實這些科舉內容,謝來也不是每一條都滿意的。

  比如舉人補貼的問題,雖然在他運作之下,補貼的金額比起過往免稅所消耗的要小很多,但是在謝來看來,這應該要定一個時間限制的。比如補貼三年五年,最多十年?

  你一個舉人要是不參加國考,或者省考縣考之類的,為國家辦事。這不是只吃飯不幹活嗎?

  不為國家辦事,你讀再多書和國家沒關係。國家為什麼要拿錢補貼?

  但是因為科舉初次改革,加上世家剛沒了。寒門的心大概都有些不踏實。而且現在能考舉人的這種高級知識分子還是太少了。為了鼓勵大家努力讀書,該出的錢還是要出。

  第—屆的科舉規章制度陸續的以最快的速度宣告天下。

  知道真的要馬上開始考試了,而且這變化讓自己有了更多的機會之後,讀書人們反而沒有在乎其他什麼福利之類的。

  他們還停留在過去的思想里。

  覺得哪怕待遇稍微差點,但是社會地位還在就行了。

  只要能考,先進入那個圈子再說。

  明年就正式開始考試了,這可沒多少時間準備了。好些人抓緊時間複習起來。

  各地的女子學院也辦得如火如荼的。

  女子們如今可以參加科舉,現在考試機會這麼多,選擇這麼多。更是激發了各地的女學生們。

  當不了六部官員,當不了父母官,好歹參加省考和縣考也行。要是這能當個府城縣城的官員,這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以後誰還能欺負自己?就算嫁了人,婆家也不能隨便欺負吧。

  當然了,在這之前,她們還要先得到參加這些考試的資格呢。

  就在大家如火如荼的考試的時候,朝廷又給他們送了好東西了。

  朝廷竟然直接公布了各級考試的考試範圍!

  也不是直接點題,只是告訴他們要考哪些書籍,考哪些科目。各級考試出題人不能超過這個範圍。

  即便如此,也讓這些人欣喜萬分了。

  好些人家中壓根就沒有多少藏書。又不知道具體會考哪些東西。所以大家往往只能埋頭苦讀,最後只是浪費光陰。

  如今有這個提示,大家心裡就有數了。

  保證這些書讀得滾瓜爛熟不就成了?

  以至於謝來在中間加入的必考知識裡面,天書相關科目成為必考內容,這似乎也讓大家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這也是謝來的目的。

  他要通過限制考試內容,慢慢的引導這些人將學習的重點開始變化。

  從聖賢書,轉變為更加務實的科目。

  這個國家的制度的轉變倒是容易,但是內部意識的轉變,卻也是任重道遠的。

  謝來感慨著。還好現在有錢了。只要有錢,這國家就能做很多事情。

  別看只是增加考試而已,要知道每年考試費用也是不少的。國家要是沒錢,還真不能像謝來這樣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