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葉雲辰也是在10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長春功》的,現在已經修煉到第一層了。

  李愛黨覺得雙胞胎兄弟兩個也該開始學習了,於是特意找了時間把《長春功》教給了葉鵬煊和張其琛。

  因為雙胞胎之前有過打架的前科,李愛黨特意囑咐了兄弟二人,和普通人同學或者是同事,發生矛盾的時候,不允許用武功傷人。

  葉鵬煊和張其琛並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一本正經的像李愛黨做出了保證,絕對不對普通人動手,不會做恃強凌弱的事情。

  葉鵬煊和張其琛沒想到自己父親還是個隱藏的高手,對於得到武功秘籍的事情,倆人特別興奮。

  一下子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修煉武功了,還是張方雨發現兩個孩子落下了功課,才制止這件事情。

  讓兩個孩子合理安排時間,絕對不能因為習武而耽誤學習,兩個孩子在張方雨的引導下,也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連連保證學習成績一定不會下降。

  ................................

  就這樣,日子在不經意間流逝,在雙胞胎跳級並參加中考的時候,葉雲辰也迎來了他人生中比較重要的轉折點,高考!

  雙胞胎這兩年身高猛漲,一路直接超過了張方雨,現在已經是兩個俊秀的少年了。

  而葉雲辰,有著張方雨和李愛黨的雙重基因,也是十分優秀的少年郎,意氣風發、朝氣蓬勃。

  葉雲辰以出色成績,考入了國防大學,這讓葉開一家人都十分高興,也可以說得上是子承父業了。

  後繼有人,是葉開最高興的事情,年近古稀即使保養的再好,葉開也到了風燭殘年之際。

  張方雨最近每隔三四天,就給葉開準備一次藥膳,即使加了靈泉水的藥膳,也留不住葉開離開的腳步。

  在葉雲辰的升學宴結束以後,葉開的身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敗了下來。

  即使是醫術再好,也難以和死神抗衡,有句話不是說,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

  葉開在兒孫的陪伴下閉上了雙眼,葉開的離世,讓整個家裡蒙上了一層陰影,三個孩子都是從小在葉開身邊長大,感情十分深厚。

  葬禮上也來了不少人,葉開的朋友、戰友都來為他送行,大家對他的離開都十分ᴶˢᴳᴮᴮ痛心,但也知道,年紀大了,終有這一日,葉開87歲了,這也是高壽了。

  葉開的離世不知道是打開了什麼開關,接下來的一年裡,蔣思遠夫妻、趙遠航兩口子,都先後逝世了。

  張方雨心裡更是悲痛,手握重寶,卻沒辦法救自己親近的人,一時間張方雨鑽了牛角尖,整個人十分抑鬱。

  還是李愛黨發現了自己媳婦的不對勁,生怕自己媳婦做出什麼傻事,李愛黨特意開車,帶著張方雨出去散心,

  倆人開誠布公的好好深談了一番,才讓張方雨的情緒有所緩解,不再自怨自艾。

  張方雨情緒穩定了之後,才開始整理這些長輩給她留下的遺物,葉開生前就已經把大部分財產都交給了李愛黨和張方雨。

  臨去世之前只給了張方雨一個小箱子,箱子不大,也就40厘米左右長,30厘米寬。

  箱子打開,先看到的是葉開的軍功章,還有李愛黨母親和哥哥的照片,最後還有一對羊脂玉的鐲子。

  玉鐲觸手生溫,潤白無瑕,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張方雨猜想這應該是李愛黨母親的遺物,剛好,箱子裡的照片印證了張方雨的猜想。

  李愛黨母親的照片裡,張方雨清楚的看到她拍照時戴著的就是這對手鐲。

  蔣思遠兩口子給張方雨留了一個小箱子,張方雨害怕睹物思人,所以一直都沒打開,

  今天收拾東西,張方雨看到了這個箱子,箱子是上好的紫檀木做的,打開箱子,裡面有一個小的首飾盒。

  張方雨把首飾盒打開,裡面是一套祖母綠的首飾,從耳墜到項鍊、手鐲、戒指,都是出自一塊玉石,十分珍貴。

  首飾盒拿出來以後,箱子下面還有兩本醫術,這兩本書是蔣思遠的行醫手札,記錄了這些年的行醫經驗,還有蔣家的祖傳秘方。

  張方雨拿出書想看一看,沒想到,從書里掉出兩封信。

  張方雨看著一封信上寫的吾兒親啟,還有一封信是寫給張方雨的。

  張方雨把信打開,仔細看了起來,張方雨看完信,也明白了蔣思遠的意思。

  信里大概意思就是,雖然自己那個不孝兒子拋棄了老兩口,但還是很遺憾,沒有能見最後一面,

  如果未來張方雨見到他們了,要是他們過的不好,希望張方雨能幫他們一把,也算全了父子之情。

  最後就是箱子最底下還有兩套房子的房契,一套讓張方雨交給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另一套房子和其他所有東西都留給張方雨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張方雨把東西收好,留著以後如果真能見到蔣思遠兒子的話,一定把東西交到他手上。

  別的東西都收好了,只剩下趙遠航兩口子給她留的箱子了,張方雨打開一看,好傢夥,果然是趙遠航的風格。

  箱子裡面別的東西沒有,只有碼放的整整齊齊的三十根大黃魚,張方雨看完之後嘆了一口氣,然後把箱子收進了空間裡。

  第135章 感謝信

  「媽媽、媽媽哥哥早戀了!」

  張方雨正在屋裡看書看的認真,被張其琛突然來的一嗓子嚇了一跳。<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