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了李志剛和宋招娣方便,張方雨還特意讓宋明禮給他們夫妻安排了單間宿舍。

  就這樣兩個堂哥都安排好了,李建國在京都也呆了一個星期了,就打算帶著李桂花和孫子孫女回去紅河村。

  一下子要跟父母分開了,幾個孩子也十分不舍,一個個哭唧唧的苦著臉。

  李志剛看著兒子閨女這樣,開口跟父親李建國商量道:

  「爹,要不你和娘回去,把鄉下牲畜都處理了,然後咱們看看能不能在這邊先買個小房子,然後讓孩子在這邊讀書,你們也都過來住,咋樣?」

  李志學一聽大哥這麼說,也非常贊同。

  「爹,大哥說的對,咱們一家人還沒分開過,聽大哥的吧!」

  張方雨看到李建國愁眉不展的,也猜到了原因,和李愛黨商量了一下,然後拿了兩千塊錢讓李愛黨給李建國。

  張方雨知道,如果說是白給,李建國肯定不會要,所以讓李愛黨言明這錢是借給他們的。

  等到以後從大堂哥和而堂哥的分紅里扣出來,李建國手裡拿著李愛黨塞過來的兩千塊錢,心裡更是感動。

  即使是親兒子、兒媳也不一定能做到像李愛黨和張方雨這樣,更何況他們還沒有血緣關係,靠的只是前些年的情分而已。

  就這樣,在李愛黨和張方雨的幫助下,李建國在京都買了一個小院,雖然不是很大,但是也夠他們一大家子住了。

  張方雨托宋明禮幫忙,解決了幾個孩子上學的問題,李建國還是帶著李桂花回了紅河村一趟。

  畢竟家裡的牲畜要處理,田地要轉租給別人,還有家裡其他東西也要收拾,遷戶口手續也要辦,肯定要回去一趟的。

  第131章 《復神方劑》

  李建國家的事情就這樣解決了,糧店也都交給李志學兩口子負責了,以後每半個月給酒樓送一次貨的事情也交給他們了。

  這一事情解決,張方雨又抽空做了平縣農場的項目計劃書,計劃書里寫了山上果樹、藥材種植的規劃,

  還有農場裡土地和魚塘的規劃,包括農場裡的房屋設計,還有各種設想,都有提到。

  張方雨把計劃書做好之後,決定把這件事情交給李弘毅,自己出錢又出了建議,占股就可以了,畢竟還有別人呢,張方雨自己事情又多,實在是分身乏術。

  就這樣,在張方雨的堅持下,李弘毅特意安排了時間,把幾個發小叫過來,五個人在張方雨的「膳食坊」里見了面。

  這次見面,幾人達成了合作協議,農場這個項目,總計投資三十萬,張方雨投資十萬,占股30%。

  剩下70%由李弘毅幾個人分別投資,整個項目由呂子喬負責,杜雨澤和李弘毅協助。

  平縣的事情就這麼定下了,張方雨一下子投資10萬的事情,李弘毅也很吃驚,沒想到張方雨有這麼大的魄力,10萬塊錢的投資還當起了甩手掌柜。

  雖然是初次見面,但是呂子喬、白彥霖、杜雨澤三人,對張方雨神交已久,這次見面更是讓三人對張方雨刮目相看。

  張方雨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以後,又開始一心鑽研醫術,白天跟著周大夫和付大夫在醫院學習。

  回到家裡,有時間的時候就在空間裡研究藥方,經過長達半年的時間,張方雨已經完成了周暉和付新民的考核。

  成功在周大夫和付大夫手下,完成了實習的任務,然後張方雨又開始了跟隨李昌鴻長達一年的實習生活。

  在這一年裡,張方雨成功拿到了京都醫科大學的畢業證書,張方雨畢業了,大兒子葉雲辰也正式成為了一名小學生。

  葉雲辰上小學的第一天,張方雨親自下廚做了一桌飯菜來給兒子慶祝。

  雙胞胎葉鵬煊和張其琛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張方雨覺得葉雲辰的幼兒園不錯,所以,雙胞胎兩個直接就讀哥哥之前的幼兒園。

  日子一天天的流逝,「膳食坊」也在京都順利的開起了第二家分店,選址距離總店開車有二十分鐘的距離,一南一北,生意還是依舊火爆。

  大堂哥在宋明禮的培養下,做了新店的大堂經理,宋招娣也成了大廚,兩人的工資都翻了一番。

  糧店的生意在李志學和周小草的打理下一天比一天好,倆人還開啟了送貨上門的服務,為了方便他們送貨,張方雨還給糧店配了一輛三輪車。

  平縣的農場還在建設中,山上劃分了不同區域,種植了不同種類的果樹,藥材也選擇了合適的土壤,撒下了代表著希望的種子。

  「中藥堂」依舊是原來的樣子,張方雨接手以後沒有去改變它,蔣思遠現在已經不去學校授課了,偶爾一個月里去藥鋪里坐診一兩天。

  其他時間,蔣思遠開始了養老模式,和老伴去公園裡打打太極,下下棋,約著老友釣釣魚。

  張方雨每個星期都會抽出一天時間,在中藥堂坐診,隨著張方雨醫術的提升,名氣也越來越大,中藥堂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

  即使再忙,張方雨也不會忘記照顧幾個老人,每個月都會空出一天時間,去看看蔣思遠、趙遠航他們。

  或者是把幾個老人聚到一起,張方雨親自下廚,再加上加了靈泉水的藥膳,滋養著幾個老人的身體。

  雖然幾個老人歲數都大了,但是因為張方雨的原因,幾個人身體都不錯,張方雨帶給他們的關愛和照顧,溫暖了幾個老人的心。<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