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走,帶我去看看。”梁副參軍邁步往長樂坊口的駐紮點走去。
這些兵士待文熙倒還算客氣,沒捆沒綁,還安排了一把椅子讓她歇息。只是看守她的兩位士兵明顯極為死板,套話命令什麼的一句都不應。文熙心裡默默打鼓,雖說她覺得自己暫時不會有性命之憂,但這只是推測。牽扯到宮變權謀,死再多人都不稀奇。
她作為一個法治社會成長的穿越者,儘管面上不顯,心裡還是各種七上八下的。腦海里也冒出了各種悽慘的歷史政變酷刑宮斗劇。她的毛病是緊張的時候就愛七想八想,這麼一想,她突然又擔心起另一邊正與刺客搏殺的葉之琛。之前來不及在意,現在回想起來,葉之琛左臂上明晃晃的都是洇開的血跡。
她覺得自己千算萬算還是讓蔣凝少帶了一句話,這句話不斷盤旋在她心中,久久不散。
“刀劍無眼,讓葉太傅當心。”
門帘倏地被掀開,打亂文熙的思緒。她注意到原本身後看守她的兩個士兵見到來人都躬身行了一禮。那人擺擺手,目光灼灼地上下打量她。
文熙自然不懼被打量,她同時也在辨認來人的身份。看對方的佩刀和盔甲,這人應當是京畿衛的一名副參軍。而副參軍膽敢大張旗鼓的帶人捉拿公主,這本身就代表了很多事情。花燈節,京中治安本應嚴防死守,讓民眾歡度節慶。誰知重要的京畿衛都已被心懷歹念之人所滲透,做出這等監守自盜之事。他們出門沒有興師動眾,這也是往日慣例。想來賊人就是看中了這一點來完成他們的陰謀。
京畿衛長官本是為武宣帝信任的股肱之臣,他們若背叛,無疑是在正統皇權的心臟上插了一把尖刀。這次事情,一定有不止一股勢力參與其中。
“是她了,帶去交給魏大人吧。”副參軍開了口,繼而迅速轉身離開,只留下一個背影。
文熙甚至沒來得及開口質詢,就被這些下屬禮貌又強硬的帶去了另一所院落。
作為目的地的別院距離不遠,但來來回回兜了好幾個圈。文熙最終在一件裝扮雅致的堂屋裡見到了所謂的“魏大人”。
“曦和公主,你可是讓咱家好找。”
一個陰柔的聲線響起,說話人是個皮膚發皺,發灰面白的太監。文熙審視幾眼,隨即辨認出他的身份:這是常伴皇帝身邊的一位內侍太監。
想到皇帝平日待下人頗為寬和,身邊還是出了內鬼,文熙心中很是不爽,她冷冷質問:“魏公公?你怎麼在這?”
看到這內侍太監的出現,劇情中武宣帝早早中毒的原因也不言而喻了。文熙心念著又是宦官禍國,冷哼一聲:“你被誰收買了?太后,五皇子,還是蠻族?我猜,是五哥吧。”
魏公公原本淡定地坐在上首處,還有閒心笑眯眯地打量被捉住的公主。公主這話音一落,倒叫他心下一驚。他原以為曦和公主只是個草包美人,結果一開口就猜中了他背後的主子。看來老皇帝總愛念的“文熙肖朕”也不完全是句空話。
活成人精的魏公公心思百轉,面上卻毫無破綻。他眼珠子轉了幾下,擺出一個諂媚的笑,想向往常一樣不輕不重地把話揭過去。
“公主這話真是折煞咱家了,老奴一做不出那叛國之事,二不敢逾矩。只是今上垂暮,老奴也得主動找個差事,在未來新帝面前效效力不是?公主心慈仁善,想必是能理解的。”
魏公公話鋒一轉,端出他宮裡老人的架子,試圖勸教不懂事的小輩:“不過公主方才那番揣測,傳出去怕是有不敬太后和兄長之嫌,老奴勸您以後還是慎言。”
文熙“嘁”了一聲,才不耐煩跟小嘍囉廢話。她不知道這魏公公出於什麼目的要單獨見她,但這種繞彎子的說話方式最惹她生厭。等對方比比完,她張口對著魏太監就是一頓猛噴:“我呸,你這狗奴才,別特麼在這裝白蓮。挾持本宮還不行跪禮,父皇尚在執璽,就為虎作倀意圖謀逆,你早晚是要被株連九族的,我理解個p!“
“哦,對不起,我忘了,魏公公你不能人道,怕是連九族都湊不齊。總而言之,妄圖壞我大夏基業,你們這群賊子宵小不會有什麼好下場!要麼放了我,要麼快點帶我去見那個煞筆五哥,就你,還不配這樣坐著跟我對話。”
魏公公被氣得一陣倒仰,多年養氣功夫險些破功。他雖是太監,但能在皇帝跟前伺候,宮裡的人誰不賞幾分薄面?哪怕是坐上主位的妃嬪們也不敢隨便得罪他。原以為公主這種小丫頭片子,多少也會自矜身份給自己些尊重,誰知她真像傳言所說刁蠻潑辣,一字一句言語如刀,讓他的顏面蕩然無存!
魏公公心中惱恨,但想起主子的囑託,確實不敢隨意處置面前人。他陰鷙一笑:“看來公主還是沒認清當下的處境,既然如此,咱家也不跟你客氣了。”
“來人,綁上!”
言罷指使人將文熙雙手牢牢綁死,又把她雙眼蒙住,差人帶了下去。
他照原安排,讓人把公主送去五皇子密址所在,心裡陰惻惻地想:這女娃兒跟七皇子過從甚密,成事後五殿下斷不可能對她有任何優待。只是聽說那拓跋皇子對公主有幾分在意,新主子說不定會軟禁著留她去和親。等事情了結,大總管之位落到手裡,他定要叫這金枝玉葉的公主嘗嘗什麼是被折辱的滋味…
這些兵士待文熙倒還算客氣,沒捆沒綁,還安排了一把椅子讓她歇息。只是看守她的兩位士兵明顯極為死板,套話命令什麼的一句都不應。文熙心裡默默打鼓,雖說她覺得自己暫時不會有性命之憂,但這只是推測。牽扯到宮變權謀,死再多人都不稀奇。
她作為一個法治社會成長的穿越者,儘管面上不顯,心裡還是各種七上八下的。腦海里也冒出了各種悽慘的歷史政變酷刑宮斗劇。她的毛病是緊張的時候就愛七想八想,這麼一想,她突然又擔心起另一邊正與刺客搏殺的葉之琛。之前來不及在意,現在回想起來,葉之琛左臂上明晃晃的都是洇開的血跡。
她覺得自己千算萬算還是讓蔣凝少帶了一句話,這句話不斷盤旋在她心中,久久不散。
“刀劍無眼,讓葉太傅當心。”
門帘倏地被掀開,打亂文熙的思緒。她注意到原本身後看守她的兩個士兵見到來人都躬身行了一禮。那人擺擺手,目光灼灼地上下打量她。
文熙自然不懼被打量,她同時也在辨認來人的身份。看對方的佩刀和盔甲,這人應當是京畿衛的一名副參軍。而副參軍膽敢大張旗鼓的帶人捉拿公主,這本身就代表了很多事情。花燈節,京中治安本應嚴防死守,讓民眾歡度節慶。誰知重要的京畿衛都已被心懷歹念之人所滲透,做出這等監守自盜之事。他們出門沒有興師動眾,這也是往日慣例。想來賊人就是看中了這一點來完成他們的陰謀。
京畿衛長官本是為武宣帝信任的股肱之臣,他們若背叛,無疑是在正統皇權的心臟上插了一把尖刀。這次事情,一定有不止一股勢力參與其中。
“是她了,帶去交給魏大人吧。”副參軍開了口,繼而迅速轉身離開,只留下一個背影。
文熙甚至沒來得及開口質詢,就被這些下屬禮貌又強硬的帶去了另一所院落。
作為目的地的別院距離不遠,但來來回回兜了好幾個圈。文熙最終在一件裝扮雅致的堂屋裡見到了所謂的“魏大人”。
“曦和公主,你可是讓咱家好找。”
一個陰柔的聲線響起,說話人是個皮膚發皺,發灰面白的太監。文熙審視幾眼,隨即辨認出他的身份:這是常伴皇帝身邊的一位內侍太監。
想到皇帝平日待下人頗為寬和,身邊還是出了內鬼,文熙心中很是不爽,她冷冷質問:“魏公公?你怎麼在這?”
看到這內侍太監的出現,劇情中武宣帝早早中毒的原因也不言而喻了。文熙心念著又是宦官禍國,冷哼一聲:“你被誰收買了?太后,五皇子,還是蠻族?我猜,是五哥吧。”
魏公公原本淡定地坐在上首處,還有閒心笑眯眯地打量被捉住的公主。公主這話音一落,倒叫他心下一驚。他原以為曦和公主只是個草包美人,結果一開口就猜中了他背後的主子。看來老皇帝總愛念的“文熙肖朕”也不完全是句空話。
活成人精的魏公公心思百轉,面上卻毫無破綻。他眼珠子轉了幾下,擺出一個諂媚的笑,想向往常一樣不輕不重地把話揭過去。
“公主這話真是折煞咱家了,老奴一做不出那叛國之事,二不敢逾矩。只是今上垂暮,老奴也得主動找個差事,在未來新帝面前效效力不是?公主心慈仁善,想必是能理解的。”
魏公公話鋒一轉,端出他宮裡老人的架子,試圖勸教不懂事的小輩:“不過公主方才那番揣測,傳出去怕是有不敬太后和兄長之嫌,老奴勸您以後還是慎言。”
文熙“嘁”了一聲,才不耐煩跟小嘍囉廢話。她不知道這魏公公出於什麼目的要單獨見她,但這種繞彎子的說話方式最惹她生厭。等對方比比完,她張口對著魏太監就是一頓猛噴:“我呸,你這狗奴才,別特麼在這裝白蓮。挾持本宮還不行跪禮,父皇尚在執璽,就為虎作倀意圖謀逆,你早晚是要被株連九族的,我理解個p!“
“哦,對不起,我忘了,魏公公你不能人道,怕是連九族都湊不齊。總而言之,妄圖壞我大夏基業,你們這群賊子宵小不會有什麼好下場!要麼放了我,要麼快點帶我去見那個煞筆五哥,就你,還不配這樣坐著跟我對話。”
魏公公被氣得一陣倒仰,多年養氣功夫險些破功。他雖是太監,但能在皇帝跟前伺候,宮裡的人誰不賞幾分薄面?哪怕是坐上主位的妃嬪們也不敢隨便得罪他。原以為公主這種小丫頭片子,多少也會自矜身份給自己些尊重,誰知她真像傳言所說刁蠻潑辣,一字一句言語如刀,讓他的顏面蕩然無存!
魏公公心中惱恨,但想起主子的囑託,確實不敢隨意處置面前人。他陰鷙一笑:“看來公主還是沒認清當下的處境,既然如此,咱家也不跟你客氣了。”
“來人,綁上!”
言罷指使人將文熙雙手牢牢綁死,又把她雙眼蒙住,差人帶了下去。
他照原安排,讓人把公主送去五皇子密址所在,心裡陰惻惻地想:這女娃兒跟七皇子過從甚密,成事後五殿下斷不可能對她有任何優待。只是聽說那拓跋皇子對公主有幾分在意,新主子說不定會軟禁著留她去和親。等事情了結,大總管之位落到手裡,他定要叫這金枝玉葉的公主嘗嘗什麼是被折辱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