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姑娘。」說到這裡,小暑左右張望了一番,有些好奇地小聲道,「六殿下他……到底是……」

  穀雨給了她一下,壓低聲音道:「你瘋了?問姑娘這種問題!六殿下明顯是遭人陷害,幸得陛下聖明,殿下亦有上蒼保佑,這才沒有讓奸人得逞!」

  阮問穎也警告道:「這話你問問我就算了,外頭一個字都不許說,若是說了,我立即將你逐出府中,永不再用,知道沒有?」

  小暑嚇得連連點頭:「是、是!奴婢知道了!奴婢絕對不說!」

  不過這也是阮問穎擔心的地方。

  真假皇子的風波平息了,但造成的影響還在,並且這影響不同於一般事件,光是捕風捉影就能讓人津津樂道,流傳甚久,也許十年、二十年後,甚至後世的野史中都會提及。

  然而轉念一想,楊世醒本人都不會在意這個,她擔心什麼?

  當下,她便拋開這個問題,命人打來熱水,專心享受起熱騰騰的沐浴來。

  第304章 母后想要出家,父皇攔著不准出

  接下來的兩天, 阮問穎都待在家裡好好休息。

  她原本有些擔心父母會就大長公主被送去別苑靜養一事責罵她,但不知道為什麼,兩個長輩對此隻字未提,只讓她好好休息, 別的什麼都不要多想。

  安平長公主還能夠理解, 她與真定大長公主雖有姑侄之親、婆媳名義,但兩人的關係算不上多好, 這場鬧劇的源頭又在於真定大長公主, 安平長公主惱了後者不奇怪。

  但鎮國公與大長公主可是實打實的親生母子, 大長公主就算再作惡多端,以鎮國公的性情也不可能不聞不問。

  阮問穎派人偷偷打聽, 得知她的父親在回府當晚去了一趟別苑, 回來後除了面色有點發沉,其餘與往常無二, 才稍稍鬆了口氣。

  心想, 看來她的雙親理解了她的難處,站在了她這一邊。

  倒是安平長公主在得知七月別莊一事後氣得不輕, 雷霆降下一道公主懿旨, 以管教無方之名狠狠罰了徐夫人。

  若非徐妙清已經遠嫁,阮問穎毫不懷疑,她的母親會直接要了對方的性命。

  連太后也因此受到了牽連,據說安平長公主進宮和太后大吵一架,母女倆不歡而散。

  阮問穎在聽聞這個消息後既覺得痛快,又頗為憂慮, 痛快善惡終有報, 憂慮她的母親是否能承受得住這一串驚變。

  她的父親也動了真怒, 不顧文臣武將之分, 上門找了徐茂淵麻煩,據說還進宮去尋了一趟楊世醒。

  也不知消息是真是假,要是真的,那她可得好好擔心一番楊世醒了,擔心他的胳膊腿是否還全乎著。

  也是直到這時,阮問穎才知曉,她的父母沒有在往來的家書中被告知別莊一事。

  這不難理解,真定大長公主只想從她身上獲取利益,不在乎她遭遇了什麼;阮子望倒是很在乎,但估計不敢把這事寫在信里,一來害怕書信被人截走,有損她的清譽,二來不知邊關戰事如何,要是讓雙親為此分了心就不好了。

  好在府中尚有一件喜事,那就是她的二嫂給她二哥生下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把她二哥樂得好幾天走不穩路,賞銀一波波地往外撒,吸引了不少僕役往他身邊湊。

  但同時,她也感到一陣愧疚。因為在她二嫂生產時,正好也是濟襄侯奉楊世醒之命去找她二哥的時候,後者猶豫躊躇了好一番,最終決定先去救急,等報完信回來,孩子已經生下了。

  生產的緊要關頭,丈夫卻不在身邊,雖說是為了更要緊的事,但當妻子的心裡一定不會有多麼好受,傷心、失落甚至感到痛苦都是理所當然的。

  阮問穎有心想要彌補,向其賠罪,但趙筠如正在月子中,見不著人,她只能挑選一件又一件的賀禮送過去,充為心意。

  直到趙筠如身邊的采芝過來告訴她盡夠了、不用再送了,並隱晦地表明不怨任何人,才堪堪罷手。

  采芝笑著道:「我們夫人說了,這半年多虧了姑娘照拂,才能順利生下舒娥姑娘,一個月後的滿月酒,還請姑娘千萬賞光。」

  趙筠如生下的這個孩子,是國公府重孫輩中的長女,按理該冠以「大姑娘」之稱,但因為有阮問穎在,稱呼不好重了,鎮國公又給這孩子起了個「舒娥」的小名,眾人便以此來稱呼。

  且采芝此番也非空手而來,帶了幾樣謝禮,數量雖沒有阮問穎送過去的多,但精美貴重程度不相上下,讓見慣了珍品的小暑都忍不住在人走後感嘆:「二少夫人真是個寬厚人。」

  穀雨有不同的見解:「依我看,二少夫人是個聰明人。」

  阮問穎微微一笑:「你們兩個說得都對。她既是個寬厚人,也是個聰明人。好了,把東西收進庫房吧……」

  回府的第三天,陛下與楊世醒父子登門拜訪了鎮國公府。

  這是阮問穎沒有預料到的,她本以為只會有楊世醒一人前來,沒想到連陛下也來了。

  難道陛下還有一點惻隱之心,不忍嫡子的親事被他安排的一出大戲攪黃,特地上門賠罪來了?

  楊世醒的回答無情地打破了她的幻想。

  「他倒是想有這份閒心。」他輕哼道,「他現在為了母后的事急得焦頭爛額,哪還有空管我?眼看著事態無可挽回,才想起我這邊有一個未來的岳丈家可以幫忙,趕忙抓著我過來了。」<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