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頁
高總管如蒙大赦, 連忙應了聲是, 領著人除下信王衣冠,將其帶出紫宸殿, 速度之快仿佛害怕陛下第三次更改主意, 讓他們給信王行刑。
皇后眼睜睜地看著信王被帶走,面上猶有淚痕, 但神情多了一分放鬆, 感激地看向楊世醒,向他道謝:「醒兒, 多虧了你……」
楊世醒朝她笑了笑, 笑容里有安慰,也有無奈和苦澀。
阮問穎看得有些奇怪,陛下既然聽進去了他的諫言,就說明正在逐步從盛怒中走出,恢復冷靜,他即使不感到開心, 也該像皇后一樣稍感放鬆才是, 怎麼卻露出這樣一種情態?
很快, 她就知道他為什麼會這麼笑了。
在殿裡重新剩下他們幾個人之後, 陛下逐一掃視過楊世醒與皇后,冷冷道:「別人的事處理完了,現在,該處理你們的事了。」
「陛下!」皇后猛然抬頭,「所有的起因都在於臣妾,臣妾是罪魁禍首,陛下只發落臣妾一人便可,放過這兩個孩子!他們是無辜的!」
陛下漠然:「放心,穎丫頭是小妹的孩子,即便看在小妹的份上,朕也不會動她。何況她在這件事裡確實清白無辜,反倒是你們兩個——」
他對上楊世醒的目光,意有所指:「——連累了她。」
楊世醒沒有說話。
阮問穎看著他現出幾分倔強的神情,害怕他在這時候把她推開,正想靠過去捉住他的手,忽然聽聞陛下喚道:「穎丫頭!」
她被嚇得一抖,連忙在地上跪好了,應道:「是、穎丫頭在!」
「你走吧。」陛下和緩了語氣,在歷經了冷麵、怒容等種種情緒更換之後,他終於重回了平日裡的沉靜。
「你雖有知情不報之嫌,但念在你年紀還小,又被他人誘騙,不能很好地做出決斷在情理之中,舅舅不同你計較。」
「你現在離開吧,回家好生休養,忘了今天的事,也忘了殿中的這些人。」
阮問穎呆愣愣地聽著。
這是什麼意思?要讓她忘記楊世醒……放棄楊世醒嗎?
不,不行,她不能接受……
「舅、舅舅——」她慌亂地看向陛下,整個人陷入極度的無措,不知道該說什麼,甚至連自己說了什麼都不知道,「我不——我不能——」
皇后連忙打斷她的話:「穎丫頭,不要任性,聽你舅舅的話,離開這裡!」
又看向陛下:「陛下仁德,願意給穎丫頭一條生路,懇請陛下也放醒兒一馬。他或許在得知自己的身世後欺瞞了陛下,可是誰願意相信這種事呢?說到底,都是臣妾害了他——」
陛下掀唇,露出一個譏諷的笑:「你放心,他如果想走,也可以走,但要看他自己的選擇。」
他拍拍手。有宮侍垂首入殿,雙手捧著一方托案,上擺一枚小小的瓷瓶。
看見這幕情景,阮問穎感覺全身的血液都凝結了。
「先前那道賜死的聖旨雖為太后假傳,但不得不說,太后還是了解朕的。」冰冷的聲音自她前上方緩緩響起,「一人服下它,一人離開紫宸殿,朕給你們母子選擇。」
時間仿佛過去了很久,又仿佛只過去了一瞬。
三個人幾乎同時有了動作。
楊世醒與皇后都朝著瓷瓶起身,伸手想要拿下,阮問穎則是下意識抱住楊世醒,死死攔著他的胳膊,不讓他拿。
「不要!」她流著淚搖著頭,「不要!」
皇后拿到了瓷瓶。
她充滿溫柔地看了他們一眼,留下一句話:「穎丫頭,今後醒兒就交給你了。醒兒,你要好好待她。我會在天上保佑你們的。」意欲拔下瓶塞。
阮問穎的一聲驚呼還卡在喉嚨中,便被楊世醒的甩脫奪去了注意力,只見他朝她做出「放心」二字的口型,就一個箭步上前,從皇后手中搶走了瓷瓶。
她急得五內如焚:「不要!」什麼放心什麼暗示根本來不及去想,唯一能想的就是不要他服下瓷瓶里的東西。
好在楊世醒沒有立即喝下,而是手舉瓷瓶,看向陛下道:「離開紫宸殿後,陛下可否確保她們二人的性命,不秋後算帳?」
「君無戲言。」陛下道。
「好。」他微微一笑。
然而,就在他要有下一步動作的時刻,又有意外發生——
高總管疾步入殿,惶惶稟道:「啟稟陛下,鎮國公與安平長公主班師回朝!濟襄侯與武節將軍正、正在領兵朝丹鳳門而來!」
阮問穎震驚回頭:「你說什麼?!」
陛下冷笑:「說的什麼不是很清楚嗎,這是要逼宮了。真是朕的好岳家,好妹夫,好外甥。」
「不!不會的!」她驚顫不已,急惶跪下,「陛下,阮家世代忠良,絕不會做出這種忤逆不道之事!陛下明鑑!」
陛下依然冷笑:「是嗎?你不妨問問你身後的人,在行宮裡叫你叔父做什麼去了。為什麼本該在行宮待著的濟襄侯,同你的二哥混在了一處,還領兵朝宮門過來。」
阮問穎心裡一突。楊世醒的確同濟襄侯密談過,當時她問他談了什麼,他輕描淡寫地把話帶過,她便沒有多想,難道、難道他真的……?
還有剛才,他對她比的「放心」二字,難不成就是因為——
她惶然轉身,看向楊世醒。
皇后也充滿驚疑地盯著他:「醒兒……」<hr>
皇后眼睜睜地看著信王被帶走,面上猶有淚痕, 但神情多了一分放鬆, 感激地看向楊世醒,向他道謝:「醒兒, 多虧了你……」
楊世醒朝她笑了笑, 笑容里有安慰,也有無奈和苦澀。
阮問穎看得有些奇怪,陛下既然聽進去了他的諫言,就說明正在逐步從盛怒中走出,恢復冷靜,他即使不感到開心, 也該像皇后一樣稍感放鬆才是, 怎麼卻露出這樣一種情態?
很快, 她就知道他為什麼會這麼笑了。
在殿裡重新剩下他們幾個人之後, 陛下逐一掃視過楊世醒與皇后,冷冷道:「別人的事處理完了,現在,該處理你們的事了。」
「陛下!」皇后猛然抬頭,「所有的起因都在於臣妾,臣妾是罪魁禍首,陛下只發落臣妾一人便可,放過這兩個孩子!他們是無辜的!」
陛下漠然:「放心,穎丫頭是小妹的孩子,即便看在小妹的份上,朕也不會動她。何況她在這件事裡確實清白無辜,反倒是你們兩個——」
他對上楊世醒的目光,意有所指:「——連累了她。」
楊世醒沒有說話。
阮問穎看著他現出幾分倔強的神情,害怕他在這時候把她推開,正想靠過去捉住他的手,忽然聽聞陛下喚道:「穎丫頭!」
她被嚇得一抖,連忙在地上跪好了,應道:「是、穎丫頭在!」
「你走吧。」陛下和緩了語氣,在歷經了冷麵、怒容等種種情緒更換之後,他終於重回了平日裡的沉靜。
「你雖有知情不報之嫌,但念在你年紀還小,又被他人誘騙,不能很好地做出決斷在情理之中,舅舅不同你計較。」
「你現在離開吧,回家好生休養,忘了今天的事,也忘了殿中的這些人。」
阮問穎呆愣愣地聽著。
這是什麼意思?要讓她忘記楊世醒……放棄楊世醒嗎?
不,不行,她不能接受……
「舅、舅舅——」她慌亂地看向陛下,整個人陷入極度的無措,不知道該說什麼,甚至連自己說了什麼都不知道,「我不——我不能——」
皇后連忙打斷她的話:「穎丫頭,不要任性,聽你舅舅的話,離開這裡!」
又看向陛下:「陛下仁德,願意給穎丫頭一條生路,懇請陛下也放醒兒一馬。他或許在得知自己的身世後欺瞞了陛下,可是誰願意相信這種事呢?說到底,都是臣妾害了他——」
陛下掀唇,露出一個譏諷的笑:「你放心,他如果想走,也可以走,但要看他自己的選擇。」
他拍拍手。有宮侍垂首入殿,雙手捧著一方托案,上擺一枚小小的瓷瓶。
看見這幕情景,阮問穎感覺全身的血液都凝結了。
「先前那道賜死的聖旨雖為太后假傳,但不得不說,太后還是了解朕的。」冰冷的聲音自她前上方緩緩響起,「一人服下它,一人離開紫宸殿,朕給你們母子選擇。」
時間仿佛過去了很久,又仿佛只過去了一瞬。
三個人幾乎同時有了動作。
楊世醒與皇后都朝著瓷瓶起身,伸手想要拿下,阮問穎則是下意識抱住楊世醒,死死攔著他的胳膊,不讓他拿。
「不要!」她流著淚搖著頭,「不要!」
皇后拿到了瓷瓶。
她充滿溫柔地看了他們一眼,留下一句話:「穎丫頭,今後醒兒就交給你了。醒兒,你要好好待她。我會在天上保佑你們的。」意欲拔下瓶塞。
阮問穎的一聲驚呼還卡在喉嚨中,便被楊世醒的甩脫奪去了注意力,只見他朝她做出「放心」二字的口型,就一個箭步上前,從皇后手中搶走了瓷瓶。
她急得五內如焚:「不要!」什麼放心什麼暗示根本來不及去想,唯一能想的就是不要他服下瓷瓶里的東西。
好在楊世醒沒有立即喝下,而是手舉瓷瓶,看向陛下道:「離開紫宸殿後,陛下可否確保她們二人的性命,不秋後算帳?」
「君無戲言。」陛下道。
「好。」他微微一笑。
然而,就在他要有下一步動作的時刻,又有意外發生——
高總管疾步入殿,惶惶稟道:「啟稟陛下,鎮國公與安平長公主班師回朝!濟襄侯與武節將軍正、正在領兵朝丹鳳門而來!」
阮問穎震驚回頭:「你說什麼?!」
陛下冷笑:「說的什麼不是很清楚嗎,這是要逼宮了。真是朕的好岳家,好妹夫,好外甥。」
「不!不會的!」她驚顫不已,急惶跪下,「陛下,阮家世代忠良,絕不會做出這種忤逆不道之事!陛下明鑑!」
陛下依然冷笑:「是嗎?你不妨問問你身後的人,在行宮裡叫你叔父做什麼去了。為什麼本該在行宮待著的濟襄侯,同你的二哥混在了一處,還領兵朝宮門過來。」
阮問穎心裡一突。楊世醒的確同濟襄侯密談過,當時她問他談了什麼,他輕描淡寫地把話帶過,她便沒有多想,難道、難道他真的……?
還有剛才,他對她比的「放心」二字,難不成就是因為——
她惶然轉身,看向楊世醒。
皇后也充滿驚疑地盯著他:「醒兒……」<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