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話十分在理, 可惜從某種程度上講,這個流言並不算是謠言, 源頭也很曖昧, 極有可能是陛下本人散布的,讓阮問穎只感到滿滿的不安, 不像他一樣坦然憤怒。

  反而是一向內斂的于衡接過話, 道:「不僅如此,還有傳言說,殿下前一段時日興辦學堂、研製稻穀,都是為了拉攏民心,給自己造勢。」

  徐元光不忿:「胡言亂語!傳這些謠言的人都沒腦子嗎?他們但凡睜大眼仔細看看殿下什麼模樣,就不會相信這些話。真是荒謬, 可笑, 可恥!」

  楊世醒幽幽道:「話別說得太滿, 我這副長相怎麼了?我像的又不止父皇一人。」

  這話一出, 徐元光當即一噎,半天才道:「你——你到底是站哪一邊的?」很顯然,他聽明白了其中的言外之意,但壓根不覺得這是一種可能。

  外頭的流言就不這樣想了,單說阮問穎聽來的,就十中有九把楊世醒的身世與信王牽扯到一起,畢竟他的模樣擺在這裡,若說他與楊家沒有關係,那才荒謬。

  而他既非陛下親子,剩下的可能就只有信王了,差別在於生母為誰。

  鑑於高總管請走了皇后,此一事在不少人心中或許都有了定論,至少濟襄侯夫人就曾隱晦地向她提起,被她拿話敷衍了過去。

  對於這些流言,楊世醒知道得定然比她多,但他看起來完全沒有受到影響,在徐元光的迭聲念叨之下還能有心思翻閱書卷,直到現在才合上。

  「我哪邊都不站。」他道,「流言惑眾,自古以來如是。我自己心裡清楚就行,其他人,該清楚的自會清楚,不清楚的,我也不在乎他們怎麼想。」

  徐元光道:「理是這麼個理,可不能放任自流啊。再這樣傳下去,我怕陛下都會被這謠言蠱惑,相信了這些話,到時麻煩就大了!」

  楊世醒放下書卷:「你以為父皇是為了什麼事才傳召群臣、請母后回宮的?」

  徐元光一驚:「你、你的意思是——」

  他淡淡一笑:「也許,父皇比我們更早聽聞這些謠言。」

  徐元光的臉色有些發白,他搖了搖頭:「不,這不可能,如果陛下聽聞此言,那你——」他的話音戛然而止。

  楊世醒看著他:「怎麼不繼續說下去?你想到什麼了?把守在我殿外的錦衣衛?」

  徐元光勉強笑了一下:「殿下英明。我、我的確想到了他們……雖說錦衣衛目前只盡護衛之職,不阻攔旁人出入,可是——他們一開始的確是——」

  他喃喃幾聲,似是覺得餘下的話有些不好說,乾脆轉頭詢問于衡:「你知道陛下為什麼要這麼做嗎?你爹是錦衣衛指揮使,統領三千錦衣衛,他沒有同你說過什麼嗎?」

  于衡含著幾分歉意地搖頭:「錦衣衛乃天子直屬,只聽從天子號令,我爹身為指揮使,怎麼會明知故犯,向我透露消息呢?」

  「昨日我試圖向他打聽情況,非但沒有得到他的半句提點,還被他呵斥了一通,實在問不出來。」

  「那你呢?」他又轉向阮問穎,「你也沒聽到什麼風聲嗎?」

  這就有點病急亂投醫了,阮問穎雖然名頭很響亮,說到底也只是一介白身,她的雙親又遠在邊關,家中其餘人亦非陛下心腹,怎麼可能知曉消息,給她透露風聲呢?

  倒不如說,整個阮家,目前知道最多情況的人就是她。

  她緩緩搖首。

  徐元光的臉色肉眼可見地變得失落,含著幾分焦灼:「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我們現在還知道什麼?殿下,」他側頭看向楊世醒,把希望寄托在對方的身上,「殿下可有對策?」

  楊世醒看向于衡:「劉百釗還是不肯見你?」

  昨日皇后離開後,于衡和徐元光曾回抵重霄殿,稟報一應事宜,其中就包括錦衣衛副指揮使閉門謝客一事。

  「是。」于衡點點頭。

  「我這邊來找的人倒是多。」徐元光細聲哼唧,「可惜都是來探聽消息的,見不見沒區別。」

  「是可惜了。」楊世醒道,「原本有幾個人我還是能見一見的,但父皇把他們傳召走了,現在只剩下你二叔那裡尚有一絲餘地。」他把目光移向阮問穎。

  阮問穎愣了一下,才意識到他指的是誰:「二叔?你要見他嗎?」

  他頷首。

  她立時站起身,帶著稍許緊張地道:「我這就去請二叔過來。」

  「也好。」他點點頭,揚聲呼喚,「三益,你陪姑娘去走一趟。」

  侍立在外的三益領命,跟隨阮問穎一同離開,前往濟襄侯居所。

  阮問穎有些出乎意料,這幾天她在重霄殿和碧華閣來回數次,楊世醒雖然牽掛她的安危,不放心她一人帶著穀雨小暑行走,但也只是讓雲山或淡松陪著她,讓三益來護衛還是第一次。

  她在驚訝之餘微感不安,不知道此行去見濟襄侯有什麼特殊之處,需要他把這名心腹派出來。

  然而,一直等到濟襄侯答應她的傳話,隨著她一道前往重霄殿,並在書房裡面見楊世醒,和其密談,三益都沒有任何舉動。

  她也只能在心裡猜測,或許是外頭流言太甚,楊世醒為了確保她的安危,不讓她受到旁人騷擾,這才讓三益陪同。

  在濟襄侯進入書房時,于衡正好從裡頭出來,看見她,同她微微頷首,打了一聲招呼。<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