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我也是。」羅恆睿點頭。
「那就好,事不宜遲,全力趕路!」宋朗旭拿起地圖,指定了隊伍的行進方向。
他說是全力趕路,絲毫水分不含,日頭剛現就出現,晚上入夜才休息,錯過宿頭就原地扎帳篷,
完全沒有顧惜的意思,用了最短的時間趕到硯州城。
三十幾人混的跟野人差不多,走到硯州城門差點被城門衛攔下來,還是宋朗旭拿出文牒文書等等,才確認他們的身份。
城門衛唬了一跳,忙把他們往衙門引,同時命人通報長官,兩邊人馬正巧相遇,趙辰之望著風塵僕僕而來的人,差點沒認出是自己那個俊朗如玉,言笑晏晏的師弟。
他揉了揉眼睛,宋朗旭搓了搓灰,這才相認。
趙辰之忙把人引進後院接風洗塵,宋朗旭泡了又搓,覺得自己總算乾淨了,這才過去找趙辰之說話。
趙辰之果然早有準備,不光找到了資料,連人證物證都帶來了,還有此次督管鹽方改良的主官,一位姓喬的大人。
喬大人也是滿面苦澀,有苦難言。他本事並不算太強,勝在忠心聽話,能夠實打實完成隆慶帝的吩咐,所以才被派了來。本也以為此事簡單易做,現成的功勞,萬萬沒想到居然出了紕漏,差點把自己搭進去了。
宋朗旭耐心聽著喬大人的敘說,還是沒忍住問到重點,「那份製鹽的資料放在哪裡?」
趙辰之插嘴道:「資料是我跟喬大人共同掌管的。當初撰寫的那份要決和筆記放在裡面,每次試驗的進展,數據,還有改良方向都是放在一個硬木匣子裡的。鎖有兩把,必須要我跟喬大人共同開啟,匣子才能打開。」說著他直接從頸間扯出一根皮繩,「鑰匙,我隨身攜帶,連洗澡都未離過身。」
喬大人見狀,連忙也從頸間扯出同樣的鑰匙,示意自己也盡力了。
宋朗旭長吐一口氣,「先帶我去看看放匣子的地方。」秘方有沒有失竊,還需要其他的證據判斷,不能單看鎖扣。隆慶帝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三人先去了後院放匣子的密室。既然叫做密室自然是上下密封,只留了一排巴掌大的透氣孔,人鑽不近。且密室挨著趙辰之的書房,方便他監管,如果有什麼動靜,他會第一時間發現。而且看守嚴密,定時巡邏,外松內緊,要說有人能夠無聲無息進去又拿著東西逃走,那就是小看趙辰之的能力了。
趙辰之介紹了後院守衛巡邏的規律後,又繼續說道:「那一日,我本來該早點睡下的,偏偏睡到半夜,突然醒了,側耳聽著有動靜,連忙喊人,聲音剛落,院子裡就騰得冒出火光來,同時濃煙滾滾,眾人一邊忙著救火,一邊忙著捉賊人,最終一無所獲,匣子也沒有痕跡。」
「趙大人,這中間,結合守衛的巡邏時間,有多長的空隙?」
「大概,兩刻鐘。」趙辰之答的沉重。
也就是半個小時,聽著很短,但已經足夠旁人看過資料,或者謄抄了,宋朗旭想。
「事後這個院子的所有人,有沒有搜查過?」
這時喬大人插話,「搜身是我做的,每個人,都是脫衣散發,連鞋底都沒放過,查了的,一無所獲,就是半張紙片子,也沒能帶走。」
宋朗旭心下稍定,那就是還沒那麼壞。如果對方是個過目不忘的,竟然記下流程,那隻能自認倒霉了。
說話間,他們已經來到密室,推開密室沉重的石制大門,裡頭還冒出一股濁氣來,等到濁氣散進,他們才掌燈進去。
密室能只有石桌一張石凳四個,角落後擱著一塊石頭雕刻的,沒有縫隙的石箱子,掀開箱子蓋才是裝配方的匣子。
室內並沒有留下什麼腳印痕跡,光禿禿的。
趙辰之沒有亂動,只將匣子捧出放到桌子上,鄭重的展示給宋朗旭看。
如他所言,匣子的確有兩個鎖扣,齊聚才能開鎖。
喬大人補充道:「自從那日出事後,我們二人就沒讓外人進出過,好保留現場的痕跡。」
還算應對得當,盡力保留了線索,同時沒讓人真能帶著東西離開。
宋朗旭看了半天,覺得光線實在昏暗,「我能不能帶到書房去看?這裡實在瞧不見。」
喬大人猶豫後,答應了。
他們三人再次轉移到書房,宋朗旭對著光線舉起匣子,一點一滴的痕跡都不放過,同時用指腹慢慢摸索著匣子,指尖微動,發現了一點什麼。
他再次舉起匣子,眯起眼睛,終於發現了端倪。
「兩位大人的鑰匙,可否借我一觀?」
趙辰之和喬大人默不作聲的拿出鑰匙,宋朗旭接過,將鑰匙塞進鎖孔卻不擰開,而是反覆試驗,側耳傾聽。
趙辰之知道師弟心裡有數,喬大人卻不了解,緊張的用眼神示意給趙辰之。趙辰之回以安撫的笑容,讓他放心。
宋朗旭在那兒捅了一會鑰匙,突然說道:「的確有人動過鎖眼,還留下了一點利器造成的劃痕。因為那個利器細小,所以劃痕也被忽略了。」
喬大人長出一口氣,也說不上是失落還是放心,一切線索都指向巧合,說那日的失火只是燈籠被吹落又掉到衣裳上引起的火災,但喬大人始終不信。<hr>
「那就好,事不宜遲,全力趕路!」宋朗旭拿起地圖,指定了隊伍的行進方向。
他說是全力趕路,絲毫水分不含,日頭剛現就出現,晚上入夜才休息,錯過宿頭就原地扎帳篷,
完全沒有顧惜的意思,用了最短的時間趕到硯州城。
三十幾人混的跟野人差不多,走到硯州城門差點被城門衛攔下來,還是宋朗旭拿出文牒文書等等,才確認他們的身份。
城門衛唬了一跳,忙把他們往衙門引,同時命人通報長官,兩邊人馬正巧相遇,趙辰之望著風塵僕僕而來的人,差點沒認出是自己那個俊朗如玉,言笑晏晏的師弟。
他揉了揉眼睛,宋朗旭搓了搓灰,這才相認。
趙辰之忙把人引進後院接風洗塵,宋朗旭泡了又搓,覺得自己總算乾淨了,這才過去找趙辰之說話。
趙辰之果然早有準備,不光找到了資料,連人證物證都帶來了,還有此次督管鹽方改良的主官,一位姓喬的大人。
喬大人也是滿面苦澀,有苦難言。他本事並不算太強,勝在忠心聽話,能夠實打實完成隆慶帝的吩咐,所以才被派了來。本也以為此事簡單易做,現成的功勞,萬萬沒想到居然出了紕漏,差點把自己搭進去了。
宋朗旭耐心聽著喬大人的敘說,還是沒忍住問到重點,「那份製鹽的資料放在哪裡?」
趙辰之插嘴道:「資料是我跟喬大人共同掌管的。當初撰寫的那份要決和筆記放在裡面,每次試驗的進展,數據,還有改良方向都是放在一個硬木匣子裡的。鎖有兩把,必須要我跟喬大人共同開啟,匣子才能打開。」說著他直接從頸間扯出一根皮繩,「鑰匙,我隨身攜帶,連洗澡都未離過身。」
喬大人見狀,連忙也從頸間扯出同樣的鑰匙,示意自己也盡力了。
宋朗旭長吐一口氣,「先帶我去看看放匣子的地方。」秘方有沒有失竊,還需要其他的證據判斷,不能單看鎖扣。隆慶帝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三人先去了後院放匣子的密室。既然叫做密室自然是上下密封,只留了一排巴掌大的透氣孔,人鑽不近。且密室挨著趙辰之的書房,方便他監管,如果有什麼動靜,他會第一時間發現。而且看守嚴密,定時巡邏,外松內緊,要說有人能夠無聲無息進去又拿著東西逃走,那就是小看趙辰之的能力了。
趙辰之介紹了後院守衛巡邏的規律後,又繼續說道:「那一日,我本來該早點睡下的,偏偏睡到半夜,突然醒了,側耳聽著有動靜,連忙喊人,聲音剛落,院子裡就騰得冒出火光來,同時濃煙滾滾,眾人一邊忙著救火,一邊忙著捉賊人,最終一無所獲,匣子也沒有痕跡。」
「趙大人,這中間,結合守衛的巡邏時間,有多長的空隙?」
「大概,兩刻鐘。」趙辰之答的沉重。
也就是半個小時,聽著很短,但已經足夠旁人看過資料,或者謄抄了,宋朗旭想。
「事後這個院子的所有人,有沒有搜查過?」
這時喬大人插話,「搜身是我做的,每個人,都是脫衣散發,連鞋底都沒放過,查了的,一無所獲,就是半張紙片子,也沒能帶走。」
宋朗旭心下稍定,那就是還沒那麼壞。如果對方是個過目不忘的,竟然記下流程,那隻能自認倒霉了。
說話間,他們已經來到密室,推開密室沉重的石制大門,裡頭還冒出一股濁氣來,等到濁氣散進,他們才掌燈進去。
密室能只有石桌一張石凳四個,角落後擱著一塊石頭雕刻的,沒有縫隙的石箱子,掀開箱子蓋才是裝配方的匣子。
室內並沒有留下什麼腳印痕跡,光禿禿的。
趙辰之沒有亂動,只將匣子捧出放到桌子上,鄭重的展示給宋朗旭看。
如他所言,匣子的確有兩個鎖扣,齊聚才能開鎖。
喬大人補充道:「自從那日出事後,我們二人就沒讓外人進出過,好保留現場的痕跡。」
還算應對得當,盡力保留了線索,同時沒讓人真能帶著東西離開。
宋朗旭看了半天,覺得光線實在昏暗,「我能不能帶到書房去看?這裡實在瞧不見。」
喬大人猶豫後,答應了。
他們三人再次轉移到書房,宋朗旭對著光線舉起匣子,一點一滴的痕跡都不放過,同時用指腹慢慢摸索著匣子,指尖微動,發現了一點什麼。
他再次舉起匣子,眯起眼睛,終於發現了端倪。
「兩位大人的鑰匙,可否借我一觀?」
趙辰之和喬大人默不作聲的拿出鑰匙,宋朗旭接過,將鑰匙塞進鎖孔卻不擰開,而是反覆試驗,側耳傾聽。
趙辰之知道師弟心裡有數,喬大人卻不了解,緊張的用眼神示意給趙辰之。趙辰之回以安撫的笑容,讓他放心。
宋朗旭在那兒捅了一會鑰匙,突然說道:「的確有人動過鎖眼,還留下了一點利器造成的劃痕。因為那個利器細小,所以劃痕也被忽略了。」
喬大人長出一口氣,也說不上是失落還是放心,一切線索都指向巧合,說那日的失火只是燈籠被吹落又掉到衣裳上引起的火災,但喬大人始終不信。<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