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顧太后噎了好一會兒,才慢慢緩過來。
再看陸知晚那擠出來的乾笑,她忍不住搖了搖頭,苦笑兩聲:「看來阿寅真把你當成心上人,什麼事都不瞞你了。」
陸知晚放輕嗓音,覷著顧太后的表情:「太后若是介意,臣妾可以忘掉,從此再不提。」
「罷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顧太后釋懷笑笑:「都過去那麼多年。」
陸知晚其實很想問顧太后一句,真的放下了嗎?
可太后到底不是蕭蘭純、蕭寧寧她們,問德高望重的長輩這種事,總有些失禮。
她只望著顧太后道:「太后既推舉遼東王為主帥,臣妾回去定會與陛下好好商議。」
顧太后輕輕嗯了聲,長指撥動著掌心的檀木佛珠,溫婉眉眼低垂:「他答應過哀家,會為哀家守好阿寅的江山,他便不會食言。」
***
出征的日子很快定下,五月二十三,遼東王為主帥,刑舟為副將,領精兵兩萬,前往豫章郡平叛。
出發前夕,宮中設宴,給遼東王壯行。
顧太后舉杯,遙敬遼東王一杯酒。
陸知晚也帶著蕭景廷,敬了遼東王一杯。
翌日清晨,陸知晚站在高聳的城樓,望著太和殿廣場上金甲熠熠的將士們,胸前也被一陣前所未有的浩然之氣所填滿。
她看得入迷,心潮澎湃,身旁的蕭景廷看著她的側臉,也看得出了神。
等大軍浩浩湯湯出了城門,陸知晚才收回視線,轉臉便對上男人漆黑明亮的眼眸。
明淨陽光下,他的眼神是那樣乾淨,山泉飛濺的水珠般晶瑩清透。
陸知晚微微發怔:「你這樣看我作甚?」
蕭景廷道:「好看。」
陸知晚:「……?」
蕭景廷嘴角勾了勾,孩子氣地笑了下,也沒多說,只看了眼城門外那一點隊伍尾巴,語氣認真道:「晚晚放心,他們定會凱旋。」
這話陸知晚愛聽。
如果按照原著劇情的話,這將是他們和豫章王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鬥爭——
原著里,是她和蕭景廷輸了。
可現在劇情提前了這麼多,他們君臣一心,兵強馬壯,而趙文紹和豫章王那邊直接跳過了三年蟄伏,休養生息,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五月轉瞬而過,及至六月底,平叛大軍過長江,與豫章王的軍隊成對峙之勢。
最新戰報送達京城皇宮時,蕭景廷正在和小富貴大眼瞪小眼,互相看不順。
陸知晚一字不漏地將戰報看完,放下文書,抬眼見到那高大男人還在和小富貴較勁兒,哭笑不得:「當初是你把它送給我,現在又嫌它太黏我,這能怪誰?」
「不是我送的。」
蕭景廷朝小富貴恐嚇似的揮了下拳頭,見小富貴往後縮了縮脖子,委屈扒拉地嗷嗚了一聲,這才一副勝利滿足的姿態,撣了撣袍袖,緩緩起身朝陸知晚走去:「是長大的我送的,和現在的我無關。」
「真不明白二十三歲的我怎麼想的,每天要上朝、處理政務,本就沒多少時間和晚晚在一起,還送只豹子占用她的精力。」
他怪起另一個蕭景廷從不嘴軟,有時還會在陸知晚面前旁敲側擊,說二十三歲蕭景廷的壞話,以證明現在的他才最值得她去愛。
對於這傢伙過分強烈的嫉妒心,陸知晚已經見怪不怪,抬手朝他揮了揮:「行行行,你最好了,快來看看最新戰報。」
聽到她的肯定,蕭景廷像是被順毛的大老虎,懶洋洋走到桌邊,拿起那封戰報看了起來。
「信上說,對方緊閉城門,不肯應戰,似乎有意拖延。」陸知晚黛眉擰起,腦中飛快轉動,努力回想著還錯漏了什麼劇情。
蕭景廷則是放下那封戰報,挨著陸知晚坐下,若有所思。
倆人安靜了好一陣。
陸知晚確定記不起多餘的劇情後,轉臉看向身旁異常安靜的男人:「阿寅?」
蕭景廷偏過臉:「嗯。」
陸知晚:「你在想什麼?這麼認真。」
蕭景廷:「我想給那兩位王叔,一人送一隻王八。」
陸知晚:「……?」
蕭景廷一本正經道:「王八縮在殼子裡,讓遼東王想辦法叫它出來。」
陸知晚怔了下:「那給豫章王送又是何意?」
「罵他咯。」
蕭景廷攤手,黑眸含笑睇著陸知晚:「晚晚真笨。」
陸知晚:「………」
你幼不幼稚啊!
***
半個月後,兩隻王八還是隨著京城的旨意一道送去了前線。
陸知晚萬萬沒想到,最激烈的戰爭,往往只用最簡單的嘲諷,蕭景廷送的兩隻王八竟然真的發揮了作用——
豫章府城門打開,對方總算派兵迎戰。
前方戰事如火如荼,皇宮這邊陸知晚和蕭景廷也沒閒著。
太醫院院首那針灸之術大抵不管用,連續扎了月余,蕭景廷仍是那般毫無起色。
為了防止他朝會露餡,陸知晚就得裝扮成小太監,天天陪他上朝聽政。完事後下朝,還得哄著他,給他念摺子批摺子。<hr>
再看陸知晚那擠出來的乾笑,她忍不住搖了搖頭,苦笑兩聲:「看來阿寅真把你當成心上人,什麼事都不瞞你了。」
陸知晚放輕嗓音,覷著顧太后的表情:「太后若是介意,臣妾可以忘掉,從此再不提。」
「罷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顧太后釋懷笑笑:「都過去那麼多年。」
陸知晚其實很想問顧太后一句,真的放下了嗎?
可太后到底不是蕭蘭純、蕭寧寧她們,問德高望重的長輩這種事,總有些失禮。
她只望著顧太后道:「太后既推舉遼東王為主帥,臣妾回去定會與陛下好好商議。」
顧太后輕輕嗯了聲,長指撥動著掌心的檀木佛珠,溫婉眉眼低垂:「他答應過哀家,會為哀家守好阿寅的江山,他便不會食言。」
***
出征的日子很快定下,五月二十三,遼東王為主帥,刑舟為副將,領精兵兩萬,前往豫章郡平叛。
出發前夕,宮中設宴,給遼東王壯行。
顧太后舉杯,遙敬遼東王一杯酒。
陸知晚也帶著蕭景廷,敬了遼東王一杯。
翌日清晨,陸知晚站在高聳的城樓,望著太和殿廣場上金甲熠熠的將士們,胸前也被一陣前所未有的浩然之氣所填滿。
她看得入迷,心潮澎湃,身旁的蕭景廷看著她的側臉,也看得出了神。
等大軍浩浩湯湯出了城門,陸知晚才收回視線,轉臉便對上男人漆黑明亮的眼眸。
明淨陽光下,他的眼神是那樣乾淨,山泉飛濺的水珠般晶瑩清透。
陸知晚微微發怔:「你這樣看我作甚?」
蕭景廷道:「好看。」
陸知晚:「……?」
蕭景廷嘴角勾了勾,孩子氣地笑了下,也沒多說,只看了眼城門外那一點隊伍尾巴,語氣認真道:「晚晚放心,他們定會凱旋。」
這話陸知晚愛聽。
如果按照原著劇情的話,這將是他們和豫章王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鬥爭——
原著里,是她和蕭景廷輸了。
可現在劇情提前了這麼多,他們君臣一心,兵強馬壯,而趙文紹和豫章王那邊直接跳過了三年蟄伏,休養生息,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五月轉瞬而過,及至六月底,平叛大軍過長江,與豫章王的軍隊成對峙之勢。
最新戰報送達京城皇宮時,蕭景廷正在和小富貴大眼瞪小眼,互相看不順。
陸知晚一字不漏地將戰報看完,放下文書,抬眼見到那高大男人還在和小富貴較勁兒,哭笑不得:「當初是你把它送給我,現在又嫌它太黏我,這能怪誰?」
「不是我送的。」
蕭景廷朝小富貴恐嚇似的揮了下拳頭,見小富貴往後縮了縮脖子,委屈扒拉地嗷嗚了一聲,這才一副勝利滿足的姿態,撣了撣袍袖,緩緩起身朝陸知晚走去:「是長大的我送的,和現在的我無關。」
「真不明白二十三歲的我怎麼想的,每天要上朝、處理政務,本就沒多少時間和晚晚在一起,還送只豹子占用她的精力。」
他怪起另一個蕭景廷從不嘴軟,有時還會在陸知晚面前旁敲側擊,說二十三歲蕭景廷的壞話,以證明現在的他才最值得她去愛。
對於這傢伙過分強烈的嫉妒心,陸知晚已經見怪不怪,抬手朝他揮了揮:「行行行,你最好了,快來看看最新戰報。」
聽到她的肯定,蕭景廷像是被順毛的大老虎,懶洋洋走到桌邊,拿起那封戰報看了起來。
「信上說,對方緊閉城門,不肯應戰,似乎有意拖延。」陸知晚黛眉擰起,腦中飛快轉動,努力回想著還錯漏了什麼劇情。
蕭景廷則是放下那封戰報,挨著陸知晚坐下,若有所思。
倆人安靜了好一陣。
陸知晚確定記不起多餘的劇情後,轉臉看向身旁異常安靜的男人:「阿寅?」
蕭景廷偏過臉:「嗯。」
陸知晚:「你在想什麼?這麼認真。」
蕭景廷:「我想給那兩位王叔,一人送一隻王八。」
陸知晚:「……?」
蕭景廷一本正經道:「王八縮在殼子裡,讓遼東王想辦法叫它出來。」
陸知晚怔了下:「那給豫章王送又是何意?」
「罵他咯。」
蕭景廷攤手,黑眸含笑睇著陸知晚:「晚晚真笨。」
陸知晚:「………」
你幼不幼稚啊!
***
半個月後,兩隻王八還是隨著京城的旨意一道送去了前線。
陸知晚萬萬沒想到,最激烈的戰爭,往往只用最簡單的嘲諷,蕭景廷送的兩隻王八竟然真的發揮了作用——
豫章府城門打開,對方總算派兵迎戰。
前方戰事如火如荼,皇宮這邊陸知晚和蕭景廷也沒閒著。
太醫院院首那針灸之術大抵不管用,連續扎了月余,蕭景廷仍是那般毫無起色。
為了防止他朝會露餡,陸知晚就得裝扮成小太監,天天陪他上朝聽政。完事後下朝,還得哄著他,給他念摺子批摺子。<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