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好在蕭景廷說話算話,約定了好處後,他也說起遼東王與太后的事。
「母后未入宮前,曾與遼東王兩心相悅。只是在遼東王向顧家提親前,皇祖父降下旨意,定母后為太子妃。聖命不可違,母后嫁給了父皇,遼東王也無奈何,倆人只得以叔嫂身份相處。」
陸知晚恍然啊了聲:「原來是這樣。」
她還以為是什麼深宮太后寂寞難耐,鰥夫王爺夜會寡嫂的婆網文學。
輕晃了晃腦袋,陸知晚暫時將腦中那些黃色廢料甩掉,雙臂環膝,一隻手托著腮幫子,烏眸撲閃撲閃:「然後呢?」
蕭景廷垂下眼:「什麼然後?」
「就入宮之後,太后和王爺怎麼樣了呀?」
「還能怎樣。」
蕭景廷語氣澹然:「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既已為人婦,便與遼東王再無可能。」
陸知晚皺了皺眉:「這就沒了?」
好歹答應了他三件事,她還以為會是個精彩紛呈的故事,沒想到他三言兩句就打發了,掃興。
烏黑眼珠滴溜溜轉了兩下,陸知晚心想,他不會講故事,那她就從他嘴裡挖。
這法子倒是有些作用,一問一答之下,她斷斷續續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二十七年前,顧家還是個尋常的官宦世家,並無如今的顯赫。那時的遼東王蕭憲,還是六皇子,與顧太后的兄長顧希聲同在國子監讀書,既是同窗又是好友。
也是在那年春日,顧家老爺壽宴,他與顧太后,也就是顧家小姐顧蕙相遇。
彼時二人皆是青春年少,一見鍾情,再見傾心,又有顧希聲這麼一層關係,來往多了些,漸漸感情愈深。
恰好宮裡皇后設宴,邀請京城一干夫人貴女入宮。蕭憲趁機請生母愉妃相看顧蕙,也好與皇后協商提親之事。
愉妃對顧蕙很滿意,正打算找個合適時機與皇后提及此事,可沒等她開口,帝後選定顧蕙為東宮太子妃。
「那遼東王沒去找先祖爺,告訴先祖爺他與顧蕙兩情相悅。」
「說了又能如何?皇祖父難道會因這兒女私情更改聖旨不成。」
蕭景廷眉眼平靜,嗓音不疾不徐:「若六皇叔表現得十分在意,反倒會叫皇祖父生出殺意,除掉那個可能導致兄弟鬩牆的女人。」
陸知晚聞言,倒吸一口涼氣:「這麼嚴重?」
蕭景廷看著她瞪圓的眼:「在你看來是男女情愛,在掌權人眼中是天家威嚴神聖不可侵犯。」
陸知晚悻悻摸了摸鼻子,這萬惡的封建社會。
總之不論他們願不願意,顧蕙還是入了東宮,嫁給太子。
聽說接親那日,蕭憲還是太子的儐相,陪著太子去顧家接親。
沒多久,皇帝病逝,太子登基,顧蕙成了皇后。
到這裡昔日的皇后和王爺也再無什麼交集,直到皇帝下江南,遇到了珍妃。
「父皇曾想廢掉母后,另立珍妃為國母,朝臣們極力反對……」
蕭景廷稍頓,掃過陸知晚聽得入迷的臉,繼續道:「六皇叔反對最激烈。」
在皇帝一意孤行之時,蕭憲以舞劍為由,在宴上挾持了珍妃。
「六皇叔以珍妃之命,逼父皇對列祖列宗立了毒誓,此生絕不廢后。父皇答應了,卻也大怒,還是諸位王公大臣、先太后、太妃的百般求情勸說,他才免了六皇叔死罪,發去邊疆,無詔不得歸京。」
「嗚嗚嗚嗚嗚這什麼為愛守護深情小狼狗,我收回一開始對遼東王的所有不敬,他也太勇了!先祖爺和先帝這倆父子真不是什麼好東西,阿呸呸呸,拆我cp,天打雷劈!」
「唉,包辦婚姻害死人,本來太后和遼東王在一起,應該能過得很幸福吧……」
陸知晚托著腮唏噓不已,再想到今夜宴上,遼東王借著喝酒偷偷往太后那邊看了好幾次。
所愛之人就在眼前,卻隔著無法逾越的距離……
可惜他們倆的身份太過特殊,不然一個寡婦,一個鰥夫,再續前緣也未嘗不可。
蕭景廷聽著那一聲又一聲惆悵嘆息傳入耳中,眉心輕折。
她年紀不大,感嘆起風月之事,倒是一套又一套。
難道在入宮之前,她在岳州也有什麼愛而不得、無限遺憾的舊情郎?
「時辰不早了,你若沒其他想問的,就此歇下。」
清清冷冷的嗓音打斷陸知晚泛濫的感性,她掀起眼帘,望著朦朧光影下男人深邃的輪廓,眸光閃了閃。
許是酒壯慫人膽,亦或是方才聊了那許多,現下的氛圍還不錯,她突然想趁熱打鐵,問一問那被眾人視為禁忌的「珍妃之禍」。
抓著被角的手指緊了緊,她深吸口氣,小心翼翼出聲:「陛下,您能和嬪妾講講珍妃的事麼?」
話音未落,一道凌厲目光如寒冰泠泠射來。
「你想問珍妃?」
陸知晚對上那沉冷幽邃的黑眸,只覺脖間滲入凜冬冷風般,背脊都不禁哆嗦發顫。
「媽呀,這是踩中雷區了麼,好可怕,我這張破嘴,就不該問!」
「陛…陛下……」陸知晚乾巴巴咽了下口水,聲音發虛:「是嬪妾僭越了,不問了,再也不問了……時辰不早了,您明天還要上朝,快歇息吧。」
面前男人仍沉著面孔,抿唇不語。
<hr>
「母后未入宮前,曾與遼東王兩心相悅。只是在遼東王向顧家提親前,皇祖父降下旨意,定母后為太子妃。聖命不可違,母后嫁給了父皇,遼東王也無奈何,倆人只得以叔嫂身份相處。」
陸知晚恍然啊了聲:「原來是這樣。」
她還以為是什麼深宮太后寂寞難耐,鰥夫王爺夜會寡嫂的婆網文學。
輕晃了晃腦袋,陸知晚暫時將腦中那些黃色廢料甩掉,雙臂環膝,一隻手托著腮幫子,烏眸撲閃撲閃:「然後呢?」
蕭景廷垂下眼:「什麼然後?」
「就入宮之後,太后和王爺怎麼樣了呀?」
「還能怎樣。」
蕭景廷語氣澹然:「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既已為人婦,便與遼東王再無可能。」
陸知晚皺了皺眉:「這就沒了?」
好歹答應了他三件事,她還以為會是個精彩紛呈的故事,沒想到他三言兩句就打發了,掃興。
烏黑眼珠滴溜溜轉了兩下,陸知晚心想,他不會講故事,那她就從他嘴裡挖。
這法子倒是有些作用,一問一答之下,她斷斷續續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二十七年前,顧家還是個尋常的官宦世家,並無如今的顯赫。那時的遼東王蕭憲,還是六皇子,與顧太后的兄長顧希聲同在國子監讀書,既是同窗又是好友。
也是在那年春日,顧家老爺壽宴,他與顧太后,也就是顧家小姐顧蕙相遇。
彼時二人皆是青春年少,一見鍾情,再見傾心,又有顧希聲這麼一層關係,來往多了些,漸漸感情愈深。
恰好宮裡皇后設宴,邀請京城一干夫人貴女入宮。蕭憲趁機請生母愉妃相看顧蕙,也好與皇后協商提親之事。
愉妃對顧蕙很滿意,正打算找個合適時機與皇后提及此事,可沒等她開口,帝後選定顧蕙為東宮太子妃。
「那遼東王沒去找先祖爺,告訴先祖爺他與顧蕙兩情相悅。」
「說了又能如何?皇祖父難道會因這兒女私情更改聖旨不成。」
蕭景廷眉眼平靜,嗓音不疾不徐:「若六皇叔表現得十分在意,反倒會叫皇祖父生出殺意,除掉那個可能導致兄弟鬩牆的女人。」
陸知晚聞言,倒吸一口涼氣:「這麼嚴重?」
蕭景廷看著她瞪圓的眼:「在你看來是男女情愛,在掌權人眼中是天家威嚴神聖不可侵犯。」
陸知晚悻悻摸了摸鼻子,這萬惡的封建社會。
總之不論他們願不願意,顧蕙還是入了東宮,嫁給太子。
聽說接親那日,蕭憲還是太子的儐相,陪著太子去顧家接親。
沒多久,皇帝病逝,太子登基,顧蕙成了皇后。
到這裡昔日的皇后和王爺也再無什麼交集,直到皇帝下江南,遇到了珍妃。
「父皇曾想廢掉母后,另立珍妃為國母,朝臣們極力反對……」
蕭景廷稍頓,掃過陸知晚聽得入迷的臉,繼續道:「六皇叔反對最激烈。」
在皇帝一意孤行之時,蕭憲以舞劍為由,在宴上挾持了珍妃。
「六皇叔以珍妃之命,逼父皇對列祖列宗立了毒誓,此生絕不廢后。父皇答應了,卻也大怒,還是諸位王公大臣、先太后、太妃的百般求情勸說,他才免了六皇叔死罪,發去邊疆,無詔不得歸京。」
「嗚嗚嗚嗚嗚這什麼為愛守護深情小狼狗,我收回一開始對遼東王的所有不敬,他也太勇了!先祖爺和先帝這倆父子真不是什麼好東西,阿呸呸呸,拆我cp,天打雷劈!」
「唉,包辦婚姻害死人,本來太后和遼東王在一起,應該能過得很幸福吧……」
陸知晚托著腮唏噓不已,再想到今夜宴上,遼東王借著喝酒偷偷往太后那邊看了好幾次。
所愛之人就在眼前,卻隔著無法逾越的距離……
可惜他們倆的身份太過特殊,不然一個寡婦,一個鰥夫,再續前緣也未嘗不可。
蕭景廷聽著那一聲又一聲惆悵嘆息傳入耳中,眉心輕折。
她年紀不大,感嘆起風月之事,倒是一套又一套。
難道在入宮之前,她在岳州也有什麼愛而不得、無限遺憾的舊情郎?
「時辰不早了,你若沒其他想問的,就此歇下。」
清清冷冷的嗓音打斷陸知晚泛濫的感性,她掀起眼帘,望著朦朧光影下男人深邃的輪廓,眸光閃了閃。
許是酒壯慫人膽,亦或是方才聊了那許多,現下的氛圍還不錯,她突然想趁熱打鐵,問一問那被眾人視為禁忌的「珍妃之禍」。
抓著被角的手指緊了緊,她深吸口氣,小心翼翼出聲:「陛下,您能和嬪妾講講珍妃的事麼?」
話音未落,一道凌厲目光如寒冰泠泠射來。
「你想問珍妃?」
陸知晚對上那沉冷幽邃的黑眸,只覺脖間滲入凜冬冷風般,背脊都不禁哆嗦發顫。
「媽呀,這是踩中雷區了麼,好可怕,我這張破嘴,就不該問!」
「陛…陛下……」陸知晚乾巴巴咽了下口水,聲音發虛:「是嬪妾僭越了,不問了,再也不問了……時辰不早了,您明天還要上朝,快歇息吧。」
面前男人仍沉著面孔,抿唇不語。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