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太上皇看著對方踏上樓梯,準備離開瞭望台,猛然回過神,慌張起來。
邁出兩步打算追上去,卻因為靠著柱子休息了片刻而提不起力氣,眼前一花。
這病秧子身體還真是不爭氣。
顧不上疲憊和疼痛,穩住身形,朝背影大喊:「李越!」
聖上腳步頓了頓,還是回了頭。
李懷安看著同樣強撐著的侄子,方才的執著都消失無蹤,高昂的語氣也低落下來:「別再受傷了。」
李越有些怔愣,最終點頭答道:「好。」
台上一群人幾乎都跟著聖上下了瞭望台,更多人在城中集結,紛紛騎著戰馬。
李懷安追到台邊,探身朝下看去。
路邊扎了一些火把,發出微弱又濃烈的光。李越翻身上馬,抬頭遙望一眼,便挽繩揚鞭,御馬狂奔。浩浩蕩蕩的騎兵絕塵而去,飛速駛出城外,一路向北。
太上皇收回視線,轉頭看向台上還留下來的幾個人,除了軍醫還有三五名士兵,都是他不認識的人。
「突然這麼安靜。」他嘟囔了一句。
戰事在頃刻間席捲了延州城,又一瞬間遠離。動亂之後的城中安靜異常,大多數百姓早在幾天前就已攜家帶口逃走,留下來的也藏在深巷中,不敢出門。
城外橫屍遍野,無人說話;城內的活人也不願開口。
倒是與和平年代的夜晚一樣安靜,只是和平時的安靜讓人心安,戰時的安靜卻總讓人嗅到一絲血腥味。
士兵們聽清了他的低語,卻沒敢接話,只有軍醫猶猶豫豫開口道:「您需要立即休息。」
太上皇戲謔看過去:「你也覺得我像隨時會暈過去的樣子嗎?」
軍醫的小山羊鬍子抖了抖,垂下眼默認了。
李懷安方才跟上去兩步,確實是想和李越一起追赤餘人。但他一邁出去便知不太可能了,恐怕沒等他跨上馬走兩步,便會直直墜下去。
「那就走吧,隨便找個地方先坐下來,休息片刻再說其他的事。」
他挪動綁了石塊般的腿,慢慢下了瞭望台。
放眼望去,城內到處都有魏軍在給戰場善後。夜色漸深,鮮血已經看不分明,數不清的火把照著,竟還有幾分劫後餘生的溫馨感。
然而李越還在領兵追敵,這裡已經不算最前線。
這一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回來,也不知道到何種地步才算戰勝。
他想了想,打算去找留下來的將領,商量一下把城外的大營遷至城中。免得戰線越拖越長,而後方補給過遠。
李懷安轉身,對著離得最近的一個年輕士兵招了招手:「賀將軍還在這城中嗎?」
士兵垂首答道:「賀將軍與陛下同行,不在城中。」
「那你把那位……」他努力回想那人的姓名,怎麼也想不起來,只能艱難道,「把這裡軍職最高的人叫來,一同商量軍策。」
「是!」
士兵退下傳令去了,李懷安站在原地,遲遲未動。
軍醫等了好一會兒也沒等到太上皇動靜,便問道:「您不是說尋個地方坐下休息嗎?」
李懷安眉頭深鎖,額上浸出一滴冷汗。
他也想走,奈何邁不動步伐,強忍到現在的後果便是頭痛又席捲而來。
看來坐是坐不了了,他只有不省人事躺著的份。
這念頭一閃而過,便瞬間失去所有力氣,整個人向下墜去。
*
從前李懷安一旦昏迷,便愛做一些亂七八糟的夢。
在赤余那幾年,常夢到的是故鄉故人。回到魏國後,失去記憶的那段時間,常夢到的就變成了赤余的那段痛苦回憶。
可這一回,他好像沒有夢到任何東西。只隱隱約約覺得整個人泡在了一池水中,身上的衣裳黏著皮膚。
難受之餘,還能感受到全身上下從骨子裡透出來的酸痛。
讓他在昏迷中也不好過。
帶著一身倦意醒來,睜眼便是一片黑暗。
身體朝一邊蜷縮著,他分不清自己躺在何處,只覺得身下既不像冷硬的地面,也不像軍營里硬板的床榻。
手指張開,觸摸到的是柔軟的衾被。
李懷安試著動了動身子,這才覺得全身上下都出了一層冷汗。貼身的衣裳被汗浸濕,黏在皮膚上。
緩緩坐起來。身上仍然酸痛。但比昏迷之前好了許多。漸漸適應了黑暗,能看清了一些東西。
這是個中原人的房間,而且還是有錢人的,陳設擺放皆略為奢侈。
李懷安拿不準自己的處境。幾乎懷疑自己還在高燒中,腦子被燒糊塗了。
這還是延州城中嗎?
他摸索著下床,光著腳找到燭台,用一旁的火摺子點燃。
室內總算有了光亮,他舉起燭台,走到窗邊。正準備偷偷摸摸開窗看一看外面情況,便有人推門而入。
來人打著燈籠,是那位軍醫。
走進來將一室燭台都點燃,朝他行禮道:「太上皇。」
李懷安轉過身問道:「此為何處?」
「從前的延州鎮使家中,開戰之前,赤余在延州的官員已經逃走了,所以這房子空著。」
怪不得這裡看起來不像民居。
「我昏迷了多久?」
軍醫猶豫片刻,答道:「三日了。」
李懷安差點沒端穩燭台,忙問:「聖上呢?」
邁出兩步打算追上去,卻因為靠著柱子休息了片刻而提不起力氣,眼前一花。
這病秧子身體還真是不爭氣。
顧不上疲憊和疼痛,穩住身形,朝背影大喊:「李越!」
聖上腳步頓了頓,還是回了頭。
李懷安看著同樣強撐著的侄子,方才的執著都消失無蹤,高昂的語氣也低落下來:「別再受傷了。」
李越有些怔愣,最終點頭答道:「好。」
台上一群人幾乎都跟著聖上下了瞭望台,更多人在城中集結,紛紛騎著戰馬。
李懷安追到台邊,探身朝下看去。
路邊扎了一些火把,發出微弱又濃烈的光。李越翻身上馬,抬頭遙望一眼,便挽繩揚鞭,御馬狂奔。浩浩蕩蕩的騎兵絕塵而去,飛速駛出城外,一路向北。
太上皇收回視線,轉頭看向台上還留下來的幾個人,除了軍醫還有三五名士兵,都是他不認識的人。
「突然這麼安靜。」他嘟囔了一句。
戰事在頃刻間席捲了延州城,又一瞬間遠離。動亂之後的城中安靜異常,大多數百姓早在幾天前就已攜家帶口逃走,留下來的也藏在深巷中,不敢出門。
城外橫屍遍野,無人說話;城內的活人也不願開口。
倒是與和平年代的夜晚一樣安靜,只是和平時的安靜讓人心安,戰時的安靜卻總讓人嗅到一絲血腥味。
士兵們聽清了他的低語,卻沒敢接話,只有軍醫猶猶豫豫開口道:「您需要立即休息。」
太上皇戲謔看過去:「你也覺得我像隨時會暈過去的樣子嗎?」
軍醫的小山羊鬍子抖了抖,垂下眼默認了。
李懷安方才跟上去兩步,確實是想和李越一起追赤餘人。但他一邁出去便知不太可能了,恐怕沒等他跨上馬走兩步,便會直直墜下去。
「那就走吧,隨便找個地方先坐下來,休息片刻再說其他的事。」
他挪動綁了石塊般的腿,慢慢下了瞭望台。
放眼望去,城內到處都有魏軍在給戰場善後。夜色漸深,鮮血已經看不分明,數不清的火把照著,竟還有幾分劫後餘生的溫馨感。
然而李越還在領兵追敵,這裡已經不算最前線。
這一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回來,也不知道到何種地步才算戰勝。
他想了想,打算去找留下來的將領,商量一下把城外的大營遷至城中。免得戰線越拖越長,而後方補給過遠。
李懷安轉身,對著離得最近的一個年輕士兵招了招手:「賀將軍還在這城中嗎?」
士兵垂首答道:「賀將軍與陛下同行,不在城中。」
「那你把那位……」他努力回想那人的姓名,怎麼也想不起來,只能艱難道,「把這裡軍職最高的人叫來,一同商量軍策。」
「是!」
士兵退下傳令去了,李懷安站在原地,遲遲未動。
軍醫等了好一會兒也沒等到太上皇動靜,便問道:「您不是說尋個地方坐下休息嗎?」
李懷安眉頭深鎖,額上浸出一滴冷汗。
他也想走,奈何邁不動步伐,強忍到現在的後果便是頭痛又席捲而來。
看來坐是坐不了了,他只有不省人事躺著的份。
這念頭一閃而過,便瞬間失去所有力氣,整個人向下墜去。
*
從前李懷安一旦昏迷,便愛做一些亂七八糟的夢。
在赤余那幾年,常夢到的是故鄉故人。回到魏國後,失去記憶的那段時間,常夢到的就變成了赤余的那段痛苦回憶。
可這一回,他好像沒有夢到任何東西。只隱隱約約覺得整個人泡在了一池水中,身上的衣裳黏著皮膚。
難受之餘,還能感受到全身上下從骨子裡透出來的酸痛。
讓他在昏迷中也不好過。
帶著一身倦意醒來,睜眼便是一片黑暗。
身體朝一邊蜷縮著,他分不清自己躺在何處,只覺得身下既不像冷硬的地面,也不像軍營里硬板的床榻。
手指張開,觸摸到的是柔軟的衾被。
李懷安試著動了動身子,這才覺得全身上下都出了一層冷汗。貼身的衣裳被汗浸濕,黏在皮膚上。
緩緩坐起來。身上仍然酸痛。但比昏迷之前好了許多。漸漸適應了黑暗,能看清了一些東西。
這是個中原人的房間,而且還是有錢人的,陳設擺放皆略為奢侈。
李懷安拿不準自己的處境。幾乎懷疑自己還在高燒中,腦子被燒糊塗了。
這還是延州城中嗎?
他摸索著下床,光著腳找到燭台,用一旁的火摺子點燃。
室內總算有了光亮,他舉起燭台,走到窗邊。正準備偷偷摸摸開窗看一看外面情況,便有人推門而入。
來人打著燈籠,是那位軍醫。
走進來將一室燭台都點燃,朝他行禮道:「太上皇。」
李懷安轉過身問道:「此為何處?」
「從前的延州鎮使家中,開戰之前,赤余在延州的官員已經逃走了,所以這房子空著。」
怪不得這裡看起來不像民居。
「我昏迷了多久?」
軍醫猶豫片刻,答道:「三日了。」
李懷安差點沒端穩燭台,忙問:「聖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