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顧將軍是誰?那是前段時日剛剛平定了惠山匪亂,如今又在懸壁保家衛國的顧將軍,聽說顧將軍在懸壁的首戰打得漂亮, 直叫西戎那群賊子屁滾尿流, 重振了我大南梁國的士氣和軍威!一說起這事,便讓人以手撫膺,心緒久久不能平淡, 後知後覺也難怪,畢竟顧將軍能叫小兒夜啼的傳言還歷歷在目,這樣的羅剎將軍那是殺多少西戎老賊都不在話下。
總之如今說起顧青,那赫赫大名可謂是傳遍南樑上下, 莫說茶樓酒肆的吃茶看客在議論,便是黃口小兒,拿著把桃木劍,端著個黑臉就要在街頭扮顧將軍, 說自己將來也要上陣殺敵,報效國家!這在大家心中猛虎一般威猛的人物, 眾人都只敢在心裡嚮往,哪敢跟人攀干係?而且顧將軍來宜州後做了多少好事?這樣的人出身他們宜州, 那可是他們宜州天大的榮耀!
可就是這樣一個在他們心中了不得的人,被他們叫奴婢的小孩卻能管他叫二爹,還能管顧夫人叫二娘,管顧祖母叫二奶奶,甚至住在顧府!樁樁件件累下來,不說叫人羨慕,但也讓人意識到這奴婢的身份顯赫,後知後覺品悟出來這個消息時,眾人面面相覷,難怪夫子會收一個賤籍入學堂念書,也不怕有辱聖賢之名,想來是迫於顧家權勢和顧將軍威名……
但這些話也只敢在私下說說,根本不敢往鎮圭甚至顧家人面前湊,眾人忌憚著也擔憂,怕先前的事若是等顧將軍回來,鎮圭去告狀……
總之,鎮圭如今在學堂,那些欺負過他的人那是敬而遠之,退避三舍,從前便同他較好的人,那是同他的關係愈發親切,鎮圭有些明白,但又不明白,不過不打緊,因為他已經有了一個不錯的朋友。
自那日兩人一塊打了一架,還沒被批評之後,兩人似乎結上了革命友誼,鎮圭有了每天都想見的小夥伴,而崔偕……
崔偕換上了臨川書院的童子的頭巾和校服,正是在學堂念書了——崔偕身子不好,膽子也小,崔家上下除了崔姑娘都一直不願他到學堂念書,但崔姑娘把這事告訴家裡後,也不知是怎麼說的,反正家裡就是同意了。
如今季卿語來接鎮圭,只要來得稍早一會兒,便能看到兩個個頭相當的小孩兒手挽手從書院裡飛奔出來,明明上一秒還是孩童模樣,可出了門,就成了大人,默契地在門口作了一揖,算作道別,抱著手彎腰的模樣還挺有模有樣。
季卿語大抵能猜到這倆小孩的心裡,約莫著應該是想讓崔偕的家裡看到崔偕在學院有學到東西,漸漸變得穩重了,但鎮圭不用,他只是崔偕穩重的幫手,畢竟二娘可是親口誇過他明事理、很厲害的。
那段時日,季卿語總是喜歡稍微來早一些,看著兩個小孩表演川劇變臉,覺得頗有意思,仿佛日子都變得童趣了許多,但來得早有來得早的奇妙之處,比如今日,她就見到了不一般的人。
只是微風吹起車簾讓季卿語瞥到外頭景色的功夫,一襲月白身影忽然闖入眼帘,光是一段剪影,便有凜冬素梅之姿,潔玉冰清、雪胎梅骨。
季卿語神色微微一頓,追著車簾又看一眼人影,忽然說要下馬車——
只等下了馬車湊近一看,確實是那人,也依舊是記憶中的模樣——墨發未挽,淺系髮帶,未束冠,光是站在門邊,便有白衣飄飄之感,含梅詠雪之姿,只是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身上如月的素淡里多了幾分不爭不搶的自在張力,叫人覺得沉穩。
這人聽到身旁馬車的動靜,也是被打擾了步子,轉過身,淺看幾眼便確定了來人身份,他先作一禮道:「顧夫人。」
季卿語也福了福禮:「裴公子。」
「許久未見。」裴瑛說。
可季卿語卻道:「多年不見。」
裴瑛便展了點笑:「確實是多年。」
「令尊令堂可都安好?」
「家父還好,只是家慈不在了。」
季卿語張了張口,但還沒問出聲,便緘了口。
裴瑛似是知道她想問什麼一般:「恩師眠於雲長山腳,同河澤先生一般,墳前栽了枇杷樹,如今開得尚好。」
君葬淮山側,我葬楚江陽,五月初相逢,枇杷滿林正①。
裴瑛的恩師乃是當年的內閣大學士沈義,同季卿語的曾祖乃是知己好友,兩人初遇時,便是因為枇杷樹,所以一次醉酒後相互約定,說是以後長辭南梁水,要像香山居士寫的那首枇杷一樣,在自己的跟前栽上枇杷樹。
但其實,曾祖晚年憶曾經時曾同季卿語說過,自己死後,要在墳前種棵枇杷樹,但決計不是為沈義那小老兒種的,而是為曾祖母,曾祖讀《項脊軒志》時,讀到過這樣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曾祖說,每次想起這句話時,就會想起曾祖母,他不羈一些,安葬的地方或許她不喜歡,但旁邊有棵枇杷樹相陪,枇杷樹上結著枇杷語,每年的五月,都是我想你的碩果結成累累……
曾祖還說,如果在墳旁栽棵枇杷樹,還會想起卿語,想起這個小姑娘小時候生病不喜歡吃藥,吃什麼藥都要皺眉,只有喝枇杷露的時候會笑,所以從那以後,這個吃不得一點苦的小姑娘一直在試圖證明,她體質特別,不管生了什麼病,只要吃枇杷露就能好。<hr>
總之如今說起顧青,那赫赫大名可謂是傳遍南樑上下, 莫說茶樓酒肆的吃茶看客在議論,便是黃口小兒,拿著把桃木劍,端著個黑臉就要在街頭扮顧將軍, 說自己將來也要上陣殺敵,報效國家!這在大家心中猛虎一般威猛的人物, 眾人都只敢在心裡嚮往,哪敢跟人攀干係?而且顧將軍來宜州後做了多少好事?這樣的人出身他們宜州, 那可是他們宜州天大的榮耀!
可就是這樣一個在他們心中了不得的人,被他們叫奴婢的小孩卻能管他叫二爹,還能管顧夫人叫二娘,管顧祖母叫二奶奶,甚至住在顧府!樁樁件件累下來,不說叫人羨慕,但也讓人意識到這奴婢的身份顯赫,後知後覺品悟出來這個消息時,眾人面面相覷,難怪夫子會收一個賤籍入學堂念書,也不怕有辱聖賢之名,想來是迫於顧家權勢和顧將軍威名……
但這些話也只敢在私下說說,根本不敢往鎮圭甚至顧家人面前湊,眾人忌憚著也擔憂,怕先前的事若是等顧將軍回來,鎮圭去告狀……
總之,鎮圭如今在學堂,那些欺負過他的人那是敬而遠之,退避三舍,從前便同他較好的人,那是同他的關係愈發親切,鎮圭有些明白,但又不明白,不過不打緊,因為他已經有了一個不錯的朋友。
自那日兩人一塊打了一架,還沒被批評之後,兩人似乎結上了革命友誼,鎮圭有了每天都想見的小夥伴,而崔偕……
崔偕換上了臨川書院的童子的頭巾和校服,正是在學堂念書了——崔偕身子不好,膽子也小,崔家上下除了崔姑娘都一直不願他到學堂念書,但崔姑娘把這事告訴家裡後,也不知是怎麼說的,反正家裡就是同意了。
如今季卿語來接鎮圭,只要來得稍早一會兒,便能看到兩個個頭相當的小孩兒手挽手從書院裡飛奔出來,明明上一秒還是孩童模樣,可出了門,就成了大人,默契地在門口作了一揖,算作道別,抱著手彎腰的模樣還挺有模有樣。
季卿語大抵能猜到這倆小孩的心裡,約莫著應該是想讓崔偕的家裡看到崔偕在學院有學到東西,漸漸變得穩重了,但鎮圭不用,他只是崔偕穩重的幫手,畢竟二娘可是親口誇過他明事理、很厲害的。
那段時日,季卿語總是喜歡稍微來早一些,看著兩個小孩表演川劇變臉,覺得頗有意思,仿佛日子都變得童趣了許多,但來得早有來得早的奇妙之處,比如今日,她就見到了不一般的人。
只是微風吹起車簾讓季卿語瞥到外頭景色的功夫,一襲月白身影忽然闖入眼帘,光是一段剪影,便有凜冬素梅之姿,潔玉冰清、雪胎梅骨。
季卿語神色微微一頓,追著車簾又看一眼人影,忽然說要下馬車——
只等下了馬車湊近一看,確實是那人,也依舊是記憶中的模樣——墨發未挽,淺系髮帶,未束冠,光是站在門邊,便有白衣飄飄之感,含梅詠雪之姿,只是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身上如月的素淡里多了幾分不爭不搶的自在張力,叫人覺得沉穩。
這人聽到身旁馬車的動靜,也是被打擾了步子,轉過身,淺看幾眼便確定了來人身份,他先作一禮道:「顧夫人。」
季卿語也福了福禮:「裴公子。」
「許久未見。」裴瑛說。
可季卿語卻道:「多年不見。」
裴瑛便展了點笑:「確實是多年。」
「令尊令堂可都安好?」
「家父還好,只是家慈不在了。」
季卿語張了張口,但還沒問出聲,便緘了口。
裴瑛似是知道她想問什麼一般:「恩師眠於雲長山腳,同河澤先生一般,墳前栽了枇杷樹,如今開得尚好。」
君葬淮山側,我葬楚江陽,五月初相逢,枇杷滿林正①。
裴瑛的恩師乃是當年的內閣大學士沈義,同季卿語的曾祖乃是知己好友,兩人初遇時,便是因為枇杷樹,所以一次醉酒後相互約定,說是以後長辭南梁水,要像香山居士寫的那首枇杷一樣,在自己的跟前栽上枇杷樹。
但其實,曾祖晚年憶曾經時曾同季卿語說過,自己死後,要在墳前種棵枇杷樹,但決計不是為沈義那小老兒種的,而是為曾祖母,曾祖讀《項脊軒志》時,讀到過這樣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曾祖說,每次想起這句話時,就會想起曾祖母,他不羈一些,安葬的地方或許她不喜歡,但旁邊有棵枇杷樹相陪,枇杷樹上結著枇杷語,每年的五月,都是我想你的碩果結成累累……
曾祖還說,如果在墳旁栽棵枇杷樹,還會想起卿語,想起這個小姑娘小時候生病不喜歡吃藥,吃什麼藥都要皺眉,只有喝枇杷露的時候會笑,所以從那以後,這個吃不得一點苦的小姑娘一直在試圖證明,她體質特別,不管生了什麼病,只要吃枇杷露就能好。<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