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可他心裡是這般想,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戰事突起,鎮玉說什麼都不願留在家中,聖旨到宜州府的那夜,顧青和鎮玉兩人在書房說了半宿的話,季卿語端著茶來,第一次見顧青對家里人神色嚴肅。
鎮玉從前不提讀書的事,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是被顧青買下來的,既然如此,那他便是顧青的奴,雖然那幾兩銀子在現在的他們看來不值一提,卻是那時的顧青好幾個月的軍餉,鎮玉記著這事,長長久久不敢忘記,在被顧青從一群人堆里挑出來時,在他聽到顧青沒有嫌棄他還有個弟弟,便想著從今往後要為將軍做牛做馬。
他知道顧青為人,嘴硬但心又軟,若他提出想念書,顧青定會放他去,可鎮玉不願意,他能活下來,鎮圭能長到如今這模樣,都是因為將軍,他不能辜負顧青的救命之恩。
季卿語還記得那日顧青同他說:「當初艱難,你若是開口說想念書,那我是決計是要把你抽一頓,教訓你這白眼狼玩意兒,不曉得你二爹兜里幾個錢嗎?」顧青笑著,又道,「但如今日子好了,平日沒什麼緊要事,還有閔川在,你若是想,念書也無妨。」
鎮玉當時聽進去了,說會考慮,顧青就把奴籍還給他,鎮玉說什麼也不要,顧青就拿看傻子的目光看著他:「頂著這份奴籍身份,哪裡是能念書的,你怎麼連這都不知道,卿語天天說你有天賦,還說你能考狀元,我看全是她的說辭。」
季卿語在外頭聽著,低說了句,她才沒說過。
就聽顧青道:「我們顧家還沒出過秀才呢……」
鎮玉叫顧青這句話說得抬頭,他從未覺得自己算顧家的人,因為顧青從不要求他和鎮圭什麼——
當初他和鎮圭剛被帶到軍營時,那些大人就說顧青深謀遠慮,知道自己娶不上媳婦,就買了兩個小的回來養老送終,還攛掇顧青叫他們改姓,一個叫顧鎮圭,一個叫顧鎮玉,好聽,說完這些胡話,又叫鎮玉開口管顧青叫爹,結果都被顧青一腳一個打出去了。顧青絮絮叨叨地架走那幾個他口中老不死的玩意,說就是看人可憐,買回來積德,他們要是想聽人叫爹,那就自個養,反正我兜里沒錢了,活不活的,就看他們喜不喜歡啃樹皮了……
因為顧青這句話,鎮玉收下了自己的奴籍,對顧青說,自己以後定給顧家考個秀才,說完又覺得不夠,說自己會更努力一點,考個舉人,也當官。
顧青不置可否,笑笑:「考著玩就是了,別想那麼多,小心一口吃成個大胖子。」
季卿語想到事,又看看鎮圭的圓肚皮:「當然可以,只要鎮圭願意,二娘就帶你去。」
「那二土想去的,想去的!」
同鎮圭商量好之後,季卿語又這事同阿奶說了說,阿奶自是一口答應下來,還叫這事說得有些傷心,只阿奶一直沒想到,這倆一直在她膝下承歡的小子,竟是奴籍……
顧阿奶他們出身平民,雖知道民和奴身份不同,但卻鮮有直觀的經歷,不似季卿語出身深宅大院,高門貴府,從小便知人是人,奴與奴……但縱是如此,阿奶看著鎮圭想著這事,免不了的傷心難過,誰想做奴隸啊,這倆孩子從前也是良民來的,真真是命途多舛:「趕緊放良,放良了,跟你二娘到書院念書去……咱們顧家也出書生郎了。」
這事定下來後,鎮圭還真就去了學堂,顧青到底是沒讓自家舅爺上場打仗,把人留在宜州了,說是他出門在外,家里沒有男人在不放心,田氏聽到這話,感激涕零的,說什麼也要把顧家上下給顧青照顧好。
就這般,黎阿栓日日送鎮圭去上學堂,有時季卿語往辛府和師娘說話的功夫,就會順道把二土接回來,這事忙到眼前了,季卿語就不會成日想顧青他們如何了,還道沒有消息,便是好消息。
這日,季卿語照例從辛府來,順道接鎮圭回家,只在書院門口等了好一會兒,卻遲遲沒見到人,不尋常總是叫人著急的,她坐不住,便下了馬車來等,憂心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誰知就這麼往書院一瞧的功夫,就看到一群書生模樣的小孩正圍著兩個個頭更小的,手裡推推搡搡的,像是要欺負人,只那小孩中間,一個沒綁頭巾,另一個圓圓乎乎的,不是鎮圭還能是誰?
那沒綁頭巾的小孩看著身子骨瘦弱,也不知是不是站在鎮圭旁邊的緣故,鎮圭瞧見那幾個大孩子要推人,就用自己的身子幫人家擋著。
菱角見狀一驚,趕忙上前把這群小孩子分開,大喝著:「做什麼呢!你們到書院來念書,夫子就這是這般教你們的嗎?恃強凌弱,算什麼讀書人?」
其中一童子看她奴婢模樣,便大著膽子回嘴:「我們都是清白子弟,他一個奴婢,憑什麼和我們一個學堂?你這女子看著粗魯,怕不是也是個奴婢?學堂這等高雅聖潔之地,今日都是讓你們這些人給污糟了!你以什麼身份來指責我們恃強凌弱?我還說你罔顧綱常禮儀呢!」
「就是!學堂之上,豈容你們這些賤籍撒野!」<hr>
鎮玉從前不提讀書的事,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是被顧青買下來的,既然如此,那他便是顧青的奴,雖然那幾兩銀子在現在的他們看來不值一提,卻是那時的顧青好幾個月的軍餉,鎮玉記著這事,長長久久不敢忘記,在被顧青從一群人堆里挑出來時,在他聽到顧青沒有嫌棄他還有個弟弟,便想著從今往後要為將軍做牛做馬。
他知道顧青為人,嘴硬但心又軟,若他提出想念書,顧青定會放他去,可鎮玉不願意,他能活下來,鎮圭能長到如今這模樣,都是因為將軍,他不能辜負顧青的救命之恩。
季卿語還記得那日顧青同他說:「當初艱難,你若是開口說想念書,那我是決計是要把你抽一頓,教訓你這白眼狼玩意兒,不曉得你二爹兜里幾個錢嗎?」顧青笑著,又道,「但如今日子好了,平日沒什麼緊要事,還有閔川在,你若是想,念書也無妨。」
鎮玉當時聽進去了,說會考慮,顧青就把奴籍還給他,鎮玉說什麼也不要,顧青就拿看傻子的目光看著他:「頂著這份奴籍身份,哪裡是能念書的,你怎麼連這都不知道,卿語天天說你有天賦,還說你能考狀元,我看全是她的說辭。」
季卿語在外頭聽著,低說了句,她才沒說過。
就聽顧青道:「我們顧家還沒出過秀才呢……」
鎮玉叫顧青這句話說得抬頭,他從未覺得自己算顧家的人,因為顧青從不要求他和鎮圭什麼——
當初他和鎮圭剛被帶到軍營時,那些大人就說顧青深謀遠慮,知道自己娶不上媳婦,就買了兩個小的回來養老送終,還攛掇顧青叫他們改姓,一個叫顧鎮圭,一個叫顧鎮玉,好聽,說完這些胡話,又叫鎮玉開口管顧青叫爹,結果都被顧青一腳一個打出去了。顧青絮絮叨叨地架走那幾個他口中老不死的玩意,說就是看人可憐,買回來積德,他們要是想聽人叫爹,那就自個養,反正我兜里沒錢了,活不活的,就看他們喜不喜歡啃樹皮了……
因為顧青這句話,鎮玉收下了自己的奴籍,對顧青說,自己以後定給顧家考個秀才,說完又覺得不夠,說自己會更努力一點,考個舉人,也當官。
顧青不置可否,笑笑:「考著玩就是了,別想那麼多,小心一口吃成個大胖子。」
季卿語想到事,又看看鎮圭的圓肚皮:「當然可以,只要鎮圭願意,二娘就帶你去。」
「那二土想去的,想去的!」
同鎮圭商量好之後,季卿語又這事同阿奶說了說,阿奶自是一口答應下來,還叫這事說得有些傷心,只阿奶一直沒想到,這倆一直在她膝下承歡的小子,竟是奴籍……
顧阿奶他們出身平民,雖知道民和奴身份不同,但卻鮮有直觀的經歷,不似季卿語出身深宅大院,高門貴府,從小便知人是人,奴與奴……但縱是如此,阿奶看著鎮圭想著這事,免不了的傷心難過,誰想做奴隸啊,這倆孩子從前也是良民來的,真真是命途多舛:「趕緊放良,放良了,跟你二娘到書院念書去……咱們顧家也出書生郎了。」
這事定下來後,鎮圭還真就去了學堂,顧青到底是沒讓自家舅爺上場打仗,把人留在宜州了,說是他出門在外,家里沒有男人在不放心,田氏聽到這話,感激涕零的,說什麼也要把顧家上下給顧青照顧好。
就這般,黎阿栓日日送鎮圭去上學堂,有時季卿語往辛府和師娘說話的功夫,就會順道把二土接回來,這事忙到眼前了,季卿語就不會成日想顧青他們如何了,還道沒有消息,便是好消息。
這日,季卿語照例從辛府來,順道接鎮圭回家,只在書院門口等了好一會兒,卻遲遲沒見到人,不尋常總是叫人著急的,她坐不住,便下了馬車來等,憂心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誰知就這麼往書院一瞧的功夫,就看到一群書生模樣的小孩正圍著兩個個頭更小的,手裡推推搡搡的,像是要欺負人,只那小孩中間,一個沒綁頭巾,另一個圓圓乎乎的,不是鎮圭還能是誰?
那沒綁頭巾的小孩看著身子骨瘦弱,也不知是不是站在鎮圭旁邊的緣故,鎮圭瞧見那幾個大孩子要推人,就用自己的身子幫人家擋著。
菱角見狀一驚,趕忙上前把這群小孩子分開,大喝著:「做什麼呢!你們到書院來念書,夫子就這是這般教你們的嗎?恃強凌弱,算什麼讀書人?」
其中一童子看她奴婢模樣,便大著膽子回嘴:「我們都是清白子弟,他一個奴婢,憑什麼和我們一個學堂?你這女子看著粗魯,怕不是也是個奴婢?學堂這等高雅聖潔之地,今日都是讓你們這些人給污糟了!你以什麼身份來指責我們恃強凌弱?我還說你罔顧綱常禮儀呢!」
「就是!學堂之上,豈容你們這些賤籍撒野!」<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