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①。
季卿語忽然懂得了顧青為何會偏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②」這話,她站在筆墨紙硯里看著這個讀不懂詩的男人,忽然發現顧青身上有文人骨。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③。
出發的日子定在三日後。
顧青要出征,按理,季雲安作為岳丈,理應前來問候,再者如今他是宜州知府,顧青又是宜州人,這一仗若是得勝,自也是宜州的榮耀,這是於情於理,季雲安都要來踐行、問候。
這日,季雲安往顧府來時,顧青正在練武場練箭。
這還是季雲安第一次到顧家來,行走時,步伐極快,一身紅色官袍翻飛,也是走近之後他才發現,自家女兒不在,季雲安抱了抱拳:「將軍不日便要啟程懸壁,戰事緊急,將軍臨危受命,定是壓力山大,下官我為宜州百姓,也為南梁百姓,特來關切。」
顧青給了季雲安一個眼神:「岳丈不必如此客氣,這是我分內之事,我既接了這差事,定是盡力為之。」
「那下官真是替南梁百姓多謝將軍了!還望將軍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還我南梁太平盛世。」季雲安抱拳,對顧青行了一揖,說完場面話,才開始套近乎,「賢婿只管安心去懸壁,宜州此處,岳丈還是能說得上話的,你祖母和家裡,岳丈定替你照顧好。」
音落,顧青忽然給了季雲安一支箭,問:「岳父可會射箭?」
季雲安一愣,咽了咽口水才答:「……六藝中便有射藝,箭還是會些的,只是可能不如賢婿射得好罷。」
「無事。」
顧青又給了他一把弓,「岳父只管隨意射,不必謙虛,畢竟岳父此番前來,也是帶著宜州百姓的心意,這一箭射出去,那是宜州百姓對懸壁戰事的拳拳支持,想來定是能日貫長虹,博雲擊日。」
季雲安被他這話念得壓力巨大,面色忽然從滿面紅光變得發青,他抓起顧青給的弓,古銅大弓沉得他險些抬不起手。等好容易把弓抬起來,季雲安的臉已經用力得發紅,花了好一陣功夫,顫著兩股,才把箭射出去。
箭離弦的那一刻,季雲安鬆了一口氣,可卻是忍不住往前走了兩步,看這箭到底能如何,可目之所及的,他那箭還沒射出多遠,就已見垂落之勢。
季雲安心口一揪,覺得要丟人了,便是這時,一支長箭從後頭追來,瞬息之間從箭羽後頭破開了他的長箭!
緊接著原本已見疲態的箭忽然又活了過來,以破空貫日之姿凌厲地直中靶心!
箭矢扎進靶心,顫動尾聲叫季雲安心口跟著發顫!
這才是武將!這才是射藝!
他久久出神:「賢婿真是好技藝!」
「心意領了,懸壁戰事我義不容辭,至於家裡……」顧青又抽出一支箭,往他心口頂了頂,「我的祖母我自己護,岳丈,貴府的二姑娘嫁到我家就是我的人了,您放心,這人往後我護一輩子,不會叫人欺了她。」
顧青說著,頓了頓,又補一句:「誰也不行。」
顧青在說最後一句話時,目光涼涼地看著季雲安,那眼神把寒潭還深,叫季雲安汗毛都立起來了,他手心下意識一握,卻是抓了個空,心道,那些事是不是讓顧青知道了……
可事到如今,他還能如何,如他所言,人已經嫁到他家了,他那麼好的女兒,已經看破了他的為人,甚至不願在曾祖面前給他留一點顏面。
季雲安尷尬笑笑:「將軍說的是……」
出征那日,軍馬千里,旌旗蔽空。
顧青在城門整頓軍隊,赤兔馬上,他一身黑色鎧甲,長刀在側,堅硬的甲冑襯得他愈發冷峻英勇,高大健碩,他遙遙望著看不清隊尾的隊伍,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帶兵出征的場景,同現在很像,又好似不那麼像……
遠處,日頭從東邊層雲中噴薄而出,赤紅明亮,帶著勃勃生機,一點一點的金光灑在人面上,把人眼睛都給點亮了,紅日升上朱樓的須臾,裊裊的簫聲來和,悠揚清麗,同這洶湧的紅色連著日風一道盤旋而上,又帶著叮叮而鳴,不經意間闖進幾聲鈴鐺清音,激盪人心。
顧青抬頭去看,是季卿語。
他看到她,看到她站在城樓上,又看她腰帶上繫著的鈴鐺,實現瞬間就模糊了。
他該想到的,季卿語丟過一次,不是敢自己出門走太遠的性子,能叫她不管自己是不是走得動路都要去的,只能是他帶她去過的地方。
顧青不敢想季卿語是怎麼走上去的,也不敢想她是怎麼把鈴鐺挖出來,更不知她在那裡做過什麼,她是何時把鈴鐺修補如初、洗淨,帶在身上……
這些他全然不知,也來不及想不明白——號角已經吹響,隊伍將要出發,旌旗獵獵,他高坐馬上,驀然回首,這是他第一次出征時心帶不舍。
顧青抬頭望她,只覺得自己還是對不住她,沒有叫她認清楚,自己到底嫁了個什麼人……但此刻他只想把她抱在懷裡,再聞一聞她身上的清甜,他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他手按著人的後頸,去聞她發間清香,之前他不敢說的話,如今敢了,呼吸繾綣:「等我回來。」<hr>
季卿語忽然懂得了顧青為何會偏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②」這話,她站在筆墨紙硯里看著這個讀不懂詩的男人,忽然發現顧青身上有文人骨。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③。
出發的日子定在三日後。
顧青要出征,按理,季雲安作為岳丈,理應前來問候,再者如今他是宜州知府,顧青又是宜州人,這一仗若是得勝,自也是宜州的榮耀,這是於情於理,季雲安都要來踐行、問候。
這日,季雲安往顧府來時,顧青正在練武場練箭。
這還是季雲安第一次到顧家來,行走時,步伐極快,一身紅色官袍翻飛,也是走近之後他才發現,自家女兒不在,季雲安抱了抱拳:「將軍不日便要啟程懸壁,戰事緊急,將軍臨危受命,定是壓力山大,下官我為宜州百姓,也為南梁百姓,特來關切。」
顧青給了季雲安一個眼神:「岳丈不必如此客氣,這是我分內之事,我既接了這差事,定是盡力為之。」
「那下官真是替南梁百姓多謝將軍了!還望將軍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還我南梁太平盛世。」季雲安抱拳,對顧青行了一揖,說完場面話,才開始套近乎,「賢婿只管安心去懸壁,宜州此處,岳丈還是能說得上話的,你祖母和家裡,岳丈定替你照顧好。」
音落,顧青忽然給了季雲安一支箭,問:「岳父可會射箭?」
季雲安一愣,咽了咽口水才答:「……六藝中便有射藝,箭還是會些的,只是可能不如賢婿射得好罷。」
「無事。」
顧青又給了他一把弓,「岳父只管隨意射,不必謙虛,畢竟岳父此番前來,也是帶著宜州百姓的心意,這一箭射出去,那是宜州百姓對懸壁戰事的拳拳支持,想來定是能日貫長虹,博雲擊日。」
季雲安被他這話念得壓力巨大,面色忽然從滿面紅光變得發青,他抓起顧青給的弓,古銅大弓沉得他險些抬不起手。等好容易把弓抬起來,季雲安的臉已經用力得發紅,花了好一陣功夫,顫著兩股,才把箭射出去。
箭離弦的那一刻,季雲安鬆了一口氣,可卻是忍不住往前走了兩步,看這箭到底能如何,可目之所及的,他那箭還沒射出多遠,就已見垂落之勢。
季雲安心口一揪,覺得要丟人了,便是這時,一支長箭從後頭追來,瞬息之間從箭羽後頭破開了他的長箭!
緊接著原本已見疲態的箭忽然又活了過來,以破空貫日之姿凌厲地直中靶心!
箭矢扎進靶心,顫動尾聲叫季雲安心口跟著發顫!
這才是武將!這才是射藝!
他久久出神:「賢婿真是好技藝!」
「心意領了,懸壁戰事我義不容辭,至於家裡……」顧青又抽出一支箭,往他心口頂了頂,「我的祖母我自己護,岳丈,貴府的二姑娘嫁到我家就是我的人了,您放心,這人往後我護一輩子,不會叫人欺了她。」
顧青說著,頓了頓,又補一句:「誰也不行。」
顧青在說最後一句話時,目光涼涼地看著季雲安,那眼神把寒潭還深,叫季雲安汗毛都立起來了,他手心下意識一握,卻是抓了個空,心道,那些事是不是讓顧青知道了……
可事到如今,他還能如何,如他所言,人已經嫁到他家了,他那麼好的女兒,已經看破了他的為人,甚至不願在曾祖面前給他留一點顏面。
季雲安尷尬笑笑:「將軍說的是……」
出征那日,軍馬千里,旌旗蔽空。
顧青在城門整頓軍隊,赤兔馬上,他一身黑色鎧甲,長刀在側,堅硬的甲冑襯得他愈發冷峻英勇,高大健碩,他遙遙望著看不清隊尾的隊伍,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帶兵出征的場景,同現在很像,又好似不那麼像……
遠處,日頭從東邊層雲中噴薄而出,赤紅明亮,帶著勃勃生機,一點一點的金光灑在人面上,把人眼睛都給點亮了,紅日升上朱樓的須臾,裊裊的簫聲來和,悠揚清麗,同這洶湧的紅色連著日風一道盤旋而上,又帶著叮叮而鳴,不經意間闖進幾聲鈴鐺清音,激盪人心。
顧青抬頭去看,是季卿語。
他看到她,看到她站在城樓上,又看她腰帶上繫著的鈴鐺,實現瞬間就模糊了。
他該想到的,季卿語丟過一次,不是敢自己出門走太遠的性子,能叫她不管自己是不是走得動路都要去的,只能是他帶她去過的地方。
顧青不敢想季卿語是怎麼走上去的,也不敢想她是怎麼把鈴鐺挖出來,更不知她在那裡做過什麼,她是何時把鈴鐺修補如初、洗淨,帶在身上……
這些他全然不知,也來不及想不明白——號角已經吹響,隊伍將要出發,旌旗獵獵,他高坐馬上,驀然回首,這是他第一次出征時心帶不舍。
顧青抬頭望她,只覺得自己還是對不住她,沒有叫她認清楚,自己到底嫁了個什麼人……但此刻他只想把她抱在懷裡,再聞一聞她身上的清甜,他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他手按著人的後頸,去聞她發間清香,之前他不敢說的話,如今敢了,呼吸繾綣:「等我回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