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好比是一面巨大的鼓。

  在鼓裡面放入一個人,再拼命地敲起鼓的那種感覺。

  站在鼓外的時候,尚且沒辦法將耳朵貼緊正在被用力錘擊的鼓面,更何況,當鼓被混亂敲響的時候,人正處於「鼓」中央呢?

  災難發生的那一瞬間,末世之城儼然就成了那一面「鼓」,而這三百萬精英,就是巨鼓中的人。

  大地震就好像是無數把巨大沉重的鼓錘,毫不留情地從四面八方拼命撞擊著這一面「鼓」。

  這對於「鼓」當中的人來說,是一場致命的災難!

  進末世之城三年多了,這三年多來,他們一直過著安穩且充實的日子。

  這一座密封的城堡雖然深埋在地底下見不得光,但並不影響它在每個人心中的地位。

  這是水星史上最傑出,最偉大的設計。

  這是人類文明最後的諾亞方舟,這是水星最後的伊甸園。

  實際上,末世之城這項研究,早在很久以前就開啟了。

  一直以來,聯邦政權中心班子裡,始終有人堅信,波塞冬預言是真的,人類將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迎來世界末日的降臨。

  為了應對世界末日,上一任聯邦理事會會議長,就特別成立了一個末日調研規劃小組,專門研製各種高科技抗災材料。

  其中,就包括了末世之城的規劃設計。

  這項計劃實施的二十幾年來,屢次中斷、廢除、又重啟,雖然磕磕絆絆,但也算小有所成。

  直到陸老先生以一個令人出乎意料的方式,證實了末世將至的消息,希曜聯邦才真的第一次重視起世界末日來。

  他們緊急抽調了大量的精尖人才進入末日研究規劃小組中,給予大量的經濟、政策支持。

  哪怕高溫天災真的如約而至了,他們也是將更多的精力,花在末世之城的研究規劃當中,而不是放在抗災救援當中。

  所以,末世初期,眾人才會一邊有人不斷感慨「聯邦的科技發展得真快」,一邊有人絕望哭喊「為什麼聯邦救援的速度這麼慢,我們是不是被放棄了」。

  事實上,他們的哭喊是正確的。

  在希曜聯邦中心政權的想法中,當災難已成事實無法逆轉無法戰勝的時候,他們能選擇的最正確的做法,不應該是處理眼前的哭喊,而是為人類的繁衍,做更長遠的打算和考慮。

  國民當然不能不管,但火種的留存,才是重中之重。

  一切就如他們計劃的一般順利施行著。

  聯邦內top級的高端人才很快都被以各種名義徵調入京都中心,由中心出面,為他們安排了各種關於末日生存的研究課題。

  讓他們用自己的知識為聯邦出力的同時,也將他們重點保護了起來。

  京都中心再將挑選人才的政策下達到各個州市當中,最後傳達到各基地,無數身強體壯的人開始意氣風發地坐上了開往京都的皮卡,奔赴他們以為的美好未來。

  這些人,組成了搭建末世之城的最佳勞動力。

  三年多的時間,幾千萬聯邦青壯年24小時三班倒的高強度建設,末世之城終於完美誕生了。

  再後來,便是高溫的猝然結束,以及凜冬極寒的到來。

  還好,這一次他們趕上了。

  他們終於有了退路。

  希曜聯邦「薪火計劃」順利進行,所有獲得了入場名額的成員,安然有序地退入了末世之城。

  末世之城開啟了遁地模式,將人類的文明與火種,盡皆封存在一層又一層的大地底下。

  這裡的人都是高智商精英人士,他們以知識不斷在推進末世之城各行各業的高速發展,生活衣食無憂;他們個個飽讀詩書,往來交際彬彬有禮,這是一個理想的美好的烏托邦。

  這裡的環境中再也沒有了70度的高溫,沒有了恐怖蟲潮,他們也不用忍受驟然而至的極度冰寒。

  從此,他們將優雅地生活在永遠恆溫26度的伊甸園中,再也不用擔心風吹日曬,再也不用擔心被這個無情的星球拋棄。

  直到這場大地震以這樣摧枯拉朽的力量,給了他們重重一擊。

  進入末世之城的第四個年頭裡,他們頭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做無能為力的恐懼。

  那年輕女子房中,所有的柜子與桌上的東西都倒成一團,整個房間瞬間被各種碎片與倒塌的家具填滿,路也被堵得死死的。

  就在第二波強震發生的時候,架子上的一個玻璃瓶直接飛出,朝著小姑娘身上飛來,她一時間不知道從哪裡來的速度,一下子撲了過來摟著女兒滾到床的另一邊。

  也是這個行為救了她,就在她猛地撲跳到床上的那一瞬間,整個架子直接朝著她本來雙腳墊踮地的地方倒塌了下來。

  然而此時的她顧不上慶幸,那強烈的震感一下下好像直接敲在她的心臟上,她整個頭瞬間嗡聲一片,兩耳間都是尖銳的耳鳴,心臟以平時雙倍還不止的速度飛快地震顫跳動著,好像快要跳出來一般。

  小姑娘大大張著嘴巴,喉嚨里無意識地發出痛苦的□□聲,平時靈動的眼睛已經迷離,面色青白,有紅色的血液從她鼻腔里耳朵里緩緩流了出來。

  年輕的女子目眥欲裂,一把抱起孩子,嘗試著減緩這劇烈的震顫對她造成的影響。

  ……

  第一波大地震狂潮過去之後,整個末世之城中一片狼藉,各種東西掉了滿地,與眾人身體上噴出的血液混在一起,看起來就好像是什麼大型恐怖兇殺現場。<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