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要求是卑鄙,但是站在大燕朝的角度,倒也說得通。畢竟人家出兵出力,總要撈到好處的,他們要的好處,就是把召國的兵馬消耗掉。如此,召國就能徹底無縛雞之力,任由大燕朝轄制。

  那時候,召國皇帝無法,他不想民不聊生,就只能派我出征。

  明知道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我只能告訴自己的親隨,卯足勁兒了去打,只要打退大齊,我們就是安全的。」

  同樣都是武將,蘇卿卿雖然年輕,但也能勘破這其中的玄機。

  「你們原本是能打過大齊的,但是大燕朝在其中,扮演了另外的角色,是嗎?」

  余揚悶悶嘆氣,想到那一年的血流成河,只覺得頭痛欲裂,「我們屢戰屢勝,大燕朝唯恐自己的好處落空,派人從後方偷襲了我們,而他所派之人,正是竇勛派來送糧草的人。

  那時候,我知道這一仗必敗無疑,當時為了給士兵們鼓舞士氣,你母親是帶著你們姐妹倆一起來軍營的,出征的時候,我想到的最壞的結果就是我們全軍覆沒。但是你母親和你們會被大燕朝救下,但誰能想到會是那般。

  在我們全軍不敵對方的情況下,蘇雲鶴搶走了你姐姐。而你,當時是你母親的丫鬟從死人堆兒里把你刨出來,抱著逃了出去,送進了宮。

  她一個丫鬟,只知道我們戰敗了,並不知道其中原委。

  後來陛下臣服依照約定臣服大燕朝,大燕朝派兵將大齊擊退。

  其實那時候,大齊已經是兵敗之勢,強弩之末,所以那一戰,也成了大燕國鎮國公的成名之戰。」

  二皇子的外祖父,成名之戰,是踩著她爹爹的屍體得來的。

  且不說對余揚的感情,單單作為一個武將,對這場戰爭中政治陰謀的痛恨,就足以讓蘇卿卿咬牙切齒。

  「我是在大齊打掃戰場的時候被發現的,那時候我還剩一口氣,被帶了回去,他們把我帶回去,卻放出消息,說我被大燕國帶回去了。

  那時候,我的親隨還剩七八個,原本他們護送你們的母親回召國國都。但是半路收到我被大燕國帶走的消息,你母親當機立斷便帶著那幾個人去了大燕國。

  大燕國當時的皇后,和你母親,算得上是手帕交。

  你母親到了大燕國怎麼都尋不到我,就派人往宮裡送了消息,當時皇后收到消息立刻就悄悄出宮見了你母親。

  告訴她,人沒有在大燕國,這個謠言一出她就著人細查了,人千真萬確不在。

  皇后的本意是,出來見一面,說清楚實情,再妥帖將你母親送走。但那時候,大燕國的皇帝已經有了廢后的想法。

  他朝局不穩,急需一個能幫他穩住朝局的女人來坐鎮六宮。而那個女人,就是鎮國公的女兒,也就是太后的侄女。

  皇后前腳見了你母親,後腳她們見面的地點就被包圍。

  你母親被抓,當時跟著來的幾個親隨奮力救人卻失手。在你母親被強迫帶進宮之後,他們在宮外想盡辦法救人。然而宮裡,正在進行一場血祭。」

  蘇卿卿硬生生打了個寒顫。

  有關那場血祭,她知道的可太多了。

  余揚坐在椅子上,頭抵靠著後背,眼睛盯著前方,說不準是在看什麼還是沒在看什麼。

  「皇后當時拼了命的給你母親求情,甚至想過將你母親偷偷救出去。不僅無濟於事,還徹底激怒了皇上,再加上當時備選皇后和太后的挑唆,皇上就動了殺了容闕的念想。

  後來不知怎麼,陰差陽錯,殺的不是容闕,倒是他那個小弟弟。

  當時皇上被迫和大燕朝的八大家捆綁於一體,寄希望於一場血祭來讓朝綱安定,做法之人說,血祭之所以有效,就是這陣眼之人需得是身份顯赫能鎮壓得住邪祟。

  你娘作為我的妻子,那是帶著武將氣息的,而容闕的弟弟是皇族血脈。在那人口中,這兩樣,簡直是完美的組合。」

  蘇卿卿想到了那口井,和井裡那兩個屍體。

  「大齊在大燕朝有探子,這邊發生的消息,他們一點不落全都告訴了當時被關押在牢中的我,大齊的將士將我帶回去,給我調養了傷病,但卻一直關著我。

  我一直被關在暗無天日的地牢里,直到有一天,他們讓我寫了一封信。

  後來我知道,那封信,就是大齊太子墨鐸勾結召國謀逆的罪證。」

  第460章 完結

  墨鐸當時被定了弒君謀逆的罪名,弒君是虛無縹緲的,但謀逆是罪證累累的。

  那確切的罪證,就是余揚的那些信函。

  信函里赤果果的提到了墨鐸是如何與召國做交易。

  蘇卿卿蹙眉,「但是你死的時候,墨鐸應該也就剛剛七八歲而已,是如何在他二十幾歲的時候突然定了這罪呢,那時候你人都沒了。」

  余揚就道:「我死了,但是我的親隨還在啊,當時我的親隨為了救你母親,在大燕朝的京都用盡辦法卻不得手,最終卻被薛國公活捉。

  薛國公從他們口中撬不開任何有關召國的機密,卻知道他們身上都有一個虎頭紋身。

  那是我最忠誠的親隨的標誌。

  薛國公造假了一批這樣的人,一批送進宮,放倒了容闕母親的跟前,讓大燕國的皇上順利的給容闕母親按上一個謀逆和巫蠱並存的罪名,從此廢后。

  而另外一批,則送到了大齊。<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