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醫院用藥時卻配不齊這藥材。

  原本太醫院有大量的藥材儲備,偏偏有幾味罕見珍貴藥材,在打仗之前就缺了貨,正等著補給。

  焦頭爛額之下,太后也病倒了。

  皇后更是因為幼帝登基二皇子一蹶不振早就心神受損,湯藥不斷,此時她的用藥也配不齊。

  又過了五日。宮中終於傳出消息。

  太后下發懿旨,昭告天下,將太子乃亂臣賊子一事重新解釋。

  太子的罪名被徹底洗去,太后代天子擬詔,重迎太子回京,封鎮安王。

  歷經十五日,對容闕關閉的大門總算打開。

  容闕帶一千精兵入城,時隔數月,再次回到京都。

  第262章 揣測

  同一時間。

  榮安侯率一千親兵,在殺伐中撕開一道口子,跑了。

  榮安侯逃跑的消息傳回宮中,本就病倒的太后直覺一口氣沒上來,昏厥過去。

  鎮國公也分寸大亂。

  榮安侯離開,那就是放虎歸山。

  原本他們同意容闕回京,還盤算著趁著蘇卿卿尚未進京挾持了容闕以作威脅。

  眼下榮安侯一跑...

  他們若是當真挾持了容闕,蘇卿卿一旦撂挑子,榮安侯又重新殺回來的話,他們更加無法抵禦。

  就在宮中亂做一團的功夫,蘇卿卿已經帶人入駐西山大營。

  西山大營原本的將士被她趕了出去,那些人原本就是兵油子兵痞子,此時更是亂成一鍋粥。

  鎮國公一方面要提防蘇卿卿的人殺進京都,一方面要安置那些被蘇卿卿的人攆出來的西山大營的人,一方面還要安撫自己的兵馬,同時還要防著蘇卿卿和容闕會對新帝不利。

  而與此同時,蘇卿卿那些還活著的舊部下,那些曾經跟過她的蘇家軍,已經陸陸續續從全國各地聚集京都。

  他們當中,有之前蘇卿卿從牢里救出來的趙參將那些人,也有許多當時留在別的軍營中繼續效力的。

  一抵達京都,立刻被王宇收到現如今的蘇家軍中。

  本就彪悍的隊伍,因著這些人的回歸,越發名聲大振。

  有他們在,蘇卿卿毫無忌憚的帶著吉祥回到京城。

  當初的太子府,如今的鎮安王府。

  明和明路一早帶著容闕的暗衛在鎮安王府做了布防。

  府中一應侍奉之人,都是鎮國公調撥來的,容闕進府便將這些人遣退,當時跟著大部隊一起離開的那些蘇卿卿從召國來的陪嫁再次入住王府。

  府中一應侍奉暫時全由這些人料理。

  好在府中就兩位主子,一個蘇卿卿一個容闕,他們這些人照料起來倒也綽綽有餘。

  按照蘇卿卿的吩咐,整個王府,除了蘇卿卿和容闕住的正院,以及幾個下人住的院子,另外留出外書房和議事廳,餘下部分全部修整為演武廳。

  蘇卿卿讓王宇從大軍之中挑選了一千精兵,蘇卿卿把這些人放進來加以培訓。

  宮中的禁軍,豈能沒有他們的人。

  城中的京衛營,豈能沒有他們的人。

  眨眼容闕回京已有十幾日,京城百姓重新回復了生活秩序,可朝廷與宮中卻依舊動盪。

  別人不提,單單是新君幼帝。

  容闕自從回京就沒有進宮一次,上朝也沒去,可越是如此,新帝心中對容闕的畏懼就越是嚴重。

  他哭著抱住鎮國公的膝頭,「祖父,孫兒害怕。」

  他是真的害怕。「孫兒想回西北。」鎮國公又何嘗不想。

  他甚至羨慕禹王和榮安侯,不管怎麼說,回到了自己的地盤,一切都是自由的。

  不像眼下,他雖然手握重兵,可這重兵在蘇卿卿那幫人的眼皮子底下,別說是以卵擊石了,他的人從心底就輸了戰鬥力。

  從頭到尾,就仿佛這一切的發生就只為一個目的。

  給蘇卿卿重建蘇家軍。

  讓蘇卿卿重新恢復她的另外一個身份!

  這樣耗下去,所有人只有一個結果,容闕仁慈,他們被圈禁,容闕不講情面,所有人必死無疑。

  容闕回京,自然是衝著帝位。

  鎮國公思慮了許久許久,他輕輕揉著幼帝的頭,「祖父帶你回西北,莫怕。」

  幼帝瑟瑟發抖,仰著頭,眼底噙著淚花,抽噎,「真的嗎?我們還能回去嗎?他們都說,太子回來就是要來殺我的,他會讓我走?」

  鎮國公摸著幼帝的頭,眼眶發紅,「讓,你聽祖父的,回去好好睡一覺,睡醒了,好好吃飯,把身體養好了,祖父就帶你回西北。」

  幼帝點頭,「孫兒聽祖父的。」

  哄好小皇帝,鎮國公拖著疲憊的身子去了太后那裡。

  他們祖孫倆的對話,太后一早得了消息,「你想讓哀家傳旨,皇帝禪讓,讓容闕登基?哀家不會同意的。」

  鎮國公看著太后,從征戰開始到現在,他從未像此刻這樣平靜過。

  一切想通了,自然再沒有波瀾起伏。

  「我們有的選嗎?」

  太后病了數日,臉色難看的緊,「為什麼沒得選,只要幼帝在位,容闕就沒有機會登基,他一旦登基就是亂臣賊子,他好容易洗白了的名聲,他怎麼會輕易再玷污了。

  只要皇帝在,我們的機會就在。

  你在害怕什麼,容闕他就算權傾朝野。就算是把持朝政,他也只能做個權傾朝野的王爺,他不會動皇帝半分毫毛。<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