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官也托人打聽過一些,可怎麼都打聽不到他的消息。」

  第241章 反了

  趙集的夫人原本是沒有想太多的。

  可自從親眼目睹了蘇卿卿是如何帶著吉祥,僅憑兩人之力就把外面兩千人的兵馬給圍趕了的,她就覺得這個公主可能不那麼簡單。

  另外還有那位姓王的將軍。

  雖然當時趙集夫婦沒有往別的方向想,但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讓他們將前前後後歸在一起仔仔細細捋了一遍,兩口子一致認為,這位姓王的將軍,的的確確服從的是蘇卿卿的命令,而非容闕。

  按理說,王將軍是大燕朝的人,再怎麼也該忠心於太子而非太子妃。

  想到蘇卿卿提過一嘴與城中筆墨鋪子的人相熟,趙集夫人此刻便壯著膽子求問,「不知娘娘和殿下在京都可曾知道什麼消息,臣婦的弟弟一直杳無音信,這些年,臣婦一直托人打探他的消息卻怎麼都打探不到。」

  蘇卿卿很輕的顫了顫嘴角。

  那日她大病初癒第一次睜眼,趙集的夫人前來探望,言語間提起她的那位弟弟,蘇卿卿曾經讓吉祥去打聽過。

  只是後來發生的事情太過突然又太過緊迫,吉祥根本分身乏術。

  哪想到,這邊吉祥還沒來得及去打聽什麼,這趙集夫人卻自己忍不住又來問上門。

  若說上一次是彼此試探,那這一次,蘇卿卿便坦誠相待,「你弟弟,是不是還有一個名字,叫趙榮哲?」

  趙集夫人猛地雙眼睜大。

  她前來詢問,只是抱著一線希望,覺得王將軍就是王宇,她想要從蘇卿卿這裡打聽更多有關蘇家軍的事。

  哪想到,對方直接給她丟出這麼一句話。

  趙集夫人一時間心頭情緒激盪,她張了張嘴,卻沒發出聲音。

  還是趙集立在一側,切切回答,「沒錯,臣的小舅子,的確是還有個名字叫趙榮哲,只是這個名字是他六歲之前的名字,後來因著身體不好,家裡請了個算命的道士給他改了名字,就改成趙傑康,娘娘如何知道?」

  蘇卿卿笑道:「若說趙榮哲就是趙傑康,那兩位大可不必擔心,你們弟弟如今安然無恙,當年蘇家軍出事,趙參將與王副將一起被抓,關在京都天牢。

  後來因為京都西山大營鬧出各種事情,陛下念及舊情,便釋放了兩位將軍。

  王副將被留京,任職西山大營統帥,趙參將則被派往西北,帶的是鎮國公麾下的軍馬,那裡面,有一部分是當年蘇家軍留下的。」

  趙集夫婦一聽這話,兩口子齊齊松下一口氣。

  活著就好,這人活著就好。

  只是,一口氣松下之後,卻又疑惑。

  好好的人,為何要改名字?

  趙集夫人紅著眼睛抹淚,「他當年參軍的時候,登記的名字明明是趙傑康,怎麼就變成了原先的名字?」

  蘇卿卿就笑道:「趙參將這些年屢屢立功,朝廷多次表彰,獎賞更是發了許多,那兩位可曾見趙參將將那些獎賞和榮耀帶回大同縣?」

  人人都講究衣錦還鄉,可趙集夫人的弟弟自從參軍,也只是往家裡寫一些家信,卻從不提及在軍中的事情。

  以至於趙集夫婦始終都認為他不過是個小兵而已。

  卻沒想到,竟然是個參將。

  蘇卿卿不等對方詢問便主動解惑,「沒什麼,蘇家軍的那些副將參將,絕大多數在升職之後都改換了名字,只改善家裡的生活條件,卻並不往家裡帶回太大的榮耀。

  也是為了保護家人。

  蘇家軍當時的名聲實在太響了,難免有些人懷了不軌之心,在戰場上拿蘇家軍無法便背地裡使陰招。

  為了避免這種問題,他們集體都改了名字。

  許是趙參將知道二位過得好,所以也沒有往家裡寄銀錢,只是寫些書信聯絡感情。

  至於後來被釋放的事...

  我想趙參將是唯恐朝廷反悔,到時候連累二位。」

  蘇卿卿這麼一解釋,趙集夫婦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得知弟弟安然無恙對趙集夫人就是最大的安慰了,她抹著眼淚朝蘇卿卿道謝。

  趙集這才提了另外的話題。

  「殿下,娘娘,眼下天下動亂,東北以外有禹王虎視眈眈,西北一帶有榮安侯蠢蠢欲動,朝廷又對太子殿下下了必殺令,這紛雜之際,不知殿下想要日後如何?」

  說著,趙集抱拳,滿目真誠。

  「臣雖官職低微,可好歹也是一縣之令,殿下若是願意,臣這大同縣願意成為殿下的大後方。」

  趙集的話說的明明白白,稱得上是推心置腹了。

  「況且殿下的兵馬現在還未到,殿下和娘娘若是貿然離開,只怕容易遇上危險。至於城中百姓,殿下大可放心,娘娘帶病治匪那一幕,給城中百姓帶來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目前滿城百姓對娘娘和殿下唯有感激之情,絕不會再發生之前那種圍坐縣衙的事。」

  容闕一擺手。

  「趙大人誤會了,我怎麼會那般想,只是我們留在大同縣,對大同縣百姓而言,不公平。

  朝廷對我的態度趙大人明白,一旦我若留在這裡,大同縣必定會不得安寧。」

  趙集舔了舔嘴皮,「那殿下...」

  蘇卿卿笑著接了這話音,「我們準備一路向南,回召國,餘下的,從長計議。」<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