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著林小水若有所思的表情她就知道小姑娘又想歪了,可她也懶得再解釋。正要打道回府的時候,忽然間意識空間的功德池中嘩啦啦湧入了一大波功德,巨大的舒適感讓把葉懸光沖得有些眩暈。她恍惚了那麼幾秒鐘,然後才開始琢磨到底發生了什麼。

  是研究所那邊研究出了黑火.藥,還是說他們把蒸汽機倒騰出來了?

  一定要是造福很多人的大發明,才能獲得這麼多的功德之力吧?

  葉懸光排查了一遍領地內的產業,還是沒找到突發功德的原因。正在她思考著是不是哪片地里偷偷長出了雜交水稻的原因時,一封從遠方送來的信告訴了她這些功德的來源。

  謝如期把人家稗人的老窩給端了。

  不但端了老窩,還拉了十幾萬的稗人入伙,直接在西邊搞起了多民族聯合貿易協會和聯合軍。再過不久可能就要帶著人回來了。

  葉懸光:???

  作者有話說:

  愉快吃瓜癱平的小葉子:我讓你去做大使,你咋把對方首都給我端了???

  第16章

  謝如期的信上說,他在稗人的集市上遇到了一個名為卓拉的女人。她是稗人依寧部的首領之女,一心想著回去。她和謝如期聯手,裡應外合之下,破了依寧部的防守,一夜腥風血雨後,這個稗人四大部族之一的首領換了人。

  卓拉能從嬌嬌公主的身份迅速轉變為地頭蛇,不可謂不心黑手狠足智多謀,她以女子之身執首領印,自然是引得諸多不滿。可她敢手刃親父,又有謝家軍和她自己收攏的武裝力量站台,底下的人就算有意見也敢怒不敢言。

  卓拉上任後就直接乾脆地站在了謝如期這邊,在族人想要反對時,謝如期帶來的那些打量價廉物美的貨品起到了作用。量大質優的布匹、鹽塊、糧食正好迎合了天災之下牧民們對生活的擔憂,底層民眾是不在乎上部爭端的,他們只要能過自己的安寧日子,上面坐著的人是誰並不在乎。想要趁機作亂的族中長老沒能如願,反倒是被卓拉抓住了把柄,趁機擼下去不少人,把自己的人塞到了那些位置上,算是站穩了腳跟。

  而且正好遇到了想要趁亂來吃下依寧部的翁巴部,卓拉乘勝追擊,連殺十幾名大將,又跟翁巴部討價還價,吞掉了翁巴部的三分之一的地盤。

  卓拉減稅賦輕徭役,又將前任首領搜刮的金銀器物拿出來充實基建。和謝如期他們合作開啟了一系列農副業發展計劃,即將開展轟轟烈烈的基建事業。謝如期這次來信,也表達了西關之外地廣人稀,若是有神龍山容納不下的難民,也可考慮遷往關外。

  葉懸光:「……」

  從反饋的功德值來看,那邊的民眾應該是非常滿意的。

  只不過,我以為你是文成公主入吐蕃,沒想到你是去搞一帶一路的啊???

  又過了十幾天,在關外很是搞了一番事的謝小將軍滿載而歸。

  不僅帶回了稗人的友誼,關外特產肉奶製品,還帶回了大量在卓拉的幫助下找到的新物種的種子。葉懸光過去看了看,有西瓜,胡蘿蔔,花生,辣椒,還有長絨棉。

  好東西還真不少。

  除了食譜可以大大豐富之外,植物油冶煉和棉花紡織兩大項行業也可以提上日程了。油脂和食物豐富後,人們的營養狀況也能得到提高,還有胡蘿蔔和關外的肉奶補充,可以減少夜盲症的數量。對於軍隊的戰鬥力也是一種提升……

  葉懸光越想越多,好像聽到了功德值嘩嘩入帳的聲音,不由得整條龍都沉醉了。

  謝如期走到葉懸光面前,恭敬行禮:「上神。不知草民之前寄來的信……」

  葉懸光這才回過神來,說道:「啊,你回來了啊,你寄的信我看了,說是要遷人到關外是吧?想法挺好,不過沒那個必要了,咱們自己的人都有點不太夠了。」

  謝如期:?

  「朱元江他們又搞出幾個新的工廠,大量招人。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東邊更亂了,現在不讓難民亂跑了,咱們現在一天其實收不到幾個人了。」葉懸光說。

  大興朝確實更亂了。

  自從韓兆義自立為寧王之後,很多人其實都在默默觀望,想要看這位第一個揭竿而起的人會是什麼下場。可他們左等右等,朝廷出兵倒是出兵了,可沒見到什麼成效,反倒是韓兆義安居寧陵二洲,越發有兵強馬壯之勢。於是有心思的人也都壓不住了,紛紛開始自立為王,一副輸人不能輸陣的樣子,一時間大興朝群王並起,這個是先帝流落在外的私,那個可能就是皇帝曾祖父家的遠親,可能皇陵里的當事人都不知道自己有這麼些後代。

  這時候的難民就不再是難民,而成了移動的兵員庫。這些大部分都是雜牌軍的「王」見人就搶,搶了就充軍,一時間海內沸騰,人民生活的苦難比之昏君當政時有過之而無不及。而這種苦難,又全被百姓歸為「今上昏庸」上去。

  葉懸光覺得皇帝有點冤枉。其實那時候人家是準備以雷霆之勢鎮壓來著,只不過派出去的謝家軍被她半路拐走了而已。

  等等,當時好像他只給了謝如期一幫老弱病殘,沒讓謝家軍出戰來著?

  那沒事了,竟然敢欺負她的人,造反造得好!

  謝如期聽到這消息卻沒有大仇得報的快感,相反,他的表情看起來有點怔忪,還有點……憂傷。<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