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說罷拍拍叢茂勛的肩膀,留給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便離開了。
恰此時,無聲勝有聲。
叢茂勛什麼也沒說,只是當晚,韓風臨的飯桌上多了兩道菜,床榻上也換了更為柔軟的被褥,韓風臨特意看過,那些並不違制,這隻黃鼠狼竭盡心思想要討好他,卻不忘給自己留有餘地,還真是夠謹慎!
不過韓風臨故意說給叢茂勛的那些話,他到底還是聽進去了些。能聽進去便好,這圈套總歸是要讓他自己鑽,才能更牢靠。
韓風臨並非貪圖享樂之人,只不過有李倏授意,他便努力做個貪官污吏。
時至夜間,韓風臨飲下一杯酒,還故意將酒擦在腕間衣角上,弄作滿身酒氣的模樣,晃晃悠悠著跑去叢茂勛的院落,非要拉著叢茂勛說什麼事。
他像是一個醉酒胡鬧的富貴王侯,叢茂勛又不能將人轟走,只得如同應對李長衍般恭恭敬敬侯著。
韓風臨一隻手臂搭在叢茂勛肩膀上,與他如同酒肉兄弟一般,笑著從袖中取出把李倏交給他的密旨,拍在叢茂勛胸口,衝著他直笑。
叢茂勛不知其為何物,但展開看到那上面紅色的印章,一眼便認出那是什麼,見帝王印如同親見陛下,叢茂勛慌慌張張跪拜在地。
韓風臨彎腰將他扶起,「叢兄,此處無人,且不必拘禮,先看看陛下說了些什麼罷。」
讀完密旨,叢茂勛面露喜色,對京都方向恭恭敬敬叩首,「皇恩浩蕩,微臣謝陛下隆恩。」
看著那個伏在地上的背影,韓風臨眼睛裡閃過一抹嘲諷,笑著道:「我可是在給陛下去的奏報里,大大讚揚了叢兄。」
叢茂勛自是萬分感謝,「愚兄早就聽聞人說,賢弟乃是陛下最是信任倚重之人,如今看來,傳言不虛啊。」
韓風臨自然知曉他這個聽聞是從哪裡聽來的,「叢兄知道便好,往後陛下那裡有我為你說話,叢兄仕途必定明朗。只是……」
話鋒有轉,叢茂勛心底忽而緊張起來,一雙眼睛緊盯著韓風臨,生怕他說出什麼對自己不利的話來。
韓風臨淡淡笑著:「下面難免有那麼幾個不懂事的,這奏摺層層遞上去,卻還要費些功夫……」
這位韓大人是御前紅人,與當今聖上有著不可告人的私密關係,他若想遞什麼奏摺還不是一句話的事。究竟要費什麼功夫,二人同在官場中,彼此心照不宣。韓風臨靜默著等待叢茂勛在聽懂他的暗示後,究竟會不會很懂事。
只見叢茂勛猶疑片刻,從袖中摸出一摞銀票,拍到韓風臨手上,「還得勞韓大人費心。」
韓風臨粗略地瞧了一眼,那一摞銀票足有三千兩。據韓風臨所知,叢茂勛其人年俸不過百兩紋銀,他不吃不喝要在這個位子上坐三十年才能得這一摞銀票。而這些足以夠京都中幾百戶人家一年的衣食住行。
一分錢沒拿,韓風臨輕推開叢茂勛的手,「叢兄誤會了,我可不是這個意思啊。」
韓風臨適才的意思可不就是這個,怎麼又不要了呢?叢茂勛再堅持不讓韓風臨為了他的事情勞神傷財,被韓風臨用力按下手臂,神情有些冷淡。
「叢兄為官這麼多年,做事還這樣直白,怎麼就不懂轉個彎呢?」
韓風臨搖著頭,慢步走出門外,「三千兩銀子,哈哈哈……」
那笑聲中滿含嘲諷之意,倒叫叢茂勛沒由來的心驚,這位金玉其表的年輕人或許並非他想像中的空有其表。他後知後覺,韓風臨身上那件不起眼的薄衫是用以雲錦所做底制就,髮帶所綴玉石*是頂好的玉髓,一直跟在皇帝陛下身邊,見識過這世間奢侈繁華。自己這三千兩紋銀如何能入得這位小大人的眼。
叢茂勛忙又著人去自己的私庫中取來三倍的銀錢,並幾幅價值連城的古董字畫,親自跑了一趟韓風臨居住的院落,請求再給他一個可以孝敬的機會,他候在門外足以一炷香的功夫,只得了兩個字:不見。
第52章 魚咬鉤
是以叢茂勛猜測是自己一時大意,惹得這位身負皇命的小大人生了氣,又實在擔心他會去向皇帝陛下吹枕頭風,一時間慌不擇神。
府衙主簿梁衡在旁勸導,「大人不妨想一想,韓大人或許並不喜銀錢,他那般言辭是想向您要些別的什麼東西?」
叢茂勛眉毛輕佻,神色疑惑,「此言何意?」
梁衡似胸有成竹,沉聲道:「屬下雖不才,卻也聽人說起過這位名動京城的韓大人,傳聞中他滿腹經綸,是個極致溫雅之人,即便在人才濟濟的京都之中也頗受讚譽。雖說我並未曾親眼所見,但想來頗得聖心之人絕非粗陋之輩。銀錢此等俗物怕是難以令他心動,何況大人您有多少銀錢可以多過陛下所賞賜?」
叢茂勛暗自思忖片刻,瞧了一眼梁衡,這個年輕人一直以來都頗為得力,是條不叫但會咬人的狗,他能穩坐釣魚台,多多少少都有此人功勞。
叢茂勛負手而立,「你這話很有些道理,依你之見韓風臨是想要同本官要什麼呢?」
「屬下揣度韓大人之意,他怕是想要大人您一點忠心。」
他既入仕途,就絕不是對名利全然不在意之人,若說他仍表現得看不上銀錢俗物,大概是因為這些於韓風臨而言唾手可得。而人心所向卻並非他得陛下一點寵愛就能夠擁有的。
想到此處,叢茂勛心緒漸漸平靜,他得好好想一想該如何來向韓風臨表忠心。
恰此時,無聲勝有聲。
叢茂勛什麼也沒說,只是當晚,韓風臨的飯桌上多了兩道菜,床榻上也換了更為柔軟的被褥,韓風臨特意看過,那些並不違制,這隻黃鼠狼竭盡心思想要討好他,卻不忘給自己留有餘地,還真是夠謹慎!
不過韓風臨故意說給叢茂勛的那些話,他到底還是聽進去了些。能聽進去便好,這圈套總歸是要讓他自己鑽,才能更牢靠。
韓風臨並非貪圖享樂之人,只不過有李倏授意,他便努力做個貪官污吏。
時至夜間,韓風臨飲下一杯酒,還故意將酒擦在腕間衣角上,弄作滿身酒氣的模樣,晃晃悠悠著跑去叢茂勛的院落,非要拉著叢茂勛說什麼事。
他像是一個醉酒胡鬧的富貴王侯,叢茂勛又不能將人轟走,只得如同應對李長衍般恭恭敬敬侯著。
韓風臨一隻手臂搭在叢茂勛肩膀上,與他如同酒肉兄弟一般,笑著從袖中取出把李倏交給他的密旨,拍在叢茂勛胸口,衝著他直笑。
叢茂勛不知其為何物,但展開看到那上面紅色的印章,一眼便認出那是什麼,見帝王印如同親見陛下,叢茂勛慌慌張張跪拜在地。
韓風臨彎腰將他扶起,「叢兄,此處無人,且不必拘禮,先看看陛下說了些什麼罷。」
讀完密旨,叢茂勛面露喜色,對京都方向恭恭敬敬叩首,「皇恩浩蕩,微臣謝陛下隆恩。」
看著那個伏在地上的背影,韓風臨眼睛裡閃過一抹嘲諷,笑著道:「我可是在給陛下去的奏報里,大大讚揚了叢兄。」
叢茂勛自是萬分感謝,「愚兄早就聽聞人說,賢弟乃是陛下最是信任倚重之人,如今看來,傳言不虛啊。」
韓風臨自然知曉他這個聽聞是從哪裡聽來的,「叢兄知道便好,往後陛下那裡有我為你說話,叢兄仕途必定明朗。只是……」
話鋒有轉,叢茂勛心底忽而緊張起來,一雙眼睛緊盯著韓風臨,生怕他說出什麼對自己不利的話來。
韓風臨淡淡笑著:「下面難免有那麼幾個不懂事的,這奏摺層層遞上去,卻還要費些功夫……」
這位韓大人是御前紅人,與當今聖上有著不可告人的私密關係,他若想遞什麼奏摺還不是一句話的事。究竟要費什麼功夫,二人同在官場中,彼此心照不宣。韓風臨靜默著等待叢茂勛在聽懂他的暗示後,究竟會不會很懂事。
只見叢茂勛猶疑片刻,從袖中摸出一摞銀票,拍到韓風臨手上,「還得勞韓大人費心。」
韓風臨粗略地瞧了一眼,那一摞銀票足有三千兩。據韓風臨所知,叢茂勛其人年俸不過百兩紋銀,他不吃不喝要在這個位子上坐三十年才能得這一摞銀票。而這些足以夠京都中幾百戶人家一年的衣食住行。
一分錢沒拿,韓風臨輕推開叢茂勛的手,「叢兄誤會了,我可不是這個意思啊。」
韓風臨適才的意思可不就是這個,怎麼又不要了呢?叢茂勛再堅持不讓韓風臨為了他的事情勞神傷財,被韓風臨用力按下手臂,神情有些冷淡。
「叢兄為官這麼多年,做事還這樣直白,怎麼就不懂轉個彎呢?」
韓風臨搖著頭,慢步走出門外,「三千兩銀子,哈哈哈……」
那笑聲中滿含嘲諷之意,倒叫叢茂勛沒由來的心驚,這位金玉其表的年輕人或許並非他想像中的空有其表。他後知後覺,韓風臨身上那件不起眼的薄衫是用以雲錦所做底制就,髮帶所綴玉石*是頂好的玉髓,一直跟在皇帝陛下身邊,見識過這世間奢侈繁華。自己這三千兩紋銀如何能入得這位小大人的眼。
叢茂勛忙又著人去自己的私庫中取來三倍的銀錢,並幾幅價值連城的古董字畫,親自跑了一趟韓風臨居住的院落,請求再給他一個可以孝敬的機會,他候在門外足以一炷香的功夫,只得了兩個字:不見。
第52章 魚咬鉤
是以叢茂勛猜測是自己一時大意,惹得這位身負皇命的小大人生了氣,又實在擔心他會去向皇帝陛下吹枕頭風,一時間慌不擇神。
府衙主簿梁衡在旁勸導,「大人不妨想一想,韓大人或許並不喜銀錢,他那般言辭是想向您要些別的什麼東西?」
叢茂勛眉毛輕佻,神色疑惑,「此言何意?」
梁衡似胸有成竹,沉聲道:「屬下雖不才,卻也聽人說起過這位名動京城的韓大人,傳聞中他滿腹經綸,是個極致溫雅之人,即便在人才濟濟的京都之中也頗受讚譽。雖說我並未曾親眼所見,但想來頗得聖心之人絕非粗陋之輩。銀錢此等俗物怕是難以令他心動,何況大人您有多少銀錢可以多過陛下所賞賜?」
叢茂勛暗自思忖片刻,瞧了一眼梁衡,這個年輕人一直以來都頗為得力,是條不叫但會咬人的狗,他能穩坐釣魚台,多多少少都有此人功勞。
叢茂勛負手而立,「你這話很有些道理,依你之見韓風臨是想要同本官要什麼呢?」
「屬下揣度韓大人之意,他怕是想要大人您一點忠心。」
他既入仕途,就絕不是對名利全然不在意之人,若說他仍表現得看不上銀錢俗物,大概是因為這些於韓風臨而言唾手可得。而人心所向卻並非他得陛下一點寵愛就能夠擁有的。
想到此處,叢茂勛心緒漸漸平靜,他得好好想一想該如何來向韓風臨表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