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清河王好像真的什麼心思都沒有, 就顧著給魏國皇帝辦事了。

  陳家肯定要脫離南陳,那清河王把陳家拉攏過來不是也很好嗎?

  陳家投靠北魏是投靠, 投靠大燕不也一樣是投靠。魏國皇帝還可能把陳家用完就丟,跟了大燕卻是有從龍之功, 除非犯什麼滅九族的大罪,不然高懷瑜都不可能虧待陳家。這樣看來陳家也很好拉攏, 可以與元熙一戰。

  而他呢,他在北魏一輩子也只能做個邊軍守將了, 跟著小王爺光復了大燕,怎麼也能撈個國公噹噹吧?他和當年的霍大將軍舊部肯定都對高懷瑜忠心耿耿啊。

  魏國還沒吃下燕國舊地, 又有陳家可以拉攏, 這是多好的機會,為什么小王爺就沒反應?

  趙毅等得著急,只能在御駕離開的前一日藉口與清河王敘舊道別,跑到高懷瑜軍帳中旁敲側擊。

  然而高懷瑜什麼都沒有回答他, 只冷冷道:「好好守住這裡, 陛下帶來的不止護衛御駕的禁軍, 新調來一萬重騎你以為是在防著什麼?這邊已經不是只有舊燕軍了。你若生事,都不必孤出手。」

  一萬重騎,人不算多,可那是重騎,連馬都全副武裝的重騎。

  在那個冷兵器時代,這樣武裝到馬的騎兵就相當於現代的一輛坦克,戰力不是幾個大頭兵能比的。這一萬重騎,打下兩三個州都完全夠了。

  當年十幾歲的元熙就帶著那麼三千重騎,擊潰了梁國國內十萬叛軍一戰成名,得封成平侯。

  他登基之後還繼續打磨擴張這支重騎,賜名天鉞,裝備比原先還要精良。一萬騎放在這裡,別說趙毅了,南陳看了都得抖三抖。

  想造反?高懷瑜要是有那個心還行,沒那個心的話,就他自己,又不能一呼百應招來人馬,又不是師出有名,還想跟一萬天鉞軍對著幹?

  何況附近也不止這一萬天鉞軍,天鉞軍是重騎精銳,魏國派到地方駐守的普通軍隊還有很多呢。

  他趙毅要是敢生事,就是找死。

  「小王爺……」趙毅目瞪口呆,清河王不回答他話就算了,竟然還威脅他?

  「好自為之吧。」高懷瑜淡淡道,「出去。」

  趙毅欲言又止,最後什麼都沒說,行禮告辭。

  上輩子高懷瑜殺了幾個勸他造反覆國的倒霉鬼,那是被逼無奈。都是老師舊部,在他們沒做出什麼事之前,高懷瑜不想殺人。

  當年那是個個都想要他反,他不想反都要逼他反,他不得已只能殺人立威。現在沒走到那一步,他還是希望自己這幾個老熟人能看清現實安分些。

  翌日元熙帶著高懷瑜北上。

  南陳在附近的駐軍也緊接著知道了陳家投靠北魏的消息,一個個都無比緊張,快馬加鞭往成康送急報。他們盯著陳家,缺想動也不敢動。

  陳家投降了北朝的消息傳回成康,南陳那邊果然還是坐不住了,老皇帝當即調遣邊軍進攻陳家軍,又是一場大戰。

  元熙根本不擔心這邊戰事,他招降陳家,就是為了讓南陳和陳家打起來。為了活命,為了此後在大魏能站穩腳跟,陳家會拼命的。現在陳家都是在靠著他手中的軍備糧草過活,他根本不用擔心陳家會突然反水。

  有陳家在前邊頂著,他可以把心思都放在整頓燕地之上。

  元熙往北走了幾個縣,發現農人已經在準備秋種了。

  大批流民得了安置,分得田地耕種——不過這田不是他們的,歸屬朝廷。朝廷發放糧種,他們耕種之後交一部分糧即可。既能安置流民,又能不耽誤農耕。

  元熙早就想在田地上做做文章了。

  自中原分裂百年,皇帝一個接一個換,世家高門豪紳大族卻還是那幾個,天下的耕地十之六七都在他們這一小部分人手裡。

  普通老百姓原本手裡也有分到的田地,可一旦遇到點什麼事,就很容易要淪落到賣地求生的地步,買地的自然是有錢人。

  能買地的有錢人,還大多家裡做著官,有特權,地落到他們手裡,耕作出來就不用交稅了。

  如此在普通人手裡需要交稅的地越來越少,朝廷收不上稅就窮。而賣了地的老百姓還得花錢租地種,人家地主不用交稅,可他們還得給地主交糧,人都活不下去了,可不就要生亂麼。

  誰都能想到解決問題的法子,可卻很難實行。普通人活不下去了都會造反,那些高門豪紳又能是什麼好欺負的麼?都是站了幾十年的大家族了,元熙都不敢說隨便下道詔書把人家田給收了。

  大魏元熙不好動,但燕地就很好動。

  燕地如今有大片無主土地,部分是因為戰亂,人都跑了無人看管。還有一部分是高璋帶著人殺出來的。

  原本元熙叫高璋重啟當年的新律,就是讓高璋去殺人的。上輩子他就用高璋,狠狠收拾了燕地的那些存有異心的官員和不安分的世家勛貴,還砍出了一大批田地給他用以安撫民心。

  元熙對付這些人的方式很粗暴,查,誰家能是完全乾淨的,查出來就照著高璋定的新律殺。

  燕地本來就亂,也不怕更亂點。燕地這些人大部分又不做大魏的官,元熙還會怕動了他們導致政局不穩麼?他們手上也沒兵,敢生事也能迅速鎮壓下去。

  離開建平這段時日,高璋就帶著他給的人把燕地官場上上下下的人砍了一大半。地方豪強被查出這個查出那個,牽連了不少人,一瞬間多少高樓塌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