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陸知一隻手顫抖著捂住半邊臉,腦海嗡鳴一片,全身灼熱的血液仿佛逆流著,流過四肢百骸,淌過勃勃胸膛,汩汩衝擊著心房和眼眶。

  躁動著,叫囂著,想要痛哭失聲,想要仰天長嘯。

  他失去的故土,死去的父母,離散的兄弟們,能看到嗎?

  那些在戰爭和苦難中流落的同袍和父老,能看到嗎?

  他們曾經一同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鄉,可是今天,有人補償了他們,一個新的歸宿。

  他們有家了,有家了!

  不遠處廣場上,傳音侍衛們開始同時向四周的每一位軍人,宣讀皇家禁衛軍的宣誓誓詞。

  誓詞簡單而朗朗上口,哪怕任何一個不識大字的婦孺都能聽懂:

  「我等皇家禁衛軍,宣誓永遠護衛我們的國家,保護我們的百姓,效忠我們的君王……」

  「我們將奮勇殺敵,永不退縮,一往無前……」

  「我們將與同袍戰友,並肩作戰,同生共死!」

  「我們將與家國百姓,榮辱與共,共死同生!」

  陸知再也抑制不住,喉嚨一團熱氣哽咽,氣息顫抖而壓抑,雙眼漸漸模糊,有濕意從指縫間滾滾流淌而出。

  當誓詞宣讀完畢,士兵間漸漸傳來無數隱約嗚咽聲。

  不知是誰先起的頭,逐漸不約而同,唱起一首古老的軍歌,歌聲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從稀疏變得越來越嘹亮,莊嚴且肅穆地迴蕩在廣場上空,迴蕩在每個人耳邊: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敵有兵戈,吾有血肉,保家衛國,志所向也……」

  「志之所趨,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銳兵精甲,不能御也……」

  作者有話說:

  居然有很多人質疑20畝田,稍微解釋一下,很多同學好像對古代土地面積和生產力沒有概念

  不同朝代不同時期人口不同,很多朝代一個男丁分100畝都是正常的(尤其本文處在戰亂年代人口減少,還能分更多)

  這裡一個士兵20畝(三年才會兌現),實際上是以士兵為一個丁口的一戶人,包括父母妻兒在內平均一戶四口人的情況下20畝,相當於人均4-5畝,是非常少的,按古代生產力4-5畝才能養活一個人,20畝只是最最最基本的保障,甚至多生一兩個孩子都可能吃不飽的程度

  缺乏這方面認知的同學,感興趣的話具體可以看看評論區關於古代授田的科普長評

  PS再強調一下本文是帶金手指系統的架空架空架空,對古代歷史各個朝代都有一定參考,不是哪個朝代歷史文

  第39章 處置宗室【一更】

  待人群歌聲漸漸散去, 蕭青冥命書盛將田契,和刻有個人名字的新銘牌分發下去。

  那是一塊不到巴掌大的小木牌,製作精十分良, 正面刻著「皇家禁衛軍」五個朱紅大字,反面清楚地刻有名諱, 職位,所屬軍營,上面還有一串奇怪的符號作為編號。

  秋朗身為皇家禁衛軍統領, 編號是符號「1」,張束止則是符號「2」,以後新加入的軍士, 會依次往後排序。

  軍營中重名的現象是普遍情況, 但編號一人一號絕不會重複,每年清查名冊時, 只要按照編號就能輕鬆掌握軍隊人數和空額數目。

  當軍士上戰場之前, 上級會將所有人的銘牌收走,戰事結束,存活著的取走銘牌, 無人認領的即可視作死亡或者失蹤。

  戰死沙場的烈士, 他所代表的編號也會一併封存,與遺書和撫恤銀一起發到家人手上。

  看台上, 幾位幽州出身的武將紛紛向陸知道賀,後者這才反應過來, 自己一個堂堂指揮使當著這麼多士兵和君主的面失態, 實在太丟人了。

  他慌亂地揉著漲紅的臉, 兩隻腳都不知該往哪兒邁。

  他上身還赤著, 趕緊胡亂穿上衣服, 連繫帶都系得亂糟糟。

  凌濤大喇喇地拍拍他的肩頭,酸溜溜地咂咂嘴:「陛下的首位禁衛軍,如此殊榮,我們可都要羨慕死了。」

  陸知咧嘴一笑:「不敢當,末將就是嘴快了些,腦子一熱,就上頭了。不過——」

  他撩起衣擺,露出腰間一片紅彤彤的皮膚,原本的奴印已經完全被「皇」字標記所取代。

  他再也不用拿腰帶圍上好幾圈,生怕被人看見奴印,連洗澡都不敢全脫光。

  再也不用忍受他人歧視的眼神,因為大家身上都有一樣的記號,是平等的「人」了。

  凌濤翻了個白眼:「你可別炫耀了,老子馬上也去紋一個。」

  相對於武人的狂歡,另一側坐著文官們氣氛十分凝重,他們彼此搖著頭,不斷地交換著眼神,面上神情是顯而易見的不滿和反對。

  兵部尚書關冰皺著眉頭:「眼下非常之時,陛下體恤武人之心雖無可厚非,但陛下如此當眾誇下海口,還是太過了。」

  「說是田契三年內兌現,萬一三年後,依然無法實現今日承諾,對陛下的威望恐怕是難以想像的打擊。」

  吏部尚書厲秋雨本也想點頭贊同,但轉念想起喻攝政在城頭上曾與他說的話,又謹慎地道:「當日燕然大軍圍城時,陛下也曾為鼓舞士氣,對守城的將士們誇口,說七日之內必將退敵。」

  「當時大家也都不相信,覺得陛下只是安定軍心胡口亂鄒的,可後來的結果,你們也看見了……會不會,陛下心裡已經有別的打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