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自此一事,我被貶謫巴蜀,他深得父皇寵幸,高下立判,我心中何其不甘。故而雖身居天涼山廟堂之遠,我卻開始暗中培植勢力,謀劃布局。有朝一日重回京城,那時我要與他堂堂正正對上一局,鹿死誰手,成敗未定。」
頓了頓,他低聲道:「雲芳蕁之事,是個意外。」
寧惜一愣,其實追蹤溯源,二人無論曾經亦或是現今的交集都與此人密不可分,但說來多少有些尷尬,故而彼此都是避而不談,卻不想今日他竟主動提及。
「你若不喜,便不必說...」她垂眸低聲道。
「不是你想得那般。」
他輕笑了下,將她拉入懷中,溫柔摩挲著她的肩頭,小金輕巧跳到了桌子上,和小銀嬉戲成一團。
「我曾對她可謂是『別有所圖』,卻與男女之情無干係。靖國侯府四小姐,亦與暗堂殺手關係匪淺,我從一開始便知曉她的身份。老侯爺是昔日與太、祖打天下的功臣,門第顯赫,雲瀾濤貌似中庸,實則老奸巨猾,侯府大小姐嫁與魏王為妻,大少爺卻是秦王心腹,不可不說左右逢源。還有最重要一點,雲芳蕁,她是二弟心中念念不忘許多年的人。」
寧惜不想連這一點他也知曉,如此說來,當年在天涼山種種便說得通了。原來那些看似風花雪月的兒女情長,背後卻是步步心驚。
李洛卿一嘆,攬著她的手臂收緊了些:「我確實動過利用她來報復李玄煜的心思,不過最後仍是收了手。他的陰謀手段我所不齒,但成王敗寇我無話可說,若我當真這樣做,又與他有何區別?」
仇恨的力量如此可怖,輕易將一個人變成了他所憎恨的樣子。
他終是不忍為爭權奪利,變得面目全非,他從來不想要什麼皇位,做什麼皇帝,說穿了爭的只是一口氣罷了。
故而這亦是他最終一敗塗地的原因。
李玄煜從來對皇位勢在必得,與他水火不容你死我活。
他連求勝之心也沒有又怎生能贏?
☆、朱明(12)
「後來的事,想必你也知曉了。」
寧惜默然頷首。
「我在薊州鎮時,本已看破種種,無心東山再起,直到韃鞳進犯,我遇見了一位故人。」
「鬼面軍師?」
「不錯,他其實是我四弟,當年的魏王李世賢。」
寧惜微驚,細想來當初她見那人確實身形熟悉,只是魏王李世賢何等風流俊逸,那鬼面軍師陰狠狡詐,怎想到是一個人?
「他沒死?」
當年李世賢逼供謀反,不是已被當場格殺,怎會幾年後成了韃靼的軍師?
李洛卿點了點頭,面色凝重:「個中緣由我不清楚,但當年京中確實混有韃靼細作,許是他兵敗炸死,或為人所救,與韃靼人勾結到一起,投敵叛變。」
「當年本是我與他聯手對付李玄煜,我在明,他在暗,但後來他中了二弟挑撥離間之計,先行發難,功敗垂成。故而他遷怒與我,此番破城之後立刻逼我現身,將我囚禁,折磨報復。」
想起他在地牢中白衣染血,眸中死寂無瀾,還有肩胛洞穿的鐵鏈,寧惜忽而心中疼惜,忍不住道:
「你為何自投羅網?」
李世賢以滿城婦孺性命逼他現身,她並非不信他心慈仁善,只是她不信他沒有脫身之計,何苦這般束手就擒任人宰割。
李洛卿不由苦笑了一下,道:「一則,大軍圍城,我當時手下損兵折將,混在流民當中,若強行突圍勝算不高。」
「二則我不曾料到,他對我的怨恨非一日之深,曾經聯手也不過各取所需,幾樁陳年舊事這番一併算起。他出身低微,生身母親是一名才人,後因得罪了母后,被父皇遷怒,賜白綾而死。以及,當年那疏勒公主也曾對他示好,他對沙婭暗自愛慕卻不敢表露,直到我被二弟陷害,沙婭自盡,他也將這帳算在了我頭上......」
說到此,他不由伸手捏了捏眉頭,時過境遷,竟是頗有些哭笑不得,他究竟何錯之有?
「而三則...我必須弄清楚一些真相,哪怕是,以身犯險。」
「何事?」
他頓了頓,沉下臉色,緩緩道:「自我重回京城,與李世賢聯手也好,與李玄煜相鬥也罷,總感覺冥冥中有某種勢力左右,包括於太傅之死,李世賢匆忙逼宮,乃至是父皇的病,都像是有誰在這幕後操控著。原先我以為是二弟棋高一籌,畢竟是他笑到了最後,而今韃靼南侵,李世賢死而復生,我才明白這一切並非如此簡單。」
「太、祖建大昭天下不滿五十年,安寧初定,百廢待興,父皇在位二十餘載,政績平平,甚至一再寵幸佞臣。但邊關穩固,百姓日漸富足,並無大過,唯有兩件:縱容外戚,姑息開國功臣。而蕭太師權傾朝野之時,背地經商放貸,大肆斂財,被抄家之後,財產盡數充繳了國庫。如今輕役少稅,軍中糧餉充足,你道最後是誰算計了誰?」
「而李玄煜生性獨斷專橫,殺伐果斷,他繼位之後,率先所做之事便是,收兵權,治功臣,削藩王。」
而此時若有外敵入侵......
「如此說來,幕後黑手是韃靼?」
李洛卿搖頭:「不,此人必定是大昭皇室中人,才能不動聲色預謀如此之久,他一直遠離京城,暗地蟄伏,韜光養晦,一旦發難,必定要掀起一番驚濤駭浪,到時候這天下,恐怕易主。」<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頓了頓,他低聲道:「雲芳蕁之事,是個意外。」
寧惜一愣,其實追蹤溯源,二人無論曾經亦或是現今的交集都與此人密不可分,但說來多少有些尷尬,故而彼此都是避而不談,卻不想今日他竟主動提及。
「你若不喜,便不必說...」她垂眸低聲道。
「不是你想得那般。」
他輕笑了下,將她拉入懷中,溫柔摩挲著她的肩頭,小金輕巧跳到了桌子上,和小銀嬉戲成一團。
「我曾對她可謂是『別有所圖』,卻與男女之情無干係。靖國侯府四小姐,亦與暗堂殺手關係匪淺,我從一開始便知曉她的身份。老侯爺是昔日與太、祖打天下的功臣,門第顯赫,雲瀾濤貌似中庸,實則老奸巨猾,侯府大小姐嫁與魏王為妻,大少爺卻是秦王心腹,不可不說左右逢源。還有最重要一點,雲芳蕁,她是二弟心中念念不忘許多年的人。」
寧惜不想連這一點他也知曉,如此說來,當年在天涼山種種便說得通了。原來那些看似風花雪月的兒女情長,背後卻是步步心驚。
李洛卿一嘆,攬著她的手臂收緊了些:「我確實動過利用她來報復李玄煜的心思,不過最後仍是收了手。他的陰謀手段我所不齒,但成王敗寇我無話可說,若我當真這樣做,又與他有何區別?」
仇恨的力量如此可怖,輕易將一個人變成了他所憎恨的樣子。
他終是不忍為爭權奪利,變得面目全非,他從來不想要什麼皇位,做什麼皇帝,說穿了爭的只是一口氣罷了。
故而這亦是他最終一敗塗地的原因。
李玄煜從來對皇位勢在必得,與他水火不容你死我活。
他連求勝之心也沒有又怎生能贏?
☆、朱明(12)
「後來的事,想必你也知曉了。」
寧惜默然頷首。
「我在薊州鎮時,本已看破種種,無心東山再起,直到韃鞳進犯,我遇見了一位故人。」
「鬼面軍師?」
「不錯,他其實是我四弟,當年的魏王李世賢。」
寧惜微驚,細想來當初她見那人確實身形熟悉,只是魏王李世賢何等風流俊逸,那鬼面軍師陰狠狡詐,怎想到是一個人?
「他沒死?」
當年李世賢逼供謀反,不是已被當場格殺,怎會幾年後成了韃靼的軍師?
李洛卿點了點頭,面色凝重:「個中緣由我不清楚,但當年京中確實混有韃靼細作,許是他兵敗炸死,或為人所救,與韃靼人勾結到一起,投敵叛變。」
「當年本是我與他聯手對付李玄煜,我在明,他在暗,但後來他中了二弟挑撥離間之計,先行發難,功敗垂成。故而他遷怒與我,此番破城之後立刻逼我現身,將我囚禁,折磨報復。」
想起他在地牢中白衣染血,眸中死寂無瀾,還有肩胛洞穿的鐵鏈,寧惜忽而心中疼惜,忍不住道:
「你為何自投羅網?」
李世賢以滿城婦孺性命逼他現身,她並非不信他心慈仁善,只是她不信他沒有脫身之計,何苦這般束手就擒任人宰割。
李洛卿不由苦笑了一下,道:「一則,大軍圍城,我當時手下損兵折將,混在流民當中,若強行突圍勝算不高。」
「二則我不曾料到,他對我的怨恨非一日之深,曾經聯手也不過各取所需,幾樁陳年舊事這番一併算起。他出身低微,生身母親是一名才人,後因得罪了母后,被父皇遷怒,賜白綾而死。以及,當年那疏勒公主也曾對他示好,他對沙婭暗自愛慕卻不敢表露,直到我被二弟陷害,沙婭自盡,他也將這帳算在了我頭上......」
說到此,他不由伸手捏了捏眉頭,時過境遷,竟是頗有些哭笑不得,他究竟何錯之有?
「而三則...我必須弄清楚一些真相,哪怕是,以身犯險。」
「何事?」
他頓了頓,沉下臉色,緩緩道:「自我重回京城,與李世賢聯手也好,與李玄煜相鬥也罷,總感覺冥冥中有某種勢力左右,包括於太傅之死,李世賢匆忙逼宮,乃至是父皇的病,都像是有誰在這幕後操控著。原先我以為是二弟棋高一籌,畢竟是他笑到了最後,而今韃靼南侵,李世賢死而復生,我才明白這一切並非如此簡單。」
「太、祖建大昭天下不滿五十年,安寧初定,百廢待興,父皇在位二十餘載,政績平平,甚至一再寵幸佞臣。但邊關穩固,百姓日漸富足,並無大過,唯有兩件:縱容外戚,姑息開國功臣。而蕭太師權傾朝野之時,背地經商放貸,大肆斂財,被抄家之後,財產盡數充繳了國庫。如今輕役少稅,軍中糧餉充足,你道最後是誰算計了誰?」
「而李玄煜生性獨斷專橫,殺伐果斷,他繼位之後,率先所做之事便是,收兵權,治功臣,削藩王。」
而此時若有外敵入侵......
「如此說來,幕後黑手是韃靼?」
李洛卿搖頭:「不,此人必定是大昭皇室中人,才能不動聲色預謀如此之久,他一直遠離京城,暗地蟄伏,韜光養晦,一旦發難,必定要掀起一番驚濤駭浪,到時候這天下,恐怕易主。」<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