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顧徽止看向他,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話。
蘇映不是糊塗,也不是蠢笨,他只是將生活同古書上的事情等同在了一起,認為萬事萬物一個「理」字總能說清。可只要有人的地方,人心就是最大的阻隔。顧徽止不忍拆穿他,他自小錦衣玉食,生活在父母給他搭建的溫柔鄉里,好多事情是看不懂的。
其實若是跟這樣的人生活一輩子也不算糟,至少他會掏心掏肺的對你好,遇到有異議的事情也會耐心的跟你理論。
思緒被拉回,她開口道:「蘇公子說的極是。」
他或許不傻,也想藉此機會來試探試探她何謝堯詡之間究竟有沒有什麼,但想必無論顧徽止說了什麼他都會立馬相信,甚至會暗暗的在心裡自責不應該隨便猜疑。
顧徽止覺得,自己有必要同他解釋一下:「我們二人之間原本只是點頭之交,許是盛京城近來太煩悶了,才讓他們當作話柄議論到了現在。」
「實在可惡!女君同我說這些,想必是真心信任於我,既如此,我便也絕不能瞞著女君。」蘇映一本正經道:「其實早在之前,我母親便同我講過這些,要我做些取捨,一是顧家權勢滔天,我們輕易得罪不起,二是這件事情是空穴來風,顧家五姑娘也並非傳言中的那樣,只是若是去了顧家,事情板上釘釘,就再也反悔不得了。」
「我當時便想,顧五姑娘受了這麼大的委屈,卻又不能與人分說,實在是個可憐人。可我那日在射場上見過女君一面,實在是……」
她應該憔悴不堪,日日憂心自己的終身大事,這才是一個盛京城的貴女該做的事。
可誰又規定了女子打從出生開始就必須為了嫁人生子而努力呢?她有姣好的樣貌,有不菲的家世,儘管這些已經是盛京城大多數人都無法企及的條件了,可她還是要因為那些虛無縹緲的傳聞早早的相看夫家。
由此可見,那些過的不如她的女子想必更加煎熬。
看著蘇映真誠的眼神,顧徽止突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她沒辦法像他一樣毫無保留,有些話她只能爛在肚子裡。
見她不說話,蘇映頓時有些慌了:「我不是要提及女君的傷心事,只是不想瞞著女君罷了。」
看吧,即便是正直如蘇映,也認為這些是她的痛處。
第49章
蘇映是個實心眼的人,顧徽止交代了說只碰見了鄒將軍,他便對所有都掩蓋了關於謝堯詡的事情。
她懶得去疑心蘇映到底介不介意,反正以後她和謝堯詡應該是極少見面了,等到時間長久些,再難拔出的刺也會徹底消失,一連帶著自己的過去。
日子還是得過下去。如謝堯詡所說,他們二人之後再去七巷嶺時再也沒有見過他。
戚夫人和顧徽寧眼看著事情已經成了,索性將提親的日子提上日程,趕在郊祭之前登了顧家的門。
蘇家不算是什麼富貴人家,蘇老尚書一生清貧,可祖上卻實打實的富庶過,送來的禮也都是有些年頭的好東西,顧徽寧一看,立馬便喜笑顏開了——
她不是什麼勢利眼的人,也絕不會因為錢財之事為難蘇家,但至少蘇家肯把家底掏出來,也算是代表他們認可顧徽止這個新婦了。
戚夫人同她們幾個女眷在內堂聊著,蘇映和顧徽彥去了別處。顧禮之一如既往的忙碌著,不過他在也幫不上什麼忙,於是張氏就沒叫人喊他回來。
戚夫人笑的眼睛快眯成了一條縫:「這事定了,我心裡這塊大石頭才算落了地。過些時日請個風水先生來,挑個吉日就把這定親宴辦了吧。」
張氏點頭笑道:「自然是好,郊祭之後便可以著手準備了。」
戚夫人聽了這話更是開心的不得了,道:「好,好。」她倒不是害怕蘇映娶不到新婦,而是這小子眼睛毒,既然認準了顧徽止就萬萬不可能娶別的女君,她還不如今早將這件事情辦了,省的夜長夢多。
張氏偏頭看向顧徽寧,開口道:「待皇后娘娘的身體好些,阿寧的婚事倒也不遠了。家裡一下子少兩個姑娘,倒還真有點空蕩蕩的。」
「若是我我也捨不得,你家這個個都是既聽話又乖巧,在家中養著也舒心。」戚夫人說完這話,突然想到了什麼,疑惑道:「說起來,今年聖上倒是格外寬宥,以往郊祭時重官家中是不允許留女眷的,這次不知怎麼了,竟然下旨可以留一個女眷。」
張氏顯然也是剛剛聽說這個消息,皺眉道:「竟有此事?」顧禮之時常不回家,即便是回了這些事也不會同她講。
「我家沒什麼不好折騰的女眷,倒是阿止可以留在家裡,她身子骨不好,免去一番折騰了。」
顧徽止聞言抬起頭,忙到:「我沒事的,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郊祭……」
顧徽寧明白了她的意思,也道:「也沒什麼折騰的,郊祭的地方也不遠,我到時候問問阿漪,但那個丫頭是個愛湊熱鬧的,只怕也不肯。」
她是必須得去了,張夫人也得陪著顧禮之。
戚夫人,道:「那郊祭不是什麼好事,滿盛京城的官員連帶著家眷都去了,亂糟糟的,是說什麼的都有。」
郊祭每逢四年便要舉辦一次,所以在場之人出了顧徽止應當都去過。
「最主要的,是每到了這個時候,一定會生出來那麼一兩對瞞著家裡人私奔的,最後鬧到聖上面前,便一發不可收拾了。」<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蘇映不是糊塗,也不是蠢笨,他只是將生活同古書上的事情等同在了一起,認為萬事萬物一個「理」字總能說清。可只要有人的地方,人心就是最大的阻隔。顧徽止不忍拆穿他,他自小錦衣玉食,生活在父母給他搭建的溫柔鄉里,好多事情是看不懂的。
其實若是跟這樣的人生活一輩子也不算糟,至少他會掏心掏肺的對你好,遇到有異議的事情也會耐心的跟你理論。
思緒被拉回,她開口道:「蘇公子說的極是。」
他或許不傻,也想藉此機會來試探試探她何謝堯詡之間究竟有沒有什麼,但想必無論顧徽止說了什麼他都會立馬相信,甚至會暗暗的在心裡自責不應該隨便猜疑。
顧徽止覺得,自己有必要同他解釋一下:「我們二人之間原本只是點頭之交,許是盛京城近來太煩悶了,才讓他們當作話柄議論到了現在。」
「實在可惡!女君同我說這些,想必是真心信任於我,既如此,我便也絕不能瞞著女君。」蘇映一本正經道:「其實早在之前,我母親便同我講過這些,要我做些取捨,一是顧家權勢滔天,我們輕易得罪不起,二是這件事情是空穴來風,顧家五姑娘也並非傳言中的那樣,只是若是去了顧家,事情板上釘釘,就再也反悔不得了。」
「我當時便想,顧五姑娘受了這麼大的委屈,卻又不能與人分說,實在是個可憐人。可我那日在射場上見過女君一面,實在是……」
她應該憔悴不堪,日日憂心自己的終身大事,這才是一個盛京城的貴女該做的事。
可誰又規定了女子打從出生開始就必須為了嫁人生子而努力呢?她有姣好的樣貌,有不菲的家世,儘管這些已經是盛京城大多數人都無法企及的條件了,可她還是要因為那些虛無縹緲的傳聞早早的相看夫家。
由此可見,那些過的不如她的女子想必更加煎熬。
看著蘇映真誠的眼神,顧徽止突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她沒辦法像他一樣毫無保留,有些話她只能爛在肚子裡。
見她不說話,蘇映頓時有些慌了:「我不是要提及女君的傷心事,只是不想瞞著女君罷了。」
看吧,即便是正直如蘇映,也認為這些是她的痛處。
第49章
蘇映是個實心眼的人,顧徽止交代了說只碰見了鄒將軍,他便對所有都掩蓋了關於謝堯詡的事情。
她懶得去疑心蘇映到底介不介意,反正以後她和謝堯詡應該是極少見面了,等到時間長久些,再難拔出的刺也會徹底消失,一連帶著自己的過去。
日子還是得過下去。如謝堯詡所說,他們二人之後再去七巷嶺時再也沒有見過他。
戚夫人和顧徽寧眼看著事情已經成了,索性將提親的日子提上日程,趕在郊祭之前登了顧家的門。
蘇家不算是什麼富貴人家,蘇老尚書一生清貧,可祖上卻實打實的富庶過,送來的禮也都是有些年頭的好東西,顧徽寧一看,立馬便喜笑顏開了——
她不是什麼勢利眼的人,也絕不會因為錢財之事為難蘇家,但至少蘇家肯把家底掏出來,也算是代表他們認可顧徽止這個新婦了。
戚夫人同她們幾個女眷在內堂聊著,蘇映和顧徽彥去了別處。顧禮之一如既往的忙碌著,不過他在也幫不上什麼忙,於是張氏就沒叫人喊他回來。
戚夫人笑的眼睛快眯成了一條縫:「這事定了,我心裡這塊大石頭才算落了地。過些時日請個風水先生來,挑個吉日就把這定親宴辦了吧。」
張氏點頭笑道:「自然是好,郊祭之後便可以著手準備了。」
戚夫人聽了這話更是開心的不得了,道:「好,好。」她倒不是害怕蘇映娶不到新婦,而是這小子眼睛毒,既然認準了顧徽止就萬萬不可能娶別的女君,她還不如今早將這件事情辦了,省的夜長夢多。
張氏偏頭看向顧徽寧,開口道:「待皇后娘娘的身體好些,阿寧的婚事倒也不遠了。家裡一下子少兩個姑娘,倒還真有點空蕩蕩的。」
「若是我我也捨不得,你家這個個都是既聽話又乖巧,在家中養著也舒心。」戚夫人說完這話,突然想到了什麼,疑惑道:「說起來,今年聖上倒是格外寬宥,以往郊祭時重官家中是不允許留女眷的,這次不知怎麼了,竟然下旨可以留一個女眷。」
張氏顯然也是剛剛聽說這個消息,皺眉道:「竟有此事?」顧禮之時常不回家,即便是回了這些事也不會同她講。
「我家沒什麼不好折騰的女眷,倒是阿止可以留在家裡,她身子骨不好,免去一番折騰了。」
顧徽止聞言抬起頭,忙到:「我沒事的,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郊祭……」
顧徽寧明白了她的意思,也道:「也沒什麼折騰的,郊祭的地方也不遠,我到時候問問阿漪,但那個丫頭是個愛湊熱鬧的,只怕也不肯。」
她是必須得去了,張夫人也得陪著顧禮之。
戚夫人,道:「那郊祭不是什麼好事,滿盛京城的官員連帶著家眷都去了,亂糟糟的,是說什麼的都有。」
郊祭每逢四年便要舉辦一次,所以在場之人出了顧徽止應當都去過。
「最主要的,是每到了這個時候,一定會生出來那麼一兩對瞞著家裡人私奔的,最後鬧到聖上面前,便一發不可收拾了。」<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