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頁
鄭重明聽到這個有點熟悉的說話聲,心底頓時拔涼拔涼的。
他下意識地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就見一襲玄色鎧甲的青年從城牆上緩步走了下來,青年沒有戴頭盔,鴉羽般的長髮在腦後綁成了一個馬尾。
他站在台階上,居下臨下地看著鄭重明,笑眯眯地說了一句:「鄭大人,許久不見。」
楚元辰!
鄭重明滿臉的難以置信,這一刻,他簡直比發現鎮北軍對蕭朔言聽計從的時候,更加的震驚萬分。
是楚元辰,竟然會是楚元辰!
為什麼楚元辰會在這裡!
「鄭大人。」楚元辰笑容一收,眸中迸射出銳利的光芒,一字一頓地說道,「不降者,死!」
從城牆和街道兩邊的鋪子裡,立刻出現了許多士兵,他們一個個都手持弓箭,所有的箭頭全都對準了底下的鄭重明,火把的照耀下,銳利的箭頭散發著森森白光,讓人望之膽寒。
鄭重明的臉色頓時就白了,這不是害怕,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懼意。自己籌謀已久,可是,每一步棋都能被人料到先機,斬斷退路,就像是有一雙眼睛暗藏在虛空中,看著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鄭重明突然明白蕭朔為什麼園子裡的時候,是這樣的淡定從容,不慌不忙,那是因為京城有楚元辰!
鄭重明不由想到,他若不是急著回京城,而是先回軍營,再率兵逼宮,他們是不是沒有這個機會來對他守株待兔?
如果……
鄭重明露出了苦笑,他會這樣著急地趕回京城,就是想比蕭朔更快一步。
是蕭朔讓他覺得只要自己更快,就能占領京城以逸待勞。
鄭重明緊緊地拉著韁繩,嘴角抿成了一條直線,許久都是一言不發。
楚元辰緩步從階梯走下來,笑道:「我數三息,不降者,殺。」
「不降!」
鄭重明暴發出了一聲高喝。
他不服,他還沒有輸,他還有五軍營。
忠心的小將舉起了重盾護衛在他的身側,說道:「都督,城門沒有關,末將護送您出京。」
鄭重明回頭看了一眼,果然,城門沒有關實,還留下了一條足夠幾人通過的細縫。
他心中暗喜,鄭重地點了點頭。
若是能拼死殺出重圍,他未必沒有和這兩人一戰之力。
他們倆遲遲沒有動手,不就是懼他手上的五軍營嗎?!再不濟,他還可以退到翼州,二分天下。
他對著楚元辰怒目相視:「你與蕭朔勾結,圖謀犯上,本都督必要將你拿下以正朝綱!」
楚元辰笑眯眯地聽他把話說完,微微啟唇道:「一,二,三……攻擊。」
一支利箭從黑暗中急射而來,劃破了夜色,利箭從鄭重明的耳邊飛過,在他臉頰上留下了一道細細的血痕,又貫穿了他身邊那個親兵的頭顱,鮮血濺了鄭重明滿臉。
一箭斃命。
無數的箭矢如雨般傾灑而下,射向了底下的禁軍。
鄭重明帶的全都是親兵,對他忠心耿耿,他們架著重盾仿若一堵人牆護在鄭重明的身周,護著他往城外退。
沒有重盾在手的士兵,就揮劍向著箭矢打去,一時間火花四濺。
京城的街道上響徹起了錚錚的兵械碰撞的聲,雜亂而又響亮,讓人耳中發悶,嗡嗡作響,還有那利箭刺透血肉的聲音,喊殺聲,慘叫聲,四周瀰漫起了濃重的血腥味,隨風蔓延了開來。
從人數來說,鎮北軍這三千騎兵遠不及鄭重明手下的這些禁軍,可是他們占據高地,又是事先埋伏,以逸待勞,打得禁軍措手不及,接連幾波攻勢,禁軍死傷大半,而鎮北軍毫髮無損。
鎮北軍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績數不勝數,既已占據優勢,就絕不可能讓敵人還有還手之力。
就算鄭重明有親兵以死相護,也還是被一支利箭射中了手臂。
重盾掩護著鄭重明不住後退,一隻不足百人的隊伍,牢牢地護在他身側。
城門前的街道上,已經亂作了一團,不停的有人死去,有人哀嚎,有人逃竄,但又被從天而降的箭矢攔住了去路。
在壓倒性的勝利面前,仿佛誰都忽略了鄭重明。
鄭重明趁機出了京城,落荒而逃。
他帶了整整一萬人回京,現在身邊卻只有不到兩百人護著他逃出來。
「走!」
他逃出京城後,還能聽到裡頭傳來的兵械聲和廝殺聲,壓根兒就不敢回頭去看,只能策馬一路狂奔,瘋狂往前跑著,生怕楚元辰會帶人追他。
他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只要到軍營,只要到軍營就行了。
所以,當他策馬衝進了一個山谷前,都來不及讓人先進去一探究竟,就策馬奔了進去。
直到,他被一隊騎兵攔住了去路。
坐在駿馬上,手持□□,率領著這隊騎兵的是武安伯。
他看著鄭重明,輕輕嘆了一聲,喚道:「鄭大人。」然後又道:「投降吧,你輸了。」
武安伯的心裡有點複雜,曾經的鄭重明也是能征善戰之人,在先帝時,鄭重明立下過不少功勞,皇帝剛剛繼位那兩年,鄭重明也帶領過禁軍征戰沙場。
不然哪怕有皇帝親手扶持,他若沒有半點本事,是坐不穩京營總督這個位置的。這些年來,他不但坐穩了,還把整個禁軍拿捏在了手中,光這一點就代表了他是有能耐的。<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他下意識地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就見一襲玄色鎧甲的青年從城牆上緩步走了下來,青年沒有戴頭盔,鴉羽般的長髮在腦後綁成了一個馬尾。
他站在台階上,居下臨下地看著鄭重明,笑眯眯地說了一句:「鄭大人,許久不見。」
楚元辰!
鄭重明滿臉的難以置信,這一刻,他簡直比發現鎮北軍對蕭朔言聽計從的時候,更加的震驚萬分。
是楚元辰,竟然會是楚元辰!
為什麼楚元辰會在這裡!
「鄭大人。」楚元辰笑容一收,眸中迸射出銳利的光芒,一字一頓地說道,「不降者,死!」
從城牆和街道兩邊的鋪子裡,立刻出現了許多士兵,他們一個個都手持弓箭,所有的箭頭全都對準了底下的鄭重明,火把的照耀下,銳利的箭頭散發著森森白光,讓人望之膽寒。
鄭重明的臉色頓時就白了,這不是害怕,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懼意。自己籌謀已久,可是,每一步棋都能被人料到先機,斬斷退路,就像是有一雙眼睛暗藏在虛空中,看著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鄭重明突然明白蕭朔為什麼園子裡的時候,是這樣的淡定從容,不慌不忙,那是因為京城有楚元辰!
鄭重明不由想到,他若不是急著回京城,而是先回軍營,再率兵逼宮,他們是不是沒有這個機會來對他守株待兔?
如果……
鄭重明露出了苦笑,他會這樣著急地趕回京城,就是想比蕭朔更快一步。
是蕭朔讓他覺得只要自己更快,就能占領京城以逸待勞。
鄭重明緊緊地拉著韁繩,嘴角抿成了一條直線,許久都是一言不發。
楚元辰緩步從階梯走下來,笑道:「我數三息,不降者,殺。」
「不降!」
鄭重明暴發出了一聲高喝。
他不服,他還沒有輸,他還有五軍營。
忠心的小將舉起了重盾護衛在他的身側,說道:「都督,城門沒有關,末將護送您出京。」
鄭重明回頭看了一眼,果然,城門沒有關實,還留下了一條足夠幾人通過的細縫。
他心中暗喜,鄭重地點了點頭。
若是能拼死殺出重圍,他未必沒有和這兩人一戰之力。
他們倆遲遲沒有動手,不就是懼他手上的五軍營嗎?!再不濟,他還可以退到翼州,二分天下。
他對著楚元辰怒目相視:「你與蕭朔勾結,圖謀犯上,本都督必要將你拿下以正朝綱!」
楚元辰笑眯眯地聽他把話說完,微微啟唇道:「一,二,三……攻擊。」
一支利箭從黑暗中急射而來,劃破了夜色,利箭從鄭重明的耳邊飛過,在他臉頰上留下了一道細細的血痕,又貫穿了他身邊那個親兵的頭顱,鮮血濺了鄭重明滿臉。
一箭斃命。
無數的箭矢如雨般傾灑而下,射向了底下的禁軍。
鄭重明帶的全都是親兵,對他忠心耿耿,他們架著重盾仿若一堵人牆護在鄭重明的身周,護著他往城外退。
沒有重盾在手的士兵,就揮劍向著箭矢打去,一時間火花四濺。
京城的街道上響徹起了錚錚的兵械碰撞的聲,雜亂而又響亮,讓人耳中發悶,嗡嗡作響,還有那利箭刺透血肉的聲音,喊殺聲,慘叫聲,四周瀰漫起了濃重的血腥味,隨風蔓延了開來。
從人數來說,鎮北軍這三千騎兵遠不及鄭重明手下的這些禁軍,可是他們占據高地,又是事先埋伏,以逸待勞,打得禁軍措手不及,接連幾波攻勢,禁軍死傷大半,而鎮北軍毫髮無損。
鎮北軍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績數不勝數,既已占據優勢,就絕不可能讓敵人還有還手之力。
就算鄭重明有親兵以死相護,也還是被一支利箭射中了手臂。
重盾掩護著鄭重明不住後退,一隻不足百人的隊伍,牢牢地護在他身側。
城門前的街道上,已經亂作了一團,不停的有人死去,有人哀嚎,有人逃竄,但又被從天而降的箭矢攔住了去路。
在壓倒性的勝利面前,仿佛誰都忽略了鄭重明。
鄭重明趁機出了京城,落荒而逃。
他帶了整整一萬人回京,現在身邊卻只有不到兩百人護著他逃出來。
「走!」
他逃出京城後,還能聽到裡頭傳來的兵械聲和廝殺聲,壓根兒就不敢回頭去看,只能策馬一路狂奔,瘋狂往前跑著,生怕楚元辰會帶人追他。
他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只要到軍營,只要到軍營就行了。
所以,當他策馬衝進了一個山谷前,都來不及讓人先進去一探究竟,就策馬奔了進去。
直到,他被一隊騎兵攔住了去路。
坐在駿馬上,手持□□,率領著這隊騎兵的是武安伯。
他看著鄭重明,輕輕嘆了一聲,喚道:「鄭大人。」然後又道:「投降吧,你輸了。」
武安伯的心裡有點複雜,曾經的鄭重明也是能征善戰之人,在先帝時,鄭重明立下過不少功勞,皇帝剛剛繼位那兩年,鄭重明也帶領過禁軍征戰沙場。
不然哪怕有皇帝親手扶持,他若沒有半點本事,是坐不穩京營總督這個位置的。這些年來,他不但坐穩了,還把整個禁軍拿捏在了手中,光這一點就代表了他是有能耐的。<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