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諶:「……」阿觴的手指著地形圖,那朕握著的,是誰的手?

  李諶嚇了一跳,「哐!」差點撞翻了案幾,把手抬起來,順著自己握著的手一看。

  劉光!

  李諶這么半天,竟然握著的是樞密使劉光的手!

  怪不得阿觴不怕癢,怪不得阿觴一臉正經,他根本不是假正經,他是真的正經啊!

  劉觴聽到動靜,轉頭一看,驚訝的道:「陛下?阿爹?你們……怎麼牽著手啊?」

  李諶:「……」

  劉光淡淡的挑眉道:「是啊,小臣也很奇怪,陛下為何牽著小臣的手,還……」

  李諶頭皮發麻,連忙打斷:「沒!沒有!朕只是……」

  郭郁臣狐疑的看著他們,不過看到他們牽在一起的手,心裡突然有些不是滋味兒起來。

  李諶趕緊鬆開,岔開話題道:「是了,說起滄景節度使!朕險些給忘了,前些日子滄景節度使上書,朕這裡還有他的文書呢。」

  李諶拿出文書給眾人閱覽,把這個話題直接岔開。

  郭郁臣接過文書,道:「滄景節度使年邁,此次進京述職,是想要將自己的節度使兵權傳給兒子?」

  李諶點點頭:「正是。」

  說起這個正經事,眾人似乎把剛才的意外揭了過去。

  大唐後期,各地藩鎮割據,節度使們擁兵自重,節度使的兵權也不是由天子來管理,而是他們自行管理,一般都是爹傳兒子,當然了,也有節度使在地方選賢,將自己的兵權傳給這個賢德之人。

  因為涉及兵權問題,而且各地節度使混亂,所以每次節度使的兵權傳授都會引起一番爭奪。如果是爹傳兒子,好幾個兒子便會打起來,如果是傳給賢能之人,兒子們也會不甘心,還是會打起來。

  所以很多節度使為了能穩定兵權和民心,也會和歷史上的皇帝們一樣,選擇傳給嫡長子,這樣一來,古人注重長幼有序,其他兒子就算想要鬧,也沒有一個正經的藉口,大多是鬧不起來的。

  李諶道:「滄景節度使是個老將了,先皇還在的時候,他就是個老將,如今年邁,此次進京述職,他想要將自己的兵權傳給兒子。」

  樞密使劉光道:「但據小臣所知,程老將軍的兒子可是一籮筐的。」

  滄景節度使程老將軍有一簍筐的兒子,大兒子也就是他的嫡長子程輕裘,是公認的正人君子,頗有美名。程老將軍除了這個嫡長子之外,便沒有嫡子,正夫人去的早,其餘都是小妾出的,這些年程老將軍也沒有扶正妾夫人的意思,所以嫡長子就這麼一個。

  郭郁臣撓了撓後腦勺道:「這……嫡長子就一個,不是很方便麼,直接將兵權傳給嫡長子便完了。」

  「哪裡有這麼容易?」劉光道:「程老將軍的嫡長子雖然只有一個,但壞事兒就壞事兒在程輕裘此人,太過正人君子了。」

  想要在亂世做豪傑,正人君子是做不到的,反而死的最早的就是正人君子,只有偽君子能活到最後。

  這個程輕裘過於正派,雖然滄景地界的子民十足愛戴,在當地頗有口碑,但是他的手段正直,不會那些彎彎繞繞,反而經常被兄弟們坑害,他的那些庶弟,一個比一個狠心,全都賊著這個位置。

  李諶點點頭,道:「所幸程老將軍也是個有眼睛的人,所以他上書給朕,希望此次進京述職,朕可以做主,將兵權傳授給他的嫡長子程輕裘。」

  劉觴終於明白了,原來是這麼回事,果然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程老將軍是想要借著天子的威嚴,將兵權名正言順的傳給嫡長子,打消其他兒子不該有的念頭。

  李諶道:「滄景節度使有求於朕,應當會安分一些,其他節度使便不會如此了,這次是一番硬仗,搞不好還會被幾頭惡狼反咬一口,所以各位都需要小心謹慎。」

  「是,陛下!」

  眾人商討完畢,便紛紛離開了紫宸殿。

  劉觴想要藉口留下來,不過劉光還盯著他呢,自然是留不下來的,只好給李諶打了個眼色,然後離開了紫宸殿。

  三個人走出來,郭郁臣始終沉默不言,劉光還以為他在想節度使的事情,這次節度使入京,對神策軍是一大考驗。

  神策軍是沒上過戰場的,雖然號稱精銳,但和各地身經百戰的節度使兵馬絕對不能比擬,若是不想被節度使看扁,就要拿出真本事,因此郭郁臣的壓力很大。

  劉光以為他擔心這些,出言安慰道:「大將軍也不必如此介懷,各地的節度使雖然都十足油滑,但神策軍經過大將軍的調*教,頗有起色。」

  郭郁臣道:「郁臣並非擔心這些。」

  「哦?」劉光奇怪道:「那大將軍在思慮什麼?」

  郭郁臣看了一眼劉光,那眼神有些複雜,和平日裡憨頭憨腦的不一樣。

  劉光更加奇怪了,郭郁臣沒說話,突然一眯眼睛,出手如電,一把摟住劉光,將人一帶,轉了半步,二人直接掩藏在紫宸殿旁邊的延英殿背後。

  劉觴走在最前面,走著走著一回頭,「嗯?」了一聲,驚訝的道:「人呢?阿爹?小郭將軍?怎麼全都走了,也不說一聲……」

  郭郁臣趁著劉觴不注意,將劉光帶到拐角的地方,劉光後背靠著牆壁,有些吃驚。

  郭郁臣的嗓音壓得很低,沙啞的道:「郁臣……好像有點太小心眼子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