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年輕的天子心中千迴百轉,上輩子並沒發現,劉觴這奸佞如此聰敏通達,若真的變成朕的敵人,也是棘手。反正計劃也是先行拉攏劉氏,若是能與劉氏結盟,扳倒郭氏,將兵權握在朕的掌心中,也是一樁好事兒。

  李諶想到此處,臉色突然柔和起來,擺出溫柔天真的笑臉,道:「阿觴,朕方才不過試試你,開個玩笑,你可別當真呢。你若能與朕結盟,那是再好不過的,朕與阿觴本就是自己人。」

  劉觴:「……」假奶狗,代糖超標!

  劉觴也不點破對方的小心機,反正任務已經完成,目的已經達到,便道:「陛下說的正是,左右咱們都是自己人了,也不必在乎那些虛的。」

  「只是有一點……」李諶話鋒一轉,幽幽的道:「既然要結盟,朕需得看到劉氏的誠意,對也不對?」

  劉觴道:「陛下想如何看到誠意?」

  李諶道:「朕便試一試劉氏的能耐!以這次吐蕃進攻清寒堡為題,若你能想到退兵之法,朕便正式與你結盟,如何?」

  劉觴一口答應:「陛下一言九鼎,可不能反悔。」

  李諶蹙眉:「怎麼,阿觴答允的如此之快?已然想到怎麼奪取太皇太后的兵權?亦或者,想到了怎麼不用兵權,便能調動我大唐兵馬的法子了?」

  劉觴豎起食指晃了晃,道:「非也。」

  李諶更是奇怪。

  「陛下的意思,不就是讓吐蕃退兵,且不失去我大唐的大國風範嘛。」劉觴道:「小臣自有妙計,不需要動一兵一卒,便能讓吐蕃知難而退,甚至主動道歉,俯首稱臣!」

  李諶越聽越玄乎,狐疑的道:「真有此法?」

  上輩子李諶並不怎麼管理朝政,只做撒手掌柜,這輩子重生而來,雖知曉很多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但一旦做出改變,蝴蝶效應如期而至,這次吐蕃藉口琛璃開戰,便是措不及防的蝴蝶效應之一,遇到這樣棘手的狀況,李諶的閱歷便遠遠不夠了。

  李諶完全想不到劉觴所說的法子,除非天神下凡,撒豆成兵,否則如何能不動干戈,就讓吐蕃人自己退兵?

  劉觴走到紫宸殿內室的壁掛地圖旁,食指中指併攏,在地圖上虛劃一圈,指出吐蕃的位置,道:「陛下請看,這裡是吐蕃。」

  李諶自然知道吐蕃在何處。

  劉觴又道:「陛下請看,此處是回紇。」

  「陛下請看,此處是南詔。」

  「此處,是大食。」

  「而此處,是天竺。」

  劉觴終於指點完畢,隨即笑道:「陛下可看出了什麼端倪不曾?」

  分明是退兵吐蕃,劉觴卻指東指西,把吐蕃周圍其他的小國全都指了一個遍。

  周圍……其他……

  李諶腦海中噌的一聲,猶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這些小國,全部圍繞在吐蕃周邊……你的意思是,讓朕拉攏這些小國。」

  劉觴點點頭,這小奶狗還是挺聰明的,只不過實在太年輕,閱歷不足,遇到事情又有些急躁。說來也是,畢竟小奶狗是重生而來的,重生雖然有利,但也有弊,重活一世想要翻身的壓力,時時刻刻的提示著李諶,必須做的更好,做出點名堂來,但很多事情不可急躁,急功近利反而適得其反。

  劉觴道:「陛下所言英明,只要拉攏吐蕃周邊小國,將回紇、南詔、大食、天竺一個一個,全都拉到陛下的陣營來,孤立吐蕃,吐蕃怎麼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與我大唐開戰呢?必然會夾著尾巴縮回去,主動提出求和。」

  「吐蕃強盛,近些年沒少干欺壓周邊小國的損事兒,周邊國家怨聲載道,再者,」劉觴又道:「這些小國,目前與我朝並無太大的利益衝突,陛下只需要派人遊說,再施以小小的恩惠,這些國家必然也不會與陛下太過糾纏,送個順水人情,同仇敵愾,孤立吐蕃。」

  李諶又驚又喜,臉上浮現出笑容,道:「無錯,你說的極好,這是個好法子,朕如何沒想到。」

  劉觴道:「陛下可派使者,暗中出使。」

  李諶道:「依你之見,派誰出使比較好?」

  「使者需要能說會道,還要忠心耿耿。」

  劉觴想了想,這齣使的事情可是肥差,肥水不流外人田啊,於是舉薦道:「陛下,樞密使劉光,能言善辯,可察言觀色,是使者的不二人選……御史大夫兼大理卿劉長邑,剛正不阿,忠心耿耿。此二人正好符合使者要求。」

  李諶頷首:「確實如此。」

  左右都是要用劉氏對抗郭氏,這件事情交給劉光和劉長邑,也不會打草驚蛇,反而謹慎。

  劉觴道:「陛下可以藉口劉長邑忤逆太皇太后,將他調離京城,其實暗地裡讓劉長邑出使吐蕃周邊小國。至於樞密使,陛下可藉口有奇珍異寶需要樞密使巡邏回京。」

  「外面的事情周全了,」劉觴笑道:「還要同時安撫討好太皇太后,把太皇太后哄得服服帖帖,如此這般,才能悄無聲息的讓吐蕃退兵,震驚朝野,樹立陛下的蓋世雄威!」

  李諶越聽越是妙計,沒成想劉觴竟把計策想的如此周到全面,倘或真的能順利,便可消無聲息的解決吐蕃這個大患,不動一兵一卒,滿朝上下必然震驚,誰還能不服氣?到那時候,老太太便是一百個一千個不願意,還不是要將兵權交出來?

  李諶歡心之餘,心竅又是暗暗顫動,這劉觴不顯山不露水,步步為營,當真是朕上輩子認識的劉觴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