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當然,這次不能再找姐姐艾普爾掏錢。
*
這一年,查理·瓦倫蒂諾也有了重大的變化:他那個風流成性的老父親中風後決定退休,於是把查理抓回家繼承家業,查理現在是個霸道總裁了,在曼哈頓有自己的辦公室。
張文雅帶著雜誌策劃案去見查理。
「不行,這份雜誌我看沒有什麼前途。」查理很快翻看完策劃案,「要知道,就是想做一份主打男性群體的政治雜誌都困難重重,本身這個話題就遠沒有明星八卦有趣,如何保證你的目標讀者群體願意付錢閱讀呢?」
「就因為市場上沒有,這叫填補市場空缺。」她其實對這一部分了解不多,但不妨礙她理直氣壯的瞎掰。
查理笑著搖頭,「親愛的,讓我告訴你媒體靠什麼賺錢:報紙靠銷量,雜誌靠GG。你想想,誰會願意在一本只面向女性讀者的政治雜誌上做GG呢?」
「女性用品?」
查理大笑,「噢!天哪!你是真的一點都不知道這一行的深淺!」
真是的!有沒有這麼討厭啊!有話好好說!
作者有話說:
*白宮晚宴刷刷逼格。
*白宮晚宴實際進入12月後有很多場,此時的總統是柯林頓,他跟甘迺迪家族關係不錯。
*老克、大使:叫我月老。
第108章
◎專欄作家張文雅◎
查理盛情邀請她共進晚餐, 順便給她狠狠上了一課。
不管辦報紙還是雜誌,總的目的是要盈利,報紙靠銷量, 雜誌靠GG, 報紙也有GG,而因為用新聞紙而不是銅版紙、膠版紙,也不需要彩色印刷, 成本要比雜誌低很多。發行量大的報紙往往有自己的印刷廠,可以趁紙張低價的時候多囤一些紙張,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
雜誌要求高很多,成本也高, 比較燒錢。美國人崇拜名人,不管哪個行業都有「名人崇拜」, 就連報紙雜誌的撰稿人都想要名人,因此稿費支出也是相當可觀的, 尤其雜誌, 哪本雜誌要是沒幾個業內名人,那簡直不可思議!
而名人通常意味著……脾氣也大,而且文字工作很難以合同形式約定下來, 違約罰款, 因為文字類工作屬於「創意性工作」,是不可控的,要是到了截稿日而對方沒有交稿,頭都要愁禿!
你上哪兒再去找一篇合適的稿子?
所以作為雜誌的主編, 就要是個能找錢、能搞定這些壞脾氣名人的厲害角色bad ass, 尤其是初創階段, 會很難。
懂了, 又不是太懂。
查理講完了,才好奇的問:「你為什麼會想到這個?」
「這叫『理想』。」
他笑,「我不信。你不是美國人,做這種雜誌想幹什麼?」
「……賺錢?」
他又笑,「天哪!你像個剛出生的孩子,想要什麼就只管伸手。」
「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他溫和的說:「走吧,去吃飯。餓了嗎?」
「不餓。」
「我不信。走啦走啦,別生氣。或許你該到哪個雜誌社實習一下,全面了解做一本雜誌的流程。」
唉!好吧,他說的對,她完全是一拍腦袋,既不了解做雜誌的流程,也不了解做雜誌的內幕,是有點太天真了。要換成正常的流程,她要到處去見潛在投資商,就像查理以前做的那樣,這意味著你要有人脈,而這些她沒有;她還需要一個能在幾分鐘之內讓潛在投資商感興趣的推銷文案,這個她也沒有。她可能連業務員的面都見不到,更別說直接見霸道總裁了。
有點泄氣。
*
餐廳就在樓下,查理有一張固定的靠窗餐桌,午餐晚餐都在餐廳吃,瀟灑的很。曼哈頓遍地富豪,很多家族只做有限的幾個產品都能做到身家過億,而身家過億隻是進入富豪圈的入門基礎線。
簡言之,什麼檔次的人跟什麼層次的人玩,炫耀性消費是這些「富豪」最突出的表現。
然後還要分「老錢old money」和「新貴new pennynew money」,肯尼思家族和瓦倫蒂諾家族都算老錢家族,但他們不夠有錢,跟那些身家超百億美元的大富豪還有所差距。
所以鄙視鏈實際是超級富豪——大富豪——富豪,如果你足夠有錢,就能超越新貴與老錢的界限。
沒完沒了了。
去年查理短暫的做了幾個月她的經紀人,《時代》周刊找上門來,她不想用肯尼思家的公關經理,但又不認識別人,只好打電話找了查理。
之後查理又為她安排在紐約最大日報《紐約時報》上做專欄撰稿人,紐約的媒體很喜歡她這個中國青年代表,他們希望她以「中國當代青年」的角度來寫作。這有點難,她愁到頭禿,寫了很多遍,才寫出《紐約時報》滿意的風格。
也以此實地考驗了她的寫作課的學習成果。
一周一次專欄稿件的寫作其實就跟寫作課小論文一樣,她要緊跟時事,比如俄克拉荷馬城慘案,主謀是一位心懷不滿的退役軍人。她便以中國退役軍人福利制度舉例,靈魂拷問為什麼美國政府每年花費那麼多經費治療士兵的PTSD,卻忽略了退役軍人福利,以及US ARMY忽略了塑造「榮譽感」。
她是個自由撰稿人,用不著考慮美國群眾是否支持她的觀點——事實上支持者還真的不少——《紐約時報》的責任編輯要求她大膽開麥,怎麼想就怎麼寫,只要不罵美利堅這個國家——也就是可以罵總統——隨便她寫!<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
這一年,查理·瓦倫蒂諾也有了重大的變化:他那個風流成性的老父親中風後決定退休,於是把查理抓回家繼承家業,查理現在是個霸道總裁了,在曼哈頓有自己的辦公室。
張文雅帶著雜誌策劃案去見查理。
「不行,這份雜誌我看沒有什麼前途。」查理很快翻看完策劃案,「要知道,就是想做一份主打男性群體的政治雜誌都困難重重,本身這個話題就遠沒有明星八卦有趣,如何保證你的目標讀者群體願意付錢閱讀呢?」
「就因為市場上沒有,這叫填補市場空缺。」她其實對這一部分了解不多,但不妨礙她理直氣壯的瞎掰。
查理笑著搖頭,「親愛的,讓我告訴你媒體靠什麼賺錢:報紙靠銷量,雜誌靠GG。你想想,誰會願意在一本只面向女性讀者的政治雜誌上做GG呢?」
「女性用品?」
查理大笑,「噢!天哪!你是真的一點都不知道這一行的深淺!」
真是的!有沒有這麼討厭啊!有話好好說!
作者有話說:
*白宮晚宴刷刷逼格。
*白宮晚宴實際進入12月後有很多場,此時的總統是柯林頓,他跟甘迺迪家族關係不錯。
*老克、大使:叫我月老。
第108章
◎專欄作家張文雅◎
查理盛情邀請她共進晚餐, 順便給她狠狠上了一課。
不管辦報紙還是雜誌,總的目的是要盈利,報紙靠銷量, 雜誌靠GG, 報紙也有GG,而因為用新聞紙而不是銅版紙、膠版紙,也不需要彩色印刷, 成本要比雜誌低很多。發行量大的報紙往往有自己的印刷廠,可以趁紙張低價的時候多囤一些紙張,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
雜誌要求高很多,成本也高, 比較燒錢。美國人崇拜名人,不管哪個行業都有「名人崇拜」, 就連報紙雜誌的撰稿人都想要名人,因此稿費支出也是相當可觀的, 尤其雜誌, 哪本雜誌要是沒幾個業內名人,那簡直不可思議!
而名人通常意味著……脾氣也大,而且文字工作很難以合同形式約定下來, 違約罰款, 因為文字類工作屬於「創意性工作」,是不可控的,要是到了截稿日而對方沒有交稿,頭都要愁禿!
你上哪兒再去找一篇合適的稿子?
所以作為雜誌的主編, 就要是個能找錢、能搞定這些壞脾氣名人的厲害角色bad ass, 尤其是初創階段, 會很難。
懂了, 又不是太懂。
查理講完了,才好奇的問:「你為什麼會想到這個?」
「這叫『理想』。」
他笑,「我不信。你不是美國人,做這種雜誌想幹什麼?」
「……賺錢?」
他又笑,「天哪!你像個剛出生的孩子,想要什麼就只管伸手。」
「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他溫和的說:「走吧,去吃飯。餓了嗎?」
「不餓。」
「我不信。走啦走啦,別生氣。或許你該到哪個雜誌社實習一下,全面了解做一本雜誌的流程。」
唉!好吧,他說的對,她完全是一拍腦袋,既不了解做雜誌的流程,也不了解做雜誌的內幕,是有點太天真了。要換成正常的流程,她要到處去見潛在投資商,就像查理以前做的那樣,這意味著你要有人脈,而這些她沒有;她還需要一個能在幾分鐘之內讓潛在投資商感興趣的推銷文案,這個她也沒有。她可能連業務員的面都見不到,更別說直接見霸道總裁了。
有點泄氣。
*
餐廳就在樓下,查理有一張固定的靠窗餐桌,午餐晚餐都在餐廳吃,瀟灑的很。曼哈頓遍地富豪,很多家族只做有限的幾個產品都能做到身家過億,而身家過億隻是進入富豪圈的入門基礎線。
簡言之,什麼檔次的人跟什麼層次的人玩,炫耀性消費是這些「富豪」最突出的表現。
然後還要分「老錢old money」和「新貴new pennynew money」,肯尼思家族和瓦倫蒂諾家族都算老錢家族,但他們不夠有錢,跟那些身家超百億美元的大富豪還有所差距。
所以鄙視鏈實際是超級富豪——大富豪——富豪,如果你足夠有錢,就能超越新貴與老錢的界限。
沒完沒了了。
去年查理短暫的做了幾個月她的經紀人,《時代》周刊找上門來,她不想用肯尼思家的公關經理,但又不認識別人,只好打電話找了查理。
之後查理又為她安排在紐約最大日報《紐約時報》上做專欄撰稿人,紐約的媒體很喜歡她這個中國青年代表,他們希望她以「中國當代青年」的角度來寫作。這有點難,她愁到頭禿,寫了很多遍,才寫出《紐約時報》滿意的風格。
也以此實地考驗了她的寫作課的學習成果。
一周一次專欄稿件的寫作其實就跟寫作課小論文一樣,她要緊跟時事,比如俄克拉荷馬城慘案,主謀是一位心懷不滿的退役軍人。她便以中國退役軍人福利制度舉例,靈魂拷問為什麼美國政府每年花費那麼多經費治療士兵的PTSD,卻忽略了退役軍人福利,以及US ARMY忽略了塑造「榮譽感」。
她是個自由撰稿人,用不著考慮美國群眾是否支持她的觀點——事實上支持者還真的不少——《紐約時報》的責任編輯要求她大膽開麥,怎麼想就怎麼寫,只要不罵美利堅這個國家——也就是可以罵總統——隨便她寫!<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