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長公主攜著全副的儀仗, 氣勢堂堂而來, 回了自己家卻隨意得多。她手一揮, 那些雍容得近乎浮華的儀仗便盡散了, 唯有幾個心腹侍女侍奉於左右。
「好孩子, 來跟著我。」
她十分熟稔地牽過阿嫵的手,不動聲色撫平了她眉間一點惶然之色:「還是自己家自在,多少年不用的儀仗堆在庫房裡, 如今支了起來,那聲勢浩大的,險些以為我不是我了。」
阿嫵抿了下唇, 沖長公主笑了笑。
她明白長公主此舉的用意。全副儀仗出行, 多是為她做臉了, 以顯示淮安王府對「兒媳婦」的重視,和長公主賠罪的誠意。
至於內里, 這一家人皆不是愛浮華的性子。
從謝蘊踐祚以來的低調, 就可見一斑。兩人私底下相處之時,他甚至連一句「朕」都不自稱。若非身處九重宮禁之中, 她幾乎快要忘了謝蘊身份之貴重。
身居至高高位, 仍能立身清正, 不畏浮雲蔽日。阿嫵深知這一份貴重的人品, 到底有多麼的難得。
她思緒一時飄遠, 鮮潤的唇瓣也抿得緊了些。片刻後, 白皙手背上便傳來輕柔的力道:「怎麼了,阿嫵?怎麼一入府中,就見你愁容不展的?可是有什麼不舒服麼?」
「嗯?」
阿嫵恍然回神,片刻後不好意思地垂頭:「抱歉,是我方才在想事情,一時間有些走神了。」
長公主寬容地笑了笑:「無事。不過阿嫵不必太過憂心,一頓便飯而已。蘊兒他一連幾日歇在宮中,今日大約也不會……蘊兒?」
阿嫵正想辯駁,自己並非因謝蘊而緊張。待聽到後面一聲輕喚時,卻倏然一驚,不禁抬起頭來,循聲望了過去——
不遠處的小石橋上,一位男子背手而立。他神情冷淡而清疏,好似一筆寫意的山水畫,卻暗合威嚴的氣度。一雙漆眸殊無溫度,望著人之時,直讓人覺得通身被冷水濯過似的。
其實,在長公主出聲時,她心底已有了準備。
然則,雙目對上的那一刻,阿嫵卻能清晰感知到,自己的心尖仍是顫了一顫:「謝蘊。」
她輕輕喚出了來人的名字。心底縈繞的「物換星移」之感,忽地通通落到了實處。
其實,這只是她第二次造訪淮安王府。可短短數月之間,她和謝蘊的關係卻變了個天翻地覆。
謝蘊顯然也看到她們了,對二人輕輕一頷首,並無上前之意。
阿嫵見狀,不禁微微鬆了口氣。
「這孩子……」
耳畔的絮語隨風飄來:「這孩子,幾日都不見他從皇宮裡頭出來,怎的偏偏這時候回來了?」
說完,長公主似覺自己說了句廢話,含笑望了阿嫵一眼:「我得先去廚下瞧瞧看,阿嫵你就在府上隨意逛逛,如何?」
阿嫵抬了抬手:「我……」
然而,長公主丟下這句話,就攜著幾個貼身侍女飄然遠去。徒留下她和謝蘊,隔著一道廊橋相望無語。
「……」
謝蘊自石橋上緩緩走下來,他今日穿了一身極輕薄貼身的靛青色直身,發間一支白玉簪子,襯得人疏闊又清冷。
「就這般不想見謝某嗎?還是過了短短數個時辰,就不認識了?」
口吻看似玩笑,但阿嫵敏銳地品出了一點危險。她連忙答道:「沒有,就是在長公主眼皮底下,一時有些不自在罷了。」
這也是實話。
兩人昨夜才交頸纏綿過,但不知為什麼,長公主站在身邊的時候見到謝蘊,阿嫵心裡莫名地繃了一根弦。
直到她走了,才鬆懈下來不少。
阿嫵暗暗思索著:大約是因為,他倆之間的種種糾葛,長公主十分了解,卻又是長輩的身份罷?若是在長輩眼底纏綿悱惻一番,總有種莫名的羞恥之感。
「原來如此。」
對這個回答,謝蘊聽不出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他略點了點頭,極為自然地走到阿嫵的身旁——也就是長公主方才的位置,挑起了她一縷髮絲:「今日阿嫵歸家了,感覺如何?」
「都挺好的,有勞世子照料了。」
阿嫵頓了頓:「世子,是打算起復陳家了麼?」
「嗯,陳大人帶回來了海外的良種,先帝大約有所忌憚,拖著不肯封賞,但良種耕種有期,是拖不得的。」
謝蘊回答得很利落,也沒什麼硝煙味兒。
好像自清晨的一番纏綿後,有什麼東西被微妙地化解了。看似和氣一團,但又有些不尷不尬的,譬如在這花園中,可以隨便聊些朝政的片兒湯話。但更深的東西,卻無人敢去觸及。
然而,這種虛假的平靜,很快就被打破了。
謝蘊將指尖的一縷髮絲梳通順之後,又與她其他的鴉發籠在了一處。片刻之後,阿嫵略凌亂的鬢髮便變得整齊。而他神情清淡,舉止卻溫柔至極。做這種服侍人的活計,也未見半點異色。
「還有一件事,陳甫身上亦有功勞,只是阿嫵如今不是他了,謝某不好貿然加諸阿嫵之身,也只能一同折給陳家了。」
陳甫?她?
一瞬間,阿嫵明眸泛起了波瀾。
她又怎麼對新朝有功了?謝蘊這一出是在反諷她麼?好像也沒這個必要罷……
她嘆了口氣:「世子,你想說什麼,就直說吧。」
一直猜來猜去,其實也挺累的。<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好孩子, 來跟著我。」
她十分熟稔地牽過阿嫵的手,不動聲色撫平了她眉間一點惶然之色:「還是自己家自在,多少年不用的儀仗堆在庫房裡, 如今支了起來,那聲勢浩大的,險些以為我不是我了。」
阿嫵抿了下唇, 沖長公主笑了笑。
她明白長公主此舉的用意。全副儀仗出行, 多是為她做臉了, 以顯示淮安王府對「兒媳婦」的重視,和長公主賠罪的誠意。
至於內里, 這一家人皆不是愛浮華的性子。
從謝蘊踐祚以來的低調, 就可見一斑。兩人私底下相處之時,他甚至連一句「朕」都不自稱。若非身處九重宮禁之中, 她幾乎快要忘了謝蘊身份之貴重。
身居至高高位, 仍能立身清正, 不畏浮雲蔽日。阿嫵深知這一份貴重的人品, 到底有多麼的難得。
她思緒一時飄遠, 鮮潤的唇瓣也抿得緊了些。片刻後, 白皙手背上便傳來輕柔的力道:「怎麼了,阿嫵?怎麼一入府中,就見你愁容不展的?可是有什麼不舒服麼?」
「嗯?」
阿嫵恍然回神,片刻後不好意思地垂頭:「抱歉,是我方才在想事情,一時間有些走神了。」
長公主寬容地笑了笑:「無事。不過阿嫵不必太過憂心,一頓便飯而已。蘊兒他一連幾日歇在宮中,今日大約也不會……蘊兒?」
阿嫵正想辯駁,自己並非因謝蘊而緊張。待聽到後面一聲輕喚時,卻倏然一驚,不禁抬起頭來,循聲望了過去——
不遠處的小石橋上,一位男子背手而立。他神情冷淡而清疏,好似一筆寫意的山水畫,卻暗合威嚴的氣度。一雙漆眸殊無溫度,望著人之時,直讓人覺得通身被冷水濯過似的。
其實,在長公主出聲時,她心底已有了準備。
然則,雙目對上的那一刻,阿嫵卻能清晰感知到,自己的心尖仍是顫了一顫:「謝蘊。」
她輕輕喚出了來人的名字。心底縈繞的「物換星移」之感,忽地通通落到了實處。
其實,這只是她第二次造訪淮安王府。可短短數月之間,她和謝蘊的關係卻變了個天翻地覆。
謝蘊顯然也看到她們了,對二人輕輕一頷首,並無上前之意。
阿嫵見狀,不禁微微鬆了口氣。
「這孩子……」
耳畔的絮語隨風飄來:「這孩子,幾日都不見他從皇宮裡頭出來,怎的偏偏這時候回來了?」
說完,長公主似覺自己說了句廢話,含笑望了阿嫵一眼:「我得先去廚下瞧瞧看,阿嫵你就在府上隨意逛逛,如何?」
阿嫵抬了抬手:「我……」
然而,長公主丟下這句話,就攜著幾個貼身侍女飄然遠去。徒留下她和謝蘊,隔著一道廊橋相望無語。
「……」
謝蘊自石橋上緩緩走下來,他今日穿了一身極輕薄貼身的靛青色直身,發間一支白玉簪子,襯得人疏闊又清冷。
「就這般不想見謝某嗎?還是過了短短數個時辰,就不認識了?」
口吻看似玩笑,但阿嫵敏銳地品出了一點危險。她連忙答道:「沒有,就是在長公主眼皮底下,一時有些不自在罷了。」
這也是實話。
兩人昨夜才交頸纏綿過,但不知為什麼,長公主站在身邊的時候見到謝蘊,阿嫵心裡莫名地繃了一根弦。
直到她走了,才鬆懈下來不少。
阿嫵暗暗思索著:大約是因為,他倆之間的種種糾葛,長公主十分了解,卻又是長輩的身份罷?若是在長輩眼底纏綿悱惻一番,總有種莫名的羞恥之感。
「原來如此。」
對這個回答,謝蘊聽不出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他略點了點頭,極為自然地走到阿嫵的身旁——也就是長公主方才的位置,挑起了她一縷髮絲:「今日阿嫵歸家了,感覺如何?」
「都挺好的,有勞世子照料了。」
阿嫵頓了頓:「世子,是打算起復陳家了麼?」
「嗯,陳大人帶回來了海外的良種,先帝大約有所忌憚,拖著不肯封賞,但良種耕種有期,是拖不得的。」
謝蘊回答得很利落,也沒什麼硝煙味兒。
好像自清晨的一番纏綿後,有什麼東西被微妙地化解了。看似和氣一團,但又有些不尷不尬的,譬如在這花園中,可以隨便聊些朝政的片兒湯話。但更深的東西,卻無人敢去觸及。
然而,這種虛假的平靜,很快就被打破了。
謝蘊將指尖的一縷髮絲梳通順之後,又與她其他的鴉發籠在了一處。片刻之後,阿嫵略凌亂的鬢髮便變得整齊。而他神情清淡,舉止卻溫柔至極。做這種服侍人的活計,也未見半點異色。
「還有一件事,陳甫身上亦有功勞,只是阿嫵如今不是他了,謝某不好貿然加諸阿嫵之身,也只能一同折給陳家了。」
陳甫?她?
一瞬間,阿嫵明眸泛起了波瀾。
她又怎麼對新朝有功了?謝蘊這一出是在反諷她麼?好像也沒這個必要罷……
她嘆了口氣:「世子,你想說什麼,就直說吧。」
一直猜來猜去,其實也挺累的。<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