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薄今墨走到門口,忽然被一隻斷了腿的漕丁絆倒,那人顧不得自己身下正源源不斷地冒血,還打算爬過來扶薄今墨,可是,看到那只遞來的手的一瞬間,方才還清冷平靜的少年,忽然發瘋一般,一把將人推開,起身大步跑遠,像是要擺脫難纏的噩夢。
薄今墨一走,薛汍從薄素素衣服上取下根銀針,薄素素有點不好意思,「不知道什麼時候紮上的……是我不小心。」
薛汍道:「我也有。」說著從自己胳膊上取下一針。
原來剛才的忙亂之中,許多用來縫合殘肢的長針都沒了蹤影,被發現時已經扎進了他們自己的手臂、衣服、鞋面之上。
大帳之中。
「如今既然戰事已平,還請侯爺儘快回去吧。」徐伯道。
「這是卸磨殺驢,要趕我走?」忠毅侯笑得古怪。
「難不成你還想留在這裡?」
「本侯捨不得自己的外孫,有何不可?」
徐伯失色,眯著眼睛逼問:「你什麼時候知道的?」
「若是旁人,我豈肯冒這樣大的風險?」
徐伯冷笑,「都是你做的好事,你心裡的成見,毀了所有人,現在孩子長大了,你就來認親,還真是敢想敢為。」
北風呼嘯而過。
薄今墨站在門口,心底一片空曠,像是一扇紙糊的舊窗,被北風穿透,隨著風聲忽大忽小,泛起襤褸的毛邊。
里面徐伯還在說:「你的侄女葉鳳閣,替嫁過來,一輩子都被毀了,她還刺了我們少主一刀,差點要了他的命,你知不知道?這一切的一切,罪魁禍首都是你!」
大約隔了很久,老忠毅侯啞著嗓子,聲音蒼老,「我知道,所以我來了,我來贖罪。」
……
薄今墨失魂喪魄一般,走出衛所,走到冰冷的長街上,跨過無數縱橫僵硬的屍體,背離城門而去。
據最後看見的人說,萬丈霞光之中,少年騎著一匹老馬渡江而過,提一柄長劍,孤身殺入叛軍大營,那樣子,像是要去赴死。
行到江心,有漁船將他攔住,少年卻笑著說了一句沒頭沒腦的話:「請你轉告我的夫人,千萬不必為我傷心。」
或許是老馬走得太慢,這個消息傳到蜀地時,已經是春天了,在賀昳的斡旋下,蜀地安然無事,那個闖禍的世子也平安歸來。
可是有人永遠再不能回來。
據史書載,隆慶四十三年,淮安薄氏豪族嫡嗣子,素有神童之名,少年得中舉人,守城退敵後,徑趨逆賊營中,趁其酣飲之際,即眾中射箭取賊首首級,於追擊途中,遭逆軍萬箭穿刺,墮於馬下,時年十六。
一路乘船南下,滿江都是水,許青窈沒掉一滴眼淚。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一天,到了位於東南內陸的建陽。
商賈輳集,萬家書院,十里竹林,書聲琅琅。
這個地方,和他曾經向她講述的一樣。
竹林盡頭,許青窈走進一家叫「慎獨齋」的書局。
翻開新印的書籍,墨香撲面湧來,繼而鋪天蓋地,裹挾著她,叫她再也動彈不得。
過路人偶然一瞥,只見角落的書櫥背後,一個穿著白衣的女子,忽然大作悲聲,震慟心肺。
別人都不知道為什麼。
第130章
多年以後, 市面上出了一種墨,拈來輕、嗅來馨、磨來清, 聲名遠揚, 一墨難求,這種墨,因其產地在東南建陽, 被叫作建陽墨。
從前建陽以造紙和印刷聞名,現在多了墨業,倒是使當地更為發達了。
六月七月連著兩月大雨連綿。
一場暴雨過後, 陰霾消散,山巒蒼翠, 碧空如洗,墨廠白煙直上九霄。
林間的羊腸小道上, 一個身穿青袍的女子, 正朝山底下那星羅棋布的煙窯而去, 身後跟著一群男女, 年齡不大, 都是學徒。
「出海到百越的那一批桐煙墨, 都描金了嗎?」
人群里為首的少女很恭謹地回答:「已經裝盒。」
許青窈微微頷首,「下半年雨多,到時出貨恐怕受困, 存貨數目點過了嗎?」
「按照往年的單子, 應該是夠了。」
改名換姓後,又經過幾年浮沉, 許青窈依託當地山脈水文, 建起一座墨場,出產的墨, 不僅在文人士大夫之間有口皆碑,甚至成為皇室貢品,她也據此成了聞名遐邇的巨商,後來架本充足後,又將產業擴大到絲綢、玉器、錢莊……七年前,因為南王反叛,朝廷雖然最終沒能將漕糧改制,然而卻決定撤禁開海,許青窈抓住時機,將生意做到海外,真真正正地做到了富甲天下,財被四海。
即使是這樣,手底下的人都知道,自家掌柜最上心的,還是建陽山裡的這爿墨場,每年春夏之交都要回來小住。
看著大片的油桐樹,將人面也覆得極綠,許青窈不禁心思幽然,想起從前在淮安,她的南風苑裡也有這般潑黛氣象,以致於空翠濕衣,終年如雨,如今再想起,卻也只有滿樹的蟬鳴。
一晃七八年過去了,從前的事,似乎真成了杳夢,午夜夢回,腦子裡全是火,鋪天蓋地的大火。
然而睜開眼,枕頭上卻常常是濕的。
<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薄今墨一走,薛汍從薄素素衣服上取下根銀針,薄素素有點不好意思,「不知道什麼時候紮上的……是我不小心。」
薛汍道:「我也有。」說著從自己胳膊上取下一針。
原來剛才的忙亂之中,許多用來縫合殘肢的長針都沒了蹤影,被發現時已經扎進了他們自己的手臂、衣服、鞋面之上。
大帳之中。
「如今既然戰事已平,還請侯爺儘快回去吧。」徐伯道。
「這是卸磨殺驢,要趕我走?」忠毅侯笑得古怪。
「難不成你還想留在這裡?」
「本侯捨不得自己的外孫,有何不可?」
徐伯失色,眯著眼睛逼問:「你什麼時候知道的?」
「若是旁人,我豈肯冒這樣大的風險?」
徐伯冷笑,「都是你做的好事,你心裡的成見,毀了所有人,現在孩子長大了,你就來認親,還真是敢想敢為。」
北風呼嘯而過。
薄今墨站在門口,心底一片空曠,像是一扇紙糊的舊窗,被北風穿透,隨著風聲忽大忽小,泛起襤褸的毛邊。
里面徐伯還在說:「你的侄女葉鳳閣,替嫁過來,一輩子都被毀了,她還刺了我們少主一刀,差點要了他的命,你知不知道?這一切的一切,罪魁禍首都是你!」
大約隔了很久,老忠毅侯啞著嗓子,聲音蒼老,「我知道,所以我來了,我來贖罪。」
……
薄今墨失魂喪魄一般,走出衛所,走到冰冷的長街上,跨過無數縱橫僵硬的屍體,背離城門而去。
據最後看見的人說,萬丈霞光之中,少年騎著一匹老馬渡江而過,提一柄長劍,孤身殺入叛軍大營,那樣子,像是要去赴死。
行到江心,有漁船將他攔住,少年卻笑著說了一句沒頭沒腦的話:「請你轉告我的夫人,千萬不必為我傷心。」
或許是老馬走得太慢,這個消息傳到蜀地時,已經是春天了,在賀昳的斡旋下,蜀地安然無事,那個闖禍的世子也平安歸來。
可是有人永遠再不能回來。
據史書載,隆慶四十三年,淮安薄氏豪族嫡嗣子,素有神童之名,少年得中舉人,守城退敵後,徑趨逆賊營中,趁其酣飲之際,即眾中射箭取賊首首級,於追擊途中,遭逆軍萬箭穿刺,墮於馬下,時年十六。
一路乘船南下,滿江都是水,許青窈沒掉一滴眼淚。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一天,到了位於東南內陸的建陽。
商賈輳集,萬家書院,十里竹林,書聲琅琅。
這個地方,和他曾經向她講述的一樣。
竹林盡頭,許青窈走進一家叫「慎獨齋」的書局。
翻開新印的書籍,墨香撲面湧來,繼而鋪天蓋地,裹挾著她,叫她再也動彈不得。
過路人偶然一瞥,只見角落的書櫥背後,一個穿著白衣的女子,忽然大作悲聲,震慟心肺。
別人都不知道為什麼。
第130章
多年以後, 市面上出了一種墨,拈來輕、嗅來馨、磨來清, 聲名遠揚, 一墨難求,這種墨,因其產地在東南建陽, 被叫作建陽墨。
從前建陽以造紙和印刷聞名,現在多了墨業,倒是使當地更為發達了。
六月七月連著兩月大雨連綿。
一場暴雨過後, 陰霾消散,山巒蒼翠, 碧空如洗,墨廠白煙直上九霄。
林間的羊腸小道上, 一個身穿青袍的女子, 正朝山底下那星羅棋布的煙窯而去, 身後跟著一群男女, 年齡不大, 都是學徒。
「出海到百越的那一批桐煙墨, 都描金了嗎?」
人群里為首的少女很恭謹地回答:「已經裝盒。」
許青窈微微頷首,「下半年雨多,到時出貨恐怕受困, 存貨數目點過了嗎?」
「按照往年的單子, 應該是夠了。」
改名換姓後,又經過幾年浮沉, 許青窈依託當地山脈水文, 建起一座墨場,出產的墨, 不僅在文人士大夫之間有口皆碑,甚至成為皇室貢品,她也據此成了聞名遐邇的巨商,後來架本充足後,又將產業擴大到絲綢、玉器、錢莊……七年前,因為南王反叛,朝廷雖然最終沒能將漕糧改制,然而卻決定撤禁開海,許青窈抓住時機,將生意做到海外,真真正正地做到了富甲天下,財被四海。
即使是這樣,手底下的人都知道,自家掌柜最上心的,還是建陽山裡的這爿墨場,每年春夏之交都要回來小住。
看著大片的油桐樹,將人面也覆得極綠,許青窈不禁心思幽然,想起從前在淮安,她的南風苑裡也有這般潑黛氣象,以致於空翠濕衣,終年如雨,如今再想起,卻也只有滿樹的蟬鳴。
一晃七八年過去了,從前的事,似乎真成了杳夢,午夜夢回,腦子裡全是火,鋪天蓋地的大火。
然而睜開眼,枕頭上卻常常是濕的。
<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