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從益點點頭,他雖然才十七,可又不傻,看著眼前這群不知道從哪弄來的官員,指望他們扶持新君,想都不用想。

  於是趁著下面的人還在爭論,張婕妤和李從益已經悄然走了。

  等走出大殿,兩人本想著回去,可汴京離洛陽還有距離,她們人生路不熟,光兩個人如何能夠回去,而兩人又不敢住在皇宮,怕到時讓新帝覺得有非分之想,兩人商量了一下,乾脆去了林從的國公府。

  林從的國公府雖然林從幾乎沒大住過,不過一應家丁管家還是齊全的,管家在聽完王婕妤的訴說後,忙開門讓張婕妤和李從益住了進去,並火速派人去給林從報信。

  而郭從義,率領大軍到達汴京後,面對門戶大開的汴京,不費吹灰之力占領了汴京城防。

  控制了汴京後,郭從義也忙派人傳信給自己主公林從,讓林從趕快進京。

  兩日後,林從率大軍抵達汴京。

  郭從義帶京中官員迎林從於城外,並請林從入皇宮登基。

  林從如今走到這步,也不會再矯情到再表示自己對帝位一點想法也沒有,而且他到了如今這個位置,這一路跟他打天下的將軍,也需要他來坐這個皇位,大家好跟著做開國元勛。

  只是林從看著眼前前來相迎的官員,卻是直接回了私宅國公府。

  這倒不是他謙遜,而是——

  這群歪瓜裂棗到底都是誰啊,朝廷的文武百官呢!!!

  林從:讓這群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官員迎本王做皇帝,本王臉還要不要了!

  *

  朝廷真正的文武百官呢?

  當然是正跟著契丹大軍「隨駕」呢!

  當初耶律德光要回漠北「避暑」,他那時候可是還想著有朝一日再回來的,再加上無論回不回來,他都不可能捨棄滿朝這些人才,所以耶律德光可是把除了去藩鎮就藩的武將,其他百官全帶上了。

  尤其文官,馮道、李崧、和凝這些不管退休沒退休的宰相,耶律德光是一個都沒落。

  所以如今朝中但凡官職高一點,有點名望的,如今全在契丹軍中。

  契丹營中

  在一片喧鬧的帳篷中,靠近角落有一處,卻是格外安靜。

  這一片,是被迫跟著耶律德光避暑隨駕的中原官員的住處。

  此時有一頂帳篷中,正有微弱的光。

  馮道、李崧、和凝等朝中重臣都在帳中。

  和凝開口道:「今日趙延壽落敗,被永康王耶律阮抓了,看來這耶律阮應該是契丹新一任皇帝了。」

  李崧聽了嘆氣,「想不到這趙延壽居然這麼不頂事。」

  馮道卻毫不意外,淡然說:「趙延壽什麼時候,也沒成過事。」

  幾人嘆息。

  自從耶律德光死後,整個契丹軍中,很是龍爭虎鬥了一番,剛開始,趙延壽趁著耶律德光死的突然,他手中有大軍,自任「權知南朝軍國事」,這個相當於軍中最高統帥,想帶軍汴京稱帝。

  可契丹眾將不許,也不聽他的,不過剛開始契丹眾將也沒和他撕破臉,因為契丹將軍們正忙著到底誰是下一任契丹之主。

  契丹中,其實有兩個人可以有繼承權,一個是耶律德光的長子耶律璟,一個是耶律德光的三弟耶律李胡。

  本來耶律德光身為皇帝,耶律璟應該是太子,可述律平太后寵愛小兒子,耶律德光又是孝子,所以在述律平的要求下,耶律德光立了耶律李胡為皇太弟。

  所以按理耶律德光一死,眾人應該擁立耶律李胡作為新帝。

  可如今耶律李胡不在軍中,還在契丹老家陪著述律平,而耶律李胡這個人又很嗜殺,在契丹一眾天天殺人如麻的契丹大將看來都有些不能忍受。

  而且如今耶律德光又死了。

  眾契丹將軍一想到要回去把這個消息告訴述律平就雙腿發軟,畢竟當年耶律阿保機死時,述律平可是把全部契丹大臣全殺了給耶律阿保機陪葬,而如今耶律德光死了,誰知道述律平看到自己疼愛的兒子死了,不會再祭起屠刀,把大家全部宰了給耶律德光陪葬。

  眾契丹將軍嚇得要死,正好這時耶律倍的長子耶律阮也在軍中,耶律倍當年和耶律德光爭位失敗後,逃到後唐皇宮,後來死在中原,但耶律阮跟著母親一直在契丹,如今正值壯年,再加上耶律阮平日表現的溫和,又和述律平有仇,所以眾契丹經過幾次商討,就在今天擁立了耶律阮為契丹新主,而趙延壽本來仗著兵權想作亂,卻被耶律阮直接捉住。

  馮道李崧和凝等人雖然看不上趙延壽,可如今眾人更不想被擄去漠北,在草原上過下半生。

  帳中眾漢臣沉默了一會,馮道突然開口:

  「永康王如今雖然被契丹眾將擁立,但要想正式繼位,還得回漠北祭祀後才能真正被承認為契丹之主,而如今帶著咱們這群人和輜重,只怕是累贅,他忙著回去搶位,應該會和咱們分開,自己率精銳回去爭皇位,而讓手下的契丹大將帶兵馬押運咱們。」

  眾漢臣眼睛一亮,其中幾個武將,相互對視一眼,起了心思。

  次日,永康王耶律阮為了忙著回契丹爭位,果然無法再像之前一樣慢慢行軍,就把契丹精銳挑出來,而把一些不好帶的輜重和耶律德光從汴京擄來的漢臣宮女太監,交給契丹大將耶律解里,讓他隨後押運回契丹。<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