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絲綢本就不該是普通老百姓該穿的,且咱們素陽產量也少啊,大多都是玉寧進貨,這一來一回花費不小,識貨的人自然明白。」葛老闆笑笑,「你價定低了,該不買的照樣不買,但是損失了那原本該謀的利啊!你信不信,即使我這定價再高一成,他們也照單全收?」

  「……信是信的。可我定價時,這些成本花費都是計算在內的,原本就比玉寧貴上幾分。」阿綾將價目簿放到桌上,推了回去,起身拱了拱手,「小本買賣,養活店裡的人便好,實在不敢貪心,辜負了您的美意,還望葛老闆見諒。不過即使道不同,也懇請前輩別再給晚輩使什麼絆子了,我們日後井水不犯河水便是,當然,如若前輩您有什麼需要幫襯的,也只需吩……」

  葛老闆沒等他說完,啪一聲反手將筷子拍在了桌上,瞥著他一滴未碰的酒盞,收起了那副假惺惺的慈眉善目,冷笑一聲:「呵,我使絆子……你好意思說是我使絆子。誰知你年紀輕輕,看著一副純善溫和的模樣,背後卻魔高一丈呢。居然特地找外鄉人假扮大夫騙走了我的鋪子,我不提不計較,你還要蹬鼻子上臉啊!」

  「嗯?」阿綾一時沒聽懂。

  「少在我跟前裝無辜。」葛老闆既不解釋,也不給他時間消化,狠拍兩下掌,雅間的門砰的打開,外頭也不知何時多了這兩個凶神惡煞的護院,走到阿綾背後並排抱著胳膊一堵,一副地痞無賴的模樣。

  葛老闆裝腔作勢嘆了口氣,起身拍拍阿綾的肩:「我念在你年紀小,不計前嫌拉下臉來想與你合作,沒想到你這麼不識好歹。我葛家在素陽經營三十年,你這號不自量力的也沒少見,真以為我拿你沒轍了是麼?」

  阿綾默默從袖中掏出扇骨握到手心裡,依舊是彬彬有禮:「葛老闆您這又是何必。你我心知肚明,即使調低了定價,也一樣有得賺,何必貪心不足呢。」

  葛老闆不為所動,使了個眼色,護院當即虛張聲勢伸手扯他衣領。

  阿綾稍稍一側便閃過,順勢一揚手,扇骨啪一聲敲在護院拳背上,眼見著就腫起一條高高的血印來,疼得那護院齜牙咧嘴。另一人見狀一驚,回神立馬氣急敗壞揮出一拳。

  他跟熊毅練了幾年,算不得武林高手,可給這兩個護院一些教訓還是不在話下的。眨眼間巧勁一施,隔袖子一握一旋,咔嚓一聲,那護院的胳膊眼見著脫臼了。

  葛老闆傻眼的功夫眼前人影一閃,頸間立時橫攔上冰涼的扇骨,他不敢妄動,冷汗唰得冒了一腦門。

  阿綾在他耳邊沉聲道:「您可想清楚,我今日被葛老闆帶來赴宴,許多雙眼睛都看到了,若是出了什麼差池,鬧上公堂,對您葛氏名名聲可不大好……再者我手頭正給知府夫人繡新年的衣裳,這若是耽擱了,我也只好實話實說,到時候可能要葛老闆您親自登門解釋了。」

  話音未落,門外的小跑堂戰戰兢兢敲了敲門,在外頭問道:「二位……外,外頭來了輛馬車,說是來接宋公子……」

  阿綾心裡清楚,對方雖氣不過,可大庭廣眾也只敢嚇嚇他,試著逼他就範。

  他收起扇骨,拱了拱手算作告別,頭也不回地離開。

  事後回到繡莊,他猜到對方定不會善罷甘休,於是安排了值夜,確保打烊後店裡也不會被人走了空門,讓財物和尚未完成的繡品受損。這些日子他還讓元寶親自送貨,免得其他人粗心被算計,東西在路上出什麼差池。

  風平浪靜到今日,阿綾險些以為是自己小人之心了,不想對方是在這裡等他。

  他看著一屁股坐到綢緞莊門檻上的人,給元寶使了個眼色,元寶立即會意,轉身進門取出了幾匹不同花色的府綢,打開一層展示在看熱鬧的人群面前。

  阿綾徐徐開口:「各位請看,我們沈氏繡莊在玉寧已是間二十多年的老字號,平日料子織的不多,怕與客人自帶的料子弄混了說不清,所以自家料子會在邊緣織上記號紋路。家師名沈如,如意的如,故沈氏繡莊的絲織品左右邊緣各藏一條如意紋。」

  有好奇者紛紛湊近:「喲,真的有哎……不仔細看注意不到。不過,這是如意紋麼?我怎麼看著不大像啊……」

  阿綾愣了愣,聲音不由自主放輕了些:「是……如意團雲……」

  元寶見他莫名發起了呆,趕忙接過話:「這個習慣我們素陽新店也沿襲了來,就是為了防小人,避免不必要的事端。」她轉過身,走到那耍潑皮的面前,對眾人道,「他這匹府綢根本就不是在我家店裡買的,卻拿著一張真票據誣賴我們以次充好,敗壞綢緞莊聲譽,意圖訛詐銀兩,我們向來規規矩矩做生意,絕不縱容惡人。我這就去報官,眾位感興趣的,也可以隨我去做個見證,看看他這般惡意栽贓招搖撞騙的無賴,知府老爺會怎麼查辦。」

  「好!」眾人一聽來了勁,這熱鬧竟要鬧到官府去了!簡直是千載難逢!

  那無賴聞言瞬間便聳了,他爬起身,立刻換上一副尷尬諂媚的笑臉:「哎姑娘,你且等等!不是……這,這裡頭鐵定有誤會!興許是我弄錯了……對了對了,我今日,還去別處買了府綢,定是拿回家之後弄岔了……」

  阿綾瞥了他一眼,慢條斯理道:「我們這票據寫好了,蓋上印,貼著料子放,再拿白棉布一起纏進去。」他指了指地上那塊白棉布,「印信未乾透,那棉布上還染了抹淺紅,顯然,你是先取出票據與宮綢,又把從別處得來的府綢包進去。」他頓了頓,抬高了聲音,「依律,訛詐者根據所騙數額,罰銀十倍,杖刑一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