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師?」阿綾等了許久也沒人開口,小繡娘們更是個個呆住,大氣不敢出。

  「啊……」沈如猛然回過神,湊近屏風細看,「你說……繡了多久?」

  「四個多月。第一批試驗蠶結繭,都用在這屏風上了。」阿綾跟上去,指了指最大一朵花的淡金色花蕊,「原本想用金線做打籽,可又覺得太富貴,好歹這瓊花被稱作仙界花,染上世俗氣難免味道不對,所以乾脆去買了半壺金色的南珠,米粒大小的也不貴,就是穿孔麻煩,廢掉了好些,不然也不用費時這麼久。」

  「四個月……換了別人怕是要繡上一年。」沈如舉手,隔空拂過一朵朵玉盤似的瓊花,欣慰讚嘆,「……為師如今是比不上你了。」之後她又搖搖頭,「這話叫我說小了,阿綾,這玉寧,乃至整個天下,怕也沒第二個人有這般手藝了。」

  第109章

  作為名動天下的玉寧第一樓,遷址重開張當日,自然熱鬧萬分。普通百姓圍在樓外頭,看兩掛嘗嘗的炮花懸在樓頂,噼里啪啦炸了一地紅。正午,知府大人並不能擅離職守,卻也托人送來賀禮,掌柜伸手一拽匾額上的綢布,露出三個銅金大字,乃玉寧知府親筆,春風樓。

  第一批進樓捧場的客人非富即貴,可饒是見多識廣的鄉紳名仕,走進門口也要愣上一愣。

  瓊花屏風立在大堂正中,奪人眼球,獨占風頭。畫面清麗雅致,技藝巧奪天工,等不及飯菜上桌,眾人便紛紛追問這屏風的來源。

  當天傍晚,沈氏繡莊的門檻險些被踏破,沈如應接不暇,天黑透了才送走了知府家的管事,總算有功夫坐下來喝口熱茶。

  翠金錘著後腰抱怨:「累死了,這一下午,什麼活也沒做。」

  沈如嗤笑:「你做一下午活,也不趕阿綾繡一針賺得多。還有你們!」她笑著點過身後正偷懶喘氣的小繡娘們,「看到了沒,若是手藝出類拔萃了,日後你們也能賺這麼多!別學你們翠金姐,只會懶著。」

  眾人不約而同望向帳台上一盤整齊的銀錠,默默吞口水。白花花的二百兩,抵得上整個繡莊忙上兩三年的收入了,這還僅僅是一成定錢罷了。

  翠金早習慣了老師時不時的揶揄敲打,不以為然:「阿綾膽子倒是越來越大,一個單面玉蘭掛屏收二百兩,雙面白孔雀圓台屏三百兩!他怎麼敢這樣獅子大開口!」

  小繡娘們也咋舌:「沒想到,還真有這麼多人搶著要。」

  「他故意的,走前還叮囑我不論是誰都不能有二價。」沈如轉了轉腕上的玉鐲子,「阿綾說,顯赫人家裡,銀子沒有面子值錢,指著這稀罕東西撐門面呢,不貴他們反而沒那麼大興趣。」

  「這孩子,官紳這些門道也通曉,定是當年在宮裡見多……」

  「翠金!」沈如慌忙打斷她的口不擇言,這繡莊裡如今的小繡娘都是生臉,並不知道阿綾的過往,只當他是沈如早年的弟子罷了。

  翠金自知失言,趕忙岔開話題:「可,他若是想賺銀子,為何要設個名額限數呢?多接些繡品不好嗎?兩個掛屏,兩個台屏和一個雪牡丹仙鶴的四扇落地曲屏,這些東西有老師你幫忙,他三四個月就能趕完吧?幹嘛叫人家等到明年入夏再來啊……」

  陳蔚會看眼色,替眾人續了一壺茶,又從廚房端來了幾塊糕點給大家充飢。

  如今元寶在素陽的面鋪改成酒肆後,不那麼繁忙,阿綾留了陳芸在身邊教她刺繡,又特意送了陳蔚過來學織錦的技藝。自打父親亡故,姐弟倆做過不少體力活,如今有機會學一門能看家的手藝,很是珍惜。

  少年替翠金滿上茶:「翠金姐,阿綾公子說,物以稀為貴。若大家一窩蜂都拿到了,很快風頭便過了,這事得慢慢來。」

  「嗐,我懂。」翠金一口氣灌下了茶,翻了個白眼,「就是叫人眼巴巴看著,等著,排著,抓心撓肝地吊著。胭脂鋪子也這樣,說得從玫瑰開始養起,一個月就能做出那麼幾塊,趕著月頭那兩天去搶,搶不到還慪得慌。唉,這兩年不見,也不知阿綾怎麼就學得這樣精明。」

  沈如捏著水頭上好的鐲子沒說話。

  阿綾「死而復生」,她實在高興,卻又總覺得那孩子哪裡不一樣了,不只是長大了,沉穩了那麼簡單。

  「阿嚏……嚏……」阿綾打起噴嚏來動靜不大,卻總是一連串七個八個的。

  元寶吃吃笑了幾聲:「定是有人罵你。」

  阿綾直起腰,揉了揉鼻子,無奈嘆氣,如今有理由罵他的人多了。比如老師和翠金,他詐死這麼久,叫人家白白傷心。比如玉寧的達官顯貴,罵他是黑心商,一個掛屏敢賣二百兩。

  「都不反駁我一下啊?」元寶自覺沒趣,「說不定,是有人想你了呢?」

  阿綾微微一怔。

  他們從玉寧回來正趕上中秋夜,剛一進門陳家媽媽便興高采烈報喜:「昨日官府下了告諭,八月下忙農桑賦減半!我算了算,桑園這下子能省不少呢!」

  「哈?這麼突然?」元寶一邊眉毛挑起來,招呼著陳芸一起,將他們從玉寧帶回的整整輛車絲綢繡線挪下來。

  恰逢熊毅跟船出海回來,也頗為不解:「今年年景這麼好,沒旱沒澇,也沒鬧蟲害,為何啊?」

  「說是皇宮裡,太子妃兩個月前平安生下一對龍鳳胎!聽說又是早產又是難產的,險些一屍三命。」陳媽繪聲繪色,仿佛親眼看見一般,「在胎里才待了七個多月啊,生出來都不會哭的,這可是皇長孫啊,出了事不吉利的。太醫們忙活了兩三個月才確信能活,好歹是母子三個都平安了。這不皇上一高興,就普天同慶了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