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綾看慣了雲珩拿筆,倒是第一次看到他執劍。

  四喜停在了台階上,太子殿下一個人走向院中:「少羽。」

  不想蘭少羽連招呼都不打,猝不及防飛身而至。

  阿綾心中一緊,一把抓住了窗框。

  他脫口低呼的一聲「小心」被倉啷一聲掩埋,雲珩不慌不忙拔劍出鞘,閃身避開蘭少羽的劍鋒。兩人交錯而過,兩把劍叮噹一格,短暫相接又各自向後跳開,雲珩腦後的馬尾輕晃,凝神盯住對手的一舉一動,少年意氣在墨玉般亮澤的眼中翻湧,罕見地外露了鋒芒。

  萬里晴空,紅牆白雪,兩道敏捷的身影追逐躲閃,騰挪旋轉,陽光閃耀流過劍身,雖未有書中那些騰雲駕霧開山劈水的誇張之勢,卻依舊讓人挪不開眼。這樣的雲珩甚是少見,他是謹慎的,隱忍的,波瀾不驚的,沉穩持重的,總讓人忽略他也只是個十八歲的少年人而已。

  「餵……」一旁的五殿下不知何時起身的,雙手撐在窗邊送了阿綾一記白眼,「眼都直了……羨慕啊?」

  能文能武,誰人不羨慕。他點點頭,目光隨那抹流雲般遊走的身影而動。

  「阿綾……」雲璋居然嘆了口氣,「我也不是不明白,可他是太子,有些心思……你還是別動吧。不然,你們倆怕是都要遭殃。」

  阿綾一怔,緩緩轉過頭看著雲璋。一直以來,他都以為眼前這位五殿下性子自由灑脫,內心單純幼稚,沒想到不單能明白這個,還能想進深入的一層。果然,生在皇家,沒有哪個是真傻。

  可這事是被偶然撞破的,阿綾不確信太子是什麼意思,自己該不該就這麼認下,便沒做聲。

  「若你只是想攀附太子哥哥的權勢地位,換榮華富貴,我勸你適可而止。他那麼聰明的人,一時新鮮把你留在身邊,可早晚會厭倦你的利用和虛情假意。」雲璋壓低聲音,「若,你是真心……傾慕他……就更不可以了……」五殿下擰緊了眉,「我父皇若是知道了,定不會繞過你!還有皇長兄,就是睦王雲璿,你知道的吧,他本就覬覦儲君之位已久,這麼大個把柄被他握住,他定會在前朝興風作浪……到時候,太子哥哥可保不住你。」

  阿綾心中微微一震,原以為他要挖苦要發難,沒想到說來說去,是在替自己與太子擔心。

  這些他心知肚明,對方所說俱為事實,一旦東窗事發,太子依舊會是太子,而自己……卻是凶多吉少。

  他不自覺抬起手,摸了摸頭頂那顆小柿子,望著遠處雲珩酣暢淋漓的笑意,沉默半晌才緩緩道:「五殿下,若是有那麼一天……阿綾死不足惜。到時候,煩請您替我多陪一陪他,不要叫他太傷心……」

  「你!」沒心沒肺的五殿下這次是徹徹底底愣住了,他不可置信地瞪著阿綾,似乎沒想到這人看著溫溫吞吞,竟這般油鹽不進,「你,你這是何苦啊……死都不怕嗎……」

  「怎麼會,我怕得很。」阿綾苦笑,「可怕歸怕,你讓我現在丟下他,我也實在做不到啊,所以眼下,能過一天算一天嘛。」

  雲璋似乎想說什麼,可張了張嘴半天也只憋出一句:「你跟他……還挺像的……」

  第61章

  他們並肩立在窗前,看蘭少羽和雲珩二人過劍招,半晌沒人開口。

  「喂,阿綾。」雲璋的手臂忽然搭上他的肩,「寫功課的事,我還沒好好謝你呢。你若想學劍,我可以教你些基礎,回頭你得了空若能勤加練習,還是能陪我太子哥哥稍稍過兩招解解悶的。」

  「五殿下不必客氣。」阿綾本也不是貪圖別人的報答才幫忙,何況他過去聽說過練武都是童子功,「我這個年紀再學,怕是太晚。」

  「你這個年紀?你哪個年紀啊,不是才十六嗎,怎麼就晚了?連我太子哥哥都練得,你怎麼就練不得了?」雲璋伸手捏了捏他的肩肘,又拍了拍他的背,「瘦是瘦了些,但挺結實的啊。」

  「……什麼叫連你太子哥哥都練得……」阿綾皺了皺眉。

  「我是說……你看他那麼個病秧子都能堅持下來,你又有何不可?」

  「殿下過去,常常生病?」阿綾明知故問。有關雲珩的過往,他幾乎都是道聽途說而來,從未親口求證。

  「那哪裡叫常常……就是日日。他胎里就差點保不住。」雲璋殿下似乎也沒別人那麼多忌諱,也不管合不合適,一股腦都說與他聽,「當年他母后還是太子妃,孕中被人下了藥,他早產一個多月,好容易才活下來,長到三四歲,太子妃又病逝了。下人疏於保護,他三番五次被人暗害,小時候,吃藥比正經吃的飯都多,胃給燒壞了,動不動就頭疼腦熱吐血臥床,七八歲了才有一點好轉。後來太醫們好不容易想出別的法子,猛藥不入口,吃藥改成泡藥湯,這才慢慢把身子養回來……」

  「皇孫三番五次被人下手……雖說沒了母親,父親也不管不顧的麼?」阿綾斗膽問出一句大不敬的話。

  「想管,也做不到時時看得住啊……而且,有些事即使父皇猜得到,沒有確鑿證據也不好輕易發難……畢竟雲璿外祖家祖上是定邊大功臣,朝中的勢力也很複雜,這種事牽一髮而動全身,自然多數時候是不了了之的。」雲璋嘆了口氣。

  阿綾靜默,聽他敘說良久。

  許多事,雲璋未曾親歷也是模稜兩可,卻深信睦王雲璿同太子的關係絕無緩和可能。他們從母輩便開始明爭暗鬥,鬧到兩敗俱傷。當年皇后,貴妃與兩個夭折的皇子這一筆筆血債橫亘兩人之間,他們的爭鬥早已不只是爭權奪利這麼簡單,更包含著數不清的血仇。




章節目錄